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捭阖《鬼谷子·捭阖》《书战国策后》纵横捭阖原指纵横之术,捭阖之术。这是鬼谷子开创的纵横家学术流派的主要思想,这种思想对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的政治,外交影响非常大,其影响力基本贯穿整个战国时期,可以说战国政局就是纵横家内斗的战场。这个成语出处也比较复杂,在各种文献中层次不穷,直到宋朝的李文叔《书战国策后》说道:“战国策所载;大抵皆纵横捭阖谲诳相轻倾夺之说也。”从此“纵横捭阖”这个成语就被用来形容战国七雄之间错综复杂的政局和外交斗争。而扰乱整个战国政局的罪魁祸首,就是纵横家的鼻祖——神鬼莫测的鬼谷子了。提起鬼谷子,那太神秘了,至今都没人知道他活了多久,出生年月,哪里人氏。大概就知道他叫王诩,又名王禅,师承道家,最后隐居鬼谷,开业授徒。鬼谷子本人虽然神秘莫测,但他的徒弟那可都是战国时期响当当的人物: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李斯、吕不韦、白起、李牧、王翦、甘茂、乐毅、毛遂、赵奢、李悝、徐福等等。从战国初期的李悝到秦朝立国后的徐福,横跨年的大人物都鬼谷子那里求过学。当然这夸张过头了,按照这样推理,鬼谷子应该是个教育培训机构,不是某个人了。本篇文章不考证历史真伪,只谈纵横捭阖思想的影响。纵横捭阖从狭义上讲,其实是两个分开独立的词:“纵横”和“捭阖”。纵横之术“纵横”在《鬼谷子》书中提及甚少,其中在《鬼谷子·忤合第六》中这样描写道:“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才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如,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杵”是违背、抵触的意思;“合”是符合、遵循的意思。这句话说明纵横的思想是:要客观审视自己的才能,合理评估他人的长短,通过远近对比,才能知己知彼,进退自如,纵横切换随心所欲。捭阖之术捭阖之术是《鬼谷之》的第一篇,是外交策略的基本纲领。所谓“捭”是指开放、公开;“阖”是指封闭、闭合。捭阖之术的精髓就是:万物都有阴阳两面,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在谈判辩论中把握住事物的发展规律,收放自如,那无论是什么事,没有说服不了的。“捭阖”为什么放在在第一篇,就是让你这个人确信:世上没有办不成的事,先让自己确信可以,然后再说服别人。这也是为什么“鬼谷子”这个培训机构,可以培养了那么多内心强大的外交家,政治家,军事家等一系列有如此魅力的人物,可以凭一张嘴就可以封侯拜相,被委以重用。“鬼谷子”战国时期第一洗脑传销组织,可谓是名副其实。张仪、苏秦战国时期,将纵横捭阖思想发挥到极致的当属张仪、苏秦。这两个人活跃时期也相隔20多年,分别处于两个时代,所以影视剧中,张仪和苏秦之间的爱恨情仇在历史中是无迹可寻的,大家也就遐想下就行了。张仪活跃在公元前年到前年间,他靠一张嘴被秦惠文王委任为秦国丞相。张仪当时的对手是公孙衍,公元前年公孙衍合纵六国攻秦,被张仪连横之策分而化之,六国首次合纵以失败而告终。然后,张仪开始游说各国,多次化解诸侯国的合众策略,为秦国商鞅变法后,持续稳定的发展争取了广阔空间。苏秦活跃在张仪身死之后,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间。苏秦采用合众之策游说六国,他本人最辉煌的时期是在公元前年左右,此时苏秦游说六国成功,佩戴六国相印,然后组建了六国合纵联盟,并亲自担任六国从约长,迫使秦国不敢出函谷关。苏秦张仪之后,纵横家们始终活跃在七国政局之间,你争我斗,精彩纷呈,直到最后魏无忌合纵攻秦失败,然后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压力下,纵横家们也就逐渐淡出国际舞台。本文之简单介绍了一下纵横捭阖,而《鬼谷子》这本书确实非常高深莫测,它共14篇,现存12篇:捭阖第一、反应第二、内楗第三、抵戏第四、飞箝第五、杵合第六、揣篇第七、摩篇第八、权篇第九、谋篇第十、决篇第十一、符言第十二,转丸和却乱两篇失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