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18神医扁鹊二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靠谱么 http://www.kstejiao.com/m/

扁鹊的里籍

从古籍上所见,“扁鹊”(约前—前)一般有三个称呼,分别为扁鹊、秦越人、卢医。为什么扁鹊有这么多称呼?依据是什么?我们先了解一下扁鹊的里籍,或许能有帮助。

①卢国人:唐代杨玄操《黄帝八十一难注序》:“秦越人与轩辕时扁鹊相类,乃号之曰扁鹊。又家于卢国,因命之曰卢医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也引述了上文话。卢国,今山东济南长清区一带。

②渤海郡鄚[mào]州人: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郑:据《史记索隐》渤海郡无郑县,郑当作鄚(音茂,古读莫)。姓秦氏:先秦时,姓是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称号,氏是由姓衍生的分支。汉代时姓氏合一,通称姓。姓秦氏,就是姓秦。鄚州,今河北雄安新区鄚州镇。

③郑国人:见《东周列国志三十二回》中“且说是时有郑国名医,姓秦名缓,字越人。寓于齐之卢村,因号卢医。”事实上,“鄚”在字形上与“鄭”类似,唐以前在书写和刊刻书籍时,常将“鄭”讹为“鄚”。为此,唐开元十三年(年)特下令将“鄚[mào]”改为“莫”字,将“鄚州”改为“莫州”。宋宁熙六年(年)废入任丘,年后归入雄县新区。《史记》认为将“鄚”误刻为“鄭”是很有可能的。郑国人乃误解。

从此三个里籍信息里,可以粗略得出结论:扁鹊乃战国时期的人,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鄚州人(今河北雄安新区鄚州镇),又名卢医。至于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后文将继续印证。

扁鹊的里籍说完了,那你以为扁鹊就只是一个人么?不是的!历史上的有名的扁鹊就有三位!一是黄帝时代的神医,已经不可考证;二是春秋时期秦国的医缓,《左传》和《东周列国志》中出现;三是战国时代的神医秦越人。

我们熟知的扁鹊,就是战国时期的,本名叫秦越人(或姬越人),《史记·扁鹊传》中的主角就是他。

黄帝时期

医官扁鹊

黄帝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祖先,也是一位创造发明之神。据说,他和他的属臣发明了文字、乐律、房屋、舟车等等,其中也包括医药。扁鹊就是黄帝身边一位掌管医药发明的臣子。由于历史久远,有关黄帝时期的扁鹊的传说早已散佚。(这里,扁鹊是人名)

黄帝时期的扁鹊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山东省微山县两城山、嘉祥县宋山两地曾先后出八块“扁鹊针灸图”的汉画像石。石上刻着鸟身人面的扁鹊正持针为患者针灸的情形。这,应该就是神话传说中的黄帝时期的扁鹊。

我们现在从史籍仅能看到一些零星的记载。如《轩辕本纪》谓:“帝乃著内外经”……又有扁鹊、俞跗[fū]二臣定脉方。”《汉书·艺文志》也载有《泰始黄帝扁鹊俞跗方》二十三卷。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史记》、《韩非子》等史籍中,看到有关黄帝时期的扁鹊与战国时期的“扁鹊”的区分。

《韩非子·安危》中提到“闻古扁鹊之治其病也,以刀刺骨。”韩非(约前-前)所说的“古扁鹊”,正是为区别于战国时期号称“扁鹊”的秦越人。所谓“古”,当是“上古”、“远古”、“泰古”、“泰始”的意思。“以刀刺骨”指的是针砭[biān]疗法。假设这里的扁鹊是秦越人,那么他所持的医疗器具应是“金属针”,而不是“刀”。据考古工作者研究,周代以后,我国就开始使用金属的针灸用针。《韩非子·安危》中的“古扁鹃”所持的“刀”乃是针灸疗法的前身——砭石疗法的器具——石刀。砭石疗法产生于新石器时代,石刀是石针的雏型。由此可见,《韩非子·安危》里的“古扁鹊”应是黄帝时期的扁鹊。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前文写秦越人,后文写仓公(淳于意)。在后文里,仓公称“(阳)庆有古先道遗传黄帝、扁鹊之脉书”。这里的扁鹊与黄帝并列,当然不会是指前文的秦越人。所谓“脉书”又与《轩辕本纪》中扁鹊定脉方、《汉书·艺文志》中的《泰始黄帝扁鹊俞跗方》相印证。

从山东出土的扁鹊画像“鸟身人面”这一特征来看,他与《广韵》、《集韵》所记载的“古扁鹊”的形象相吻合。《集韵》中写:“古有扁鹊或作鶣[piān]。”《广韵》中写:“鶣……取鹊飞鶣翲[piānpiāo]之义”。——即《集韵》所谓“鸟飞轻貌”。

“鸟身人面”的特征产生于原始部落的人们以鸟为图腾。山东沿海一带,古代称为“鸟夷”,古代神话中,这个地区的许多神祗[zhī]都具有人面鸟身的持征。如《山海经》里描述的东方句芒[gōumáng]、东海禺虢[yúguó]等。据此,可以确认汉画像石上的扁鹊是黄帝时期的医药之神,他和针灸的创造发明有关。汉画像石上的扁鹊手上所持之针,十分粗糙,应是石针。三国时代的魏国张揖[yī]的《广雅释器》中写:“石针谓之觜[zī]”,清朝王念孙《疏证》中写:“觜者,锐末之名,鸟喙[huì]谓之觜,义相近也。”传说中有扁鹊化为鸟,用鸟喙给患者针灸的故事(见唐应光《中国古代医学家的故事》)。汉画像石《扁鹊计灸图》的发现,表明我国针灸疗法的起源是很古远的,同时也反映了黄帝时期的“扁鹊”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春秋时期

名医和缓

《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二回原文:

且说是时有郑国名医,姓秦名缓,字越人。寓于齐之卢村,因号卢医。(把之前所说的所有可能性,好像都给整理到一起了……了解越多就越觉得尴尬啊)

少时开邸舍,有长桑君来寓。秦缓知其异人,厚待之,不责其直。长桑君感之,授以神药,以上池水服之,眼目如镜,暗中能见鬼物,虽人在隔墙,亦能见之。以此视人病症,五脏六腑,无不洞烛,特以诊脉为名耳。古时有个扁鹊,与轩辕黄帝同时,精于医药。人见卢医手段高强,遂比之古人,亦号为扁鹊。

先年扁鹊曾游虢[guó]国,适值虢太子暴[juě]而死。扁鹊过其宫中,自言能医。内侍曰:“太子已死矣,安能复生?”扁鹊曰:“请试之。”内侍报知虢公。虢公流泪沾襟,延扁鹊入视。扁鹊教其弟子阳厉,用砭石针之。须臾,太子苏,更进以汤药,过二旬复故。世人共称扁鹊有回生起死之术。

扁鹊周游天下,救人无数。一日,游至临淄,谒[yè]见齐桓公,奏曰:“君有病在腠[còu]理,不治将深。”桓公曰:“寡人不曾有疾。”扁鹊出。后五日复见,奏曰:“君病在血脉,不可不治。”桓公不应。后五日又见,奏曰:“君之病已在肠胃矣。宜速治也!”桓公复不应。扁鹊退,桓公叹曰:“甚矣,医人之喜于见功也!无疾而谓之有疾。”过五日,扁鹊又求见,望见桓公之色,退而却走。桓公使人问其故。曰:“君之病在骨髓矣!夫腠理,汤熨之所及也。血脉,针砭之所及也。肠胃,酒醪之所及也。今在骨髓,虽司命其奈之何!臣是以不言而退也。”又过五日,桓公果病,使人召扁鹊。其馆人曰:“秦先生五日前已束装而去矣。”桓公懊悔无已。(《东周列国志》是五日复见,《韩非子》是十日复见)

冯梦龙写扁鹊是郑国名医,叫秦缓,字越人。居住于齐国的卢村,所以被叫做卢医。

一、故事中提到的医缓,历史上到底有其人么?真有,他是秦国秦桓公(前—前)在位时的名医。

《左传·成公十年》(前)原文:

“公(晋侯)疾病,求医於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完整故事为:

晋景公(?—前,前—前在位)是当时晋国的君主。在鲁成公八年(前)的时候,他杀了晋国的大夫赵同和赵括。由于自己有病,晋景公就在鲁成公十年(前年)的五月间,把大儿子(晋厉公姬寿曼)立为晋国的君主。

随后,晋景公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恶鬼,长长的头发披散着一直拖到了地上,一边拍打着胸膛,一边对着他又跳又嚷:“你杀了我的孙子,这是不义的行为!天帝就要为我伸冤了!”说话间,那鬼打破了大门和景公的卧室门冲了进来。晋景公害怕了,跑到另一间屋里,那个鬼紧追不舍,又破门而入。后来有人说,这是赵括的爷爷的鬼魂。

晋景公吓醒之后,便把“桑田巫”召来,结果这位巫师说出的情况与他梦中所见完全相符。景公便问道:“那结果会怎么样呢?”巫师说:“你吃不成新收的庄稼了”。晋景公的病很快就加重了,于是派人去秦国求医。秦国的国君便派医缓来给他治病。

在医缓到达晋国之前,晋景公又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病显现为两个小童子。其中一个说道:“医缓他可是个良医啊,我怕他会伤害我们,怎样才能逃脱呢?”另一个说:“只要我们躲到‘肓’[huāng]的上面、‘膏’的下面,他能把我们怎么样?”

医缓到了晋国,为景公看过病后,便对他说:“你这病是不能治了。在‘肓’的上面、‘膏’的下面,那里是不能用攻伐方法的,而且药力也不能深入到那样的地方去。实在是治不了啦”。晋景公说:“你真是良医啊!”于是赠送他丰厚的礼物,把他送回秦国去了。

到了六月间的丙午日,晋景公想吃新麦,便让管理田产、野物的官吏献上麦来,让御厨做了面食。又把桑田巫召来,让他看过了自己的面食之后,就把他杀了。但是,就在晋景公打算吃面食的时候,突然觉得肚子发胀,他就去上厕所,结果掉到粪池里去淹死了,最终还是应验了桑田巫为他卜定的命运结局。

二、秦国的名医,就只有医缓么?不,还有一位——医和。

鲁昭公元年(前),晋平公(前―前在位,晋景公的四世孙)生病,向秦国求医。秦景公(前-前,秦桓公之子)派医和去给他治病。诊病以后,医和对他说:“你的病不能治了。这就叫亲近女色、病如蛊症。既不是鬼神作怪,也不是饮食失调,而是因为迷惑于女色而丧志。辅佐你的良臣将要死去,老天爷不再保佑晋国了。你就是不死,也要失去诸侯们的拥戴。”晋平公说:“女人不可亲近吗?”医和回答说:“应该有节制”。

赵文子(赵武约或—前,嬴姓赵氏,名武,春秋战国时期用氏不用姓,嬴只是部落名称和称号,所以不叫嬴武谥号一个“文”字,后人尊称他为“赵孟”,史书称他为赵文子,是赵盾的孙子,赵朔的儿子,晋文公的外曾孙,赵武就是“赵氏孤儿”戏剧里的那个孤儿)听了医和的话,便说道:“我赵武和晋国的几位公卿大夫们得以辅佐国君成为诸侯盟主,至今已经八年了。国内没有凶恶的暴政,外面诸侯们也没有二心。你为什么还说‘良臣不生,天命不佑’呢?”医和回答说:“我是在预言即将发生的事。我听说‘正直的人不辅助偏邪的人;光明磊落的人不为暗昧迷惑者谋事;巨木不长在高险的位置,松柏不生在潮湿的地方’。赵文子你不能直谏君主,使其不被女色迷惑,竟使君主生出这些病来。而你还不知自退,反以自己的政绩为荣。八年的时间就夸说已经很长了,怎么能保住国家长治久安呢?”

赵文子说:“医生还要管到国事上来吗?”医和回答说:“上等的医生可以治国家的毛病,其次才是治人的病。我医官本来也是一个官呀!”文子又问:“晋平公还能活多久呢?”医和回答说:“如果诸侯继续拥护他当盟主,他最多能活三年;如果不再支持他当盟主,他也活不过十年;超过十年以后,晋国必有大灾难。”就在那一年的十二月,赵文子便死了,诸侯也开始背叛晋国,拥立楚国为盟主。鲁昭公十年,晋平公(元年医和治病)也去世了。此后,晋国的国势便每况愈下,直到最终被三家瓜分,连名字都从春秋历史上消失了。医和的预言一个个全都准确的兑现了。

在医和对晋平公的谈话中,除了仔细的解释了“蛊”病的各种含义外,他还使用了阴阳、四时、五行、五声、五色、五味、六气等等中医病因学和诊断学的概念,对后世中医有关的理论发展和普及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春秋时期秦国名医医和提出了著名的“六气病源”的病因学说,该学说是“六气以阴阳为纲,而淫生六疾统于阴阳”,医和也被后世称为病因理论的创始者。

以上史实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著名典故,并被凝聚为“病入膏肓”的成语流传至今。另外,中医的针灸中有“膏肓穴”,孙思邈认为“膏肓(穴)能主治虚羸瘦损、五劳七伤及梦遗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胎前产后等,百病无所不疗”。可见它的治病机理是扶正祛邪,因此可以作为强身建体的养生穴位,让身体虚弱的人(包括慢性病的病人)长期使用。

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是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参考《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虽不建议当成史书来读,一些情节还经过了作者的后期艺术加工,但春秋初期,秦国确实有名医叫缓。这里,冯梦龙称其为“扁鹊”,我们先记下,后面再分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