古籍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战国策

中科医院曝光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jiankangbaiwen/44510.html

·战国策·

《战国策》又称《国策》,国别体史学著作,西汉刘向汇编、考订集成。《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卷,分为十二国(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的“策”论。《战国策》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至秦统一,以战国为主要时间范围,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记述中心,反映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以及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战国策》记载了诸多中原政权之间的活动,其中也不乏中原王朝与当时的少数民族政权交往的记录。比如,《战国策·秦策一》中记载,在谋士司马策的建议下,秦国通过军事扩张的方式使得蜀地的少数民族臣服,秦国由此变得更加富足强盛,为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战国策·秦策二》中记载,当时的少数民族首领义渠君凭借与魏国、秦国的交往经验与对局势的把握,在纷乱的时局之下趁机扩张了本民族的势力,被当时的秦人评价为“蛮夷之贤君”。《战国策·赵策一》中记载,赵武灵王为增强本国军事实力,积极向北方少数民族学习,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即便赵武灵王面临着朝臣宗室“王舍此(中国的服饰礼法)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的舆论压力,但依旧未向保守势力屈服,坚持进行改革,不仅起到了强兵的现实效果,更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华夷之辩的思想局限,打破了服饰的身份界限,为中原华夏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战国是中国各民族迅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时代。以中原华夏族各个政权为中心,各民族之间通过军事、政治的斗争,经济、文化的交流,加速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奠定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战国策》中的记载为我们了解这个时代提供了大量的史料支持,深入挖掘《战国策》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有利于今人更好地探寻中华民族形成的源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历史依据。

我校图书馆《战国策》藏本为明万历四十八年()闵齐伋刻三色套印本,共12册,每页9行19字,小字双行等,白口,四周单边,版框高21.1cm,宽15.2cm。眉栏镌评,行6字。眉栏红、蓝、黑三色评字。每册末题:“乌程闵齐伋遇五父裁注”。钤“曹维藩印”“白云精舍”等印。

参考资料:

[1]杜国林:《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和民族关系》,《思想战线》年第6期。

[2]张焕君、高敏:《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看战国时期社会思潮》,《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年第3期。

[3]张卓琳:《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意义分析》,《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S2期。

出品|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排版|王瀚晨

审核|贺露露 李红亮 马丹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