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自称皇帝的君主,他的一生东征西讨,一直处于权力的中心。其中最伟大的事情就是一统华夏。
汉朝名士主父偃曾评价他,“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足见他一统华夏对后世来说是多么伟大的举措。
除了这些留名青史的丰功伟绩之外,他还为后世留下了雄厚的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有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其规模之大让世人惊叹,也曾被评价为世界八大奇迹。
不过,要说起秦始皇留下的最宝贵的文物并不是兵马俑,而是下文要讲的这三件至今无人见其真容的宝贝。
1.传国玉玺传国玉玺是皇帝的印玺,其方圆四寸,上钮交五龙,象征着历代皇帝上位正统的证明。
根据史书记载,它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由李斯取价值连城的和氏璧打造而成的,上面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且是虫鸟篆字,属于“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
在古代,上位者都讲求名正言顺,传国玉玺的出现无疑解决了这个问题,秦始皇当时命人打造它也是为了让天下人顺应天命,只可惜他打造的大秦帝国不过维持了15年就走到了尽头。
公元前年,刘邦攻入汉中,驻军于霸上,当时的秦王子婴看秦王朝气数已尽,便着白衣投降,将传国玉玺献于刘邦。
没多久,刘邦大败项羽,建立了汉朝,从此,传国玉玺便成了历代君主代代相传的宝物,也因此有了“得传国玉玺者得天下”的说法。
在这种说法的影响下,历史上无数谋权篡位者开始争相竞争传国玉玺,使得它多次易主。比如汉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攻入皇宫之后窃取了传国玉玺,本想以此谋得正位,结果大事未成,反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后来几经辗转,虽回归汉室,却又逢曹丕篡汉,汉献帝被迫禅位,传国玉玺也因此落入了曹丕的手中。为了证实自己并非“篡汉”,他还派人在传国玺的肩部处,另外用隶体刻了“大魏受汉传国玺”这几个字。
不过,就算有传国玉玺保驾护航,大魏政权也并没持续太久,司马家篡权之后,传国玉玺也经历了几次政权变革。
多次易主之后,最终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手里,从此代代相传,直到唐朝覆灭,后唐皇帝李从珂举族与皇太后曹氏自焚于玄武楼,它才彻底失去踪迹。
直到宋哲宗时,“传国玉玺”才有了下落,据说有农夫在耕田时发现了它并将其送至朝廷,经大臣研究确定就是秦始皇所制的传国玉玺,不过,在那时当权者对于传国玉玺的意义已经开始淡化。
等到金兵攻破汴梁之后,传国玉玺又被金兵掳走,从此彻底销声匿迹,至于后来出现的各种“传国玉玺”,大多属于赝品,并非始皇帝所制。
其实,传国玉玺未必有传言说的那么神乎其神,毕竟,就算有它的加持,各个朝代该覆灭的时候还是会覆灭,这不过是他们权谋中的一计而已。
相信对于这一点当权者的心里十分清楚,不然也不会有宋徽宗故意“增刻印玺十方”,淡化传国玉玺之地位意义的行为了。
2.泰阿剑第二就是泰阿剑,它是我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相传是春秋时期的铸剑大师欧冶子和干将联合所铸,是一把威道之剑,《战国策》中曾记载道,“龙渊......皆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当敌即斩坚......”,足见其威力之盛。
据史料记载,泰阿剑是欧冶子和干将应楚昭王的命令打造的,当时和它同时出世的还有两把宝剑,分别是龙渊剑以及工布剑。
这三把剑炼成之时,天生异象、气势如虹,更让人惊诧的是,泰阿剑花纹天成,剑身天然镌刻篆体“泰阿”两字,也因此取名为——泰阿剑。
泰阿剑铸成之后,立马引来了晋国君的讨要,楚王当然不肯于是他便“兴师围楚之城,三年不解”,无奈之下,楚王持泰阿剑登城征战。
没想到“三军破败,士卒迷惑,流血千里”,很快便解了楚国的围城之困,足见泰阿剑的杀伤力之强,也因此使得泰阿剑声名远扬。
后来楚国被秦灭亡之后,泰阿剑被秦将领王翦俘获,他将此剑献给了秦始皇,从这之后,泰阿剑便成了秦始皇的佩剑之一。关于这一点,从《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的“服太阿之剑”可确定,秦始皇确实拥有过这把剑。
在古代,文人武士均会佩剑,不单是为了防身,还象征着身份地位,佩戴的剑越有名,意味着佩剑人的身份地位也越高,对于秦始皇这样高级别的帝王来说,佩戴泰阿剑最合适不过。
相传他非常喜欢这把剑,经常随身携带不肯离身,死后甚至还将其作为陪葬品一同葬入了秦始皇地宫,从这之后,一代名剑销声匿迹,再无人见过它的真面目。
虽然到了现代,秦始皇陵被发现,但由于技术有限,全部挖掘尚不能实现,所以也无法验证泰阿剑是否还在地宫。
虽然从无人见过泰阿剑的真面目,但从史料记载来看,这把剑的锻造极具玄幻色彩,如果能找到它,就可以了解到当时纯手工的锻造工艺水平,这对研究技术与文明发展的关系有着巨大的作用。
3.九鼎九鼎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在夏朝、商朝、周朝三朝时期,它相当于代表着国家政权的传家之宝,还是天下财力的象征。
关于九鼎的起源,《史记封禅书》中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因此,后世多认为九鼎是夏禹制造的。据说,夏禹治理好大水之后,为了使华夏统一,便将天下分为九州,并收集了九州的铜,铸成九鼎。
九鼎分别对应着华夏九州,代表着统领九州的最高权力,和后来的传国玉玺作用差不多,都是统治者用来巩固政权所铸造的精神寄托品。
到了夏桀的时候,因为太过昏聩无德,商汤取而代之。根据《左传》的记载,商朝建立之后,“鼎迁于商”;周武王灭商之后,又到了周人手中,为了证明商朝气数已尽,武王夺鼎之后,曾向天下人公开展示。
东周开始之后,周朝王室衰落,各路诸侯开始觊觎天下大权,比如周定王时,楚庄王的“问鼎之轻重”,结果被周大夫王孙满以“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驳回。
秦庄襄王即位之后,很快便将东周覆灭,周赧王死后,“秦从雒邑掠九鼎入秦”。虽然九鼎最终落到了秦国的手里,但到了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之后,它却不知所踪了。
后来有传言说它流落于泗水彭城,可秦始皇令人下水打捞之后,却始终没有找到它的踪迹。真的九鼎虽然遗失,但后世的帝王因看重它浓厚的政治色彩曾多次重新铸造,比较有名的是武则天、宋徽宗的重铸。
然而,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重铸,都肯定和王权有着紧密的联系,最核心的目的还是安邦定国。不过,九鼎被称为宝贝也不仅是因为它的政治意义,还因为它的铸造包含了很多人文地理知识。
根据史料记载,夏禹铸造九鼎时,曾有“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使工师以雌金为阴鼎,以雄金为阳鼎...”。
这里面的雄金、雌金是什么我们到现在都未可知,关于九鼎占气象的原理很有可能就融合了古代的一些天文知识,如果能了解到这些,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人类文明的源头。
透过传国玉玺、泰阿剑、九鼎,我们可以发现,古人特别喜欢用物来神化人的身份、地位,而这一切都源自于对自然力的崇拜。在生产力特别低下的社会条件下,他们对自然充满了敬畏之心,认为万物皆有灵性,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背后都是神灵支配的结果。
当国家统治者出现的时候,人们便下意识的将这种和神灵交流的职能交给了这个权力最高的人,他们默认君主就是天选之人,这也是为什么传国玉玺和九鼎可以成为夺权者收复民心的工具的原因。
因为默认君主是掌握人间宇宙发展之势的人,所以当泰阿剑出世,铸剑师说出只有最强势、最厉害的人才能将这把剑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时,晋国君才势必要将这把剑抢到手,甚至不惜倾全国之力只为得到这把剑。
4.总结总的来说,这三样宝贝即是迷信,也是智慧,是古人的历史遗产,也是现代人的文明标志,它们肩负着追根溯源的历史使命,藏匿着古代文化起源的秘密,反映了社会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变化,具有深远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