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图穷匕见与白虹贯日

历史朝代趣事中国历史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图穷匕见本期主要讲述战国时期发生的成语典故——图穷匕见与白虹贯日图穷匕见中国历史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图穷匕见。“穷”尽的意思。字面意思是说地图到了尽头,匕首就显露了出来。比喻形迹败露,事情到最后显露出了真相。该成语最初出自《战国策·燕策三》,其原文如下:“秦王谓轲曰:‘起,取舞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秦王嬴政对荆轲说:请起,将秦舞阳手中的地图拿来。荆轲于是把舞阳手中的地图取来。当地图慢慢卷开,到了尽头的时候,匕首就显露了出来。图穷匕见中国历史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图穷匕见。这个成语典故主要是讲战国末期“荆轲刺秦”里的一个故事。战国末期,秦国的国力达到了最强,秦王嬴政也有志要灭六国以统一天下。当韩国、赵国等相继被灭后,接下来很快要轮到燕国了。此时正在秦国做人质的燕太子丹非常忧虑自己国家的安危,于是就悄悄从秦国溜回了燕国。回到燕国的太子丹发誓要保存燕国,对抗秦国。图穷匕见但是,以燕国现在的实力对抗秦国无异于以卵击石,可想联合齐国楚国这两个国家对抗秦国,齐国又是秦国的盟友,在经历了乐毅伐齐之后,对于燕国反而是欲除之而后快。楚国这时也恰在内斗,都自顾不暇。太子丹知道要想保存燕国,就只能依靠自己智取了。于是,他想到了刺杀秦王。太子丹首先找到了勇士荆轲,他想让荆轲靠近秦王政,然后借机刺杀秦王。可是,如果没有什么好的事情满足秦王,秦王是不可能接见荆轲的。图穷匕见想了很久,太子丹打算向秦国假议和,并以燕国督亢之地敬献秦王,以得到秦王召见的机会。就在荆轲捧着地图准备去秦国献督亢之地的地图时,太子丹又找了一个死士秦舞阳做他的副手,以确保计划得以完成。易水河畔,燕太子丹,燕国音乐大师高渐离,荆轲,秦舞阳在这里作别。一架小船缓缓向南驶去,高渐离在河岸边奏乐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图穷匕见来到秦国的荆轲与秦舞阳一行顺利的得到了秦王的召见。没想此时的秦舞阳见秦宫宏伟壮观,守卫威武森严,不由得开始胆怯,全身颤抖并脸色铁青起来。秦王政见状,便询问原因,荆轲担心事情败露,就以舞阳偏僻地方的人,没见过高大的秦宫为由给搪塞了。接着,荆轲从秦舞阳手里拿过督亢之地的地图向前敬献给秦王,荆轲将地图一边慢慢的卷动,一边嘴里徐徐的解说,眼睛又一边紧盯着即将露出的匕首。图穷匕见就在地图卷到尽头后,匕首也露出来了。秦王此时也正好见到露出的匕首,惊的一下跳了起来。荆轲见状,左手抓住秦王的衣服,右手持匕首就向秦王刺来。或许是逃命的本能反应,秦王见匕首向自己刺来,使劲全身力气把荆轲甩开了,荆轲一刀只割下了秦王的一只衣袖子。此时堂下的秦舞阳已经吓得瘫软在了地上,完全帮不到任何忙了。而堂下的一个秦国大夫见状,立马将手里的箱子砸向了荆轲。图穷匕见荆轲一躲,正好给了秦王时间,秦王拔出佩剑趁机砍断了荆轲的一只脚,荆轲歪倒在地方,只能向秦王甩出手里的匕首,以求最后一搏,奈何天不亡秦,匕首被甩在秦王身旁的柱子上,秦王得以幸存。荆轲刺秦失败后,也因为这件事,秦王大怒,发兵提前灭了燕国。图穷匕见白虹贯日中国历史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白虹贯日。“白虹”即太阳周边的晕圈。“贯日”即遮蔽太阳。意思是说,围绕着太阳的光穿过了太阳。这是一种自然景象。古代人常常以这种景象形容将要发生某件异常的事情。该成语最初出自《战国策·魏策四》,其原文如下:“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当时天上的光晕穿过了太阳。白虹贯日中国历史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白虹贯日。这个成语共有两个比较为人所熟知的典故,一个就是我们上文讲到的荆轲刺秦。当时,燕太子丹与高渐离在易水边送别荆轲的时候,天上就出现了这种现象。另一个典故也是发生在战国时期,讲的是韩国大臣严遂与相国韩傀结下怨仇,他到齐国找到了以屠狗为业的聂政去刺杀韩傀。聂政为了报答严遂的知遇之恩,等到母亲去世后,就独自带剑闯入戒备森严的韩傀府并刺杀了他。随后,聂政为了让别人认不出他,就自我毁容后再自尽而亡。传说聂政在刺杀韩傀的时候就有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白虹贯日成语图穷匕见与白虹贯日点评中国历史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图穷匕见与白虹贯日点评。通过以上这两个成语典故,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求人不如求己。遇到问题时,最终还是要靠自己解决。寻找对的合作伙伴很重要。有的时候,合作伙伴不对,甚至能拉自己下水。做任何事情,一定要经过缜密的计划。多学习,讲科学,这样就不会闹笑话。图穷匕见与白虹贯日点评中国历史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图穷匕见。好啦,这就是本期讲的战国时期发生的成语典故图穷匕见与白虹贯日的故事。下期为你讲解——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之守株待兔。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点击我的上方进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0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