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的自由恋爱没人逼婚,热烈奔放,怪

古代的史书大都重点写各国君王的著名言论和战争的过程,其中很少有史书记载古代的爱情故事。当古代时钟从母系社会逐步进入父系社会时,女性的主导地位迅速的开始转变。在那个弱肉强食、颠沛流离的时代,女性的择偶和感情尊重是那个大时代最不被注重的事,可是一份份爱情却真实的存在于那段历史之中。

《战国策》中走出的“灰姑娘”

在史书《战国策》中的“齐策”一篇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爱情故事。

公元前年,乐毅带领五国军队伐齐。这次灭国战争的目的就是燕昭王策划的“复仇行动”。当年,燕昭王的父亲把国位传给丞相子之,这导致燕国大乱,太子造反,民不聊生。此时,齐王趁乱占领燕国,导致数百年基业的燕国差点消亡。

从国外回国的燕昭王筑造黄金台,招贤纳士,就是为了报这个血海深仇。由此,乐毅带领的燕国军队目的是:一方面势如破竹的打下齐国大片土地,一方面决心吞并齐国,以绝后患。齐王在五国军队进攻时仓皇外逃,竟然死在了半路上,有继承权的太子法章也只能慌忙躲避。

法章以佣人身份来到太史敫(jiǎo)家中,而太史的女儿看到法章英俊的容貌和不俗的谈吐后深深被吸引。她主动的向法章示爱,送他衣物、食物,甚至还私下以身相许。这样主动、自由的爱恋让法章的心从地狱仿佛来到了天堂,而女子也表现出了让人羡慕的积极主动。

后来齐国在田单的带领下侥幸复国,而太子法章顺利回到都城继位。他把太史家的女儿接回宫中,封为王后,这成为了战国时期的一段爱情佳话。

自由开放的民风来自环境的衬托

其实,在战国时期,很多女子都比较开放,比如丈夫死后改嫁、离婚、私奔等情况也多有发生,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种。

1、连年征战导致男性大量减少。

青壮年男性因为战国的混乱纷争导致数量极具减少。每场战争过后,双方都会进行大量减员,远去参军的丈夫有可能再也无法回到家中。

而当时的参军是强制性的,所以如果丈夫没有或者回来,在家的妻子并没有义务守着那毫无意义的忠贞。况且,各国朝政同样鼓励丧偶的妻子继续改嫁,即使改嫁后再次改嫁也没有人限制,因为诸侯都需要更多的人口来参与战争。男子在战场上死去,女子就需要生育更多的人口来补充。

2、礼崩乐坏带来了自由的突破

春秋时期的儒家引领了“百家争鸣”,“仁义”、“礼仪”、“道德”成为春秋各个诸侯的主流,这种主流从上至下影响着所有的贵族和百姓。儒家的思想中,人应该“仁爱”,爱情是一种自然的、用于繁衍生息的现象。所以,春秋时期就开始有鼓励恋爱、不限制爱情,但一定要遵守礼仪,不能胡作非为。

这一点在孔子编订的《诗经》中有很多体现。比如第一篇《国风·周南·关雎》中就有最著名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随着春秋到战国的进展,礼义廉耻也在一个个虎狼之师的破坏下荡然无存。一次次拼命的战争、一次次血流成河,战国的诸侯们早已把之前“齐桓公”式的礼仪抛诸脑后。欺骗、讹诈、嫁祸无不所用其极。在此作风之下,百姓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在不断耕地、养育、参军、生育的过程中,在国家混乱的情况下,爱恋成为百姓们唯一一个没有官员、士兵进行干涉的自由选择项目。

3、颠沛流离造就了开放的环境

在春秋战国的中原大地上,上百个诸侯国不断的相互征讨、吞并,无数的王孙贵族、平民百姓颠沛流离。今天是赵国的百姓,明天可能就是魏国的子民,后天也许就是韩国的难民。这样的生活让百姓,尤其是边境的百姓早已没有了国家的归属感。没有归属感的人就仿佛断了线的风筝,心中的追求不是家,而是生存。

公元前年,晋文公重耳由于内乱,带着赵衰逃亡到翟国。翟国把两名女子许配给重耳和赵衰。而赵衰在晋国早有妻儿,后来重耳逃亡到齐国又在齐国娶妻。

由此可以看出,在战乱的春秋战国,妻子丈夫的婚姻关系根本无法保持稳定和长久,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姓和贵族们都已经接受了“好聚好散”的思想,因为即使现在不散,哪一天也会因为战乱而自动散开。所以,何不放开一点,让本就紧张、困难的生活多一点自由呢?

禁锢的礼仪让守旧思想仍然存在

在开放的民风下,虽然很多年轻男女都得到了自由的爱恋和为数不多的选择权,但守旧的禁锢礼仪之风也同时存在。比如齐国太子法章接回“太史家的灰姑娘”,封为王后。女子的父亲太史敫知道自己的女儿如此行为后,竟然破口大骂,当即宣布与女儿划清界限,断绝关系,再不往来。

太史敫曰:“女无谋而嫁者,非吾种也,污吾世矣。”

又如,《诗经》的“郑风·将仲子”一篇中,描写了一个女子十分思念自己的情郎,对自由的爱情十分渴望,但是当自己喜欢的男子真的到来时,女子却又非常的害怕紧张。.

“畏我父母”、“畏我诸兄”、“畏人之多言”

这也正是表明,在普通百姓中仍然存在着“父母、诸兄”对爱情的限制,甚至是一种守旧的禁锢,这种禁锢也成为了开放民风最大的对手。

这种禁锢的思想其实来源于两个原因:

1、民众的文化水平太低而导致的守旧思想。

在春秋战国的时代,贵族能够得到教育的机会都不是很多,更别提平民百姓。苏秦、张仪不好好在家种地,父母出钱去拜师读书,可是归来后又无用武之地,穷困潦倒的让众人耻笑。当时的社会注重的就是战争、种地、生育,而读书当上客卿的几率是非常低,甚至普通百姓认为读书的过程就是浪费时间。各国的求贤若渴也直接证明了当时文化知识的普及性太低。

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文化带来的就是无知和守旧。守旧就是不敢尝试新事物、新思想,自由恋爱的风潮让很多没有文化、守旧的百姓进行了激烈的反对。所以当时的年轻人更加崇尚自由恋爱,寻求突破,年纪大的人则更崇尚“老老实实”的躲灾避难。

2、春秋以及之前的礼仪教化深入人心。

在春秋的一段发展时期中,百家争鸣带来的不只是各项文化的发展,在孔孟之道的影响下,也带来了“仁德”思想的一个高潮。贵族和民众被这股思想风潮中,逐渐接受了“礼仪”这种东西的重要性。前文说过,儒家支持恋爱,但是要注重礼仪。这种礼仪的复杂思想不能让所有百姓都能够理解其中的全部意思,这导致了他们的礼仪变成了一种“制约”和“荣耀”。

《诗经》记载,上古尧帝把两位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舜,这是为了观察舜的贤明程度。两位妻子极力孝敬着恶毒的公公,甚至还以礼相待那个想杀舜的象(舜的同父异母弟弟)。

春秋时期,姜夫人和楚庄王外出游玩,姜夫人独自在河边休息。两人约好见到符节信物,姜才能跟别人走。楚庄王在远处游玩的时候,河水上涨。楚王赶紧派使者去接自己的姜夫人,但是他却忘记了约定的信物。姜夫人没见到信物,遵守约定而不离开,活活被水淹死,楚庄王追封她谥号为“贞”。

这些事都可以看出,礼仪中的忠贞已经深入了中原百姓的内心,对夫家的忠贞成为了一种“荣耀”的象征。所以,在自由爱恋的风潮下,守旧的禁锢也在盲目、无知的百姓间同时存在。

两种风潮的并存的根本原因是诸侯的矛盾显现

自由爱恋和禁锢守旧两种思想同时存在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因其实是当时政局最好的一个投影。在春秋战国的战乱中,诸侯的君王们都想发展壮大自己的领土和势力,在固定大小的地盘上想要扩张,就需要不断的发动战争。而战争的结果却有胜利和失败之分。

在削弱、变强的跌宕起伏中,各诸侯国都有“变法改革”的想法,“变法”本身就是一种新的思想风潮。纵观各国的变法情况,也只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最是彻底,最有效率。韩国、楚国、赵国的变法革新虽然也曾经进行的如火如荼,但终究夭折逝去。变法失败带来的不仅仅是变法者的死亡,还是整个国家机器运转的方向变动。这种变革之下,男女爱恋之情也被国家的改革影响着。

比如商鞅变法中,秦国不断的鼓励百姓多耕地、多开荒、多生产、多育儿,士兵严格律法又加大赏赐,这种形式下的国家转变让秦国从一只小绵羊变成了一头大灰狼。

商鞅变法的目的就是不断的扩展秦国的军事实力,而冷兵器时代的军事实力根本就是士兵。不论50万、80万还是万,这就是征伐韩、魏,统一六国的根本。士兵的来源就是百姓,说到底就是生育和赋税两个项目。所以秦国朝廷在体制上就开始影响着百姓的思想,多生儿子的前提条件自然要有一个更自由、更开放的“男女”关系。

秦国这个率先砸碎“礼仪”的国家,最看不上的就是那些繁文缛节,他们看中的是中原上的一寸寸土地和一座座城池。秦国的男女在这样的条件下,获得了更多的自由爱恋空间,当然也必须背负着其他六国不曾有的“以民养战”压力。

反观其他六国,情况不一。比如燕国凭借地理位置和优质血统,一直信奉“礼仪仁德”的执政方法,这种思想下,燕国百姓就更加守旧,相比之下,男女的恋爱风也更加安静的多。

结语

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礼仪的转变为时代带来了巨大变革。从前延续下来的结婚过程: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步骤早已因为战乱进行了简化和抛弃。也仅仅只有诸侯国的君王、贵族们才会有心情遵守这些礼节。

而处在中下阶层的古代女子们,她们的爱情观其实受到本国的朝局、纷争的影响非常大。这样的大环境下,让战国女子有了追逐自己爱情的权利,也有了“自由恋爱”的先进思想。当然,这种看似“自由”的恋爱,其实也是当时世事混乱的一种无奈抗争罢了。

图片:来自网络,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