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成虎”的典故出自《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成事实。比如因奸人谗言被流放的屈原,因传言与外甥女有私情从此仕途终止的欧阳修,他们都是被流言、谗言所害的历史名人。
有的谗言虽然没有造成人身伤害,但是却让被造谣者的后世的名声彻底败坏。在四大名著《水浒传》中的武大郎和潘金莲就是其中之一。在《水浒传》中,作者将武大郎描绘成了一个相貌奇丑,身材矮小,被人起外号叫做“三寸丁”,“谷树皮”。而他貌美的妻子潘金莲被塑造成了一个放荡而又不自爱,与西门庆狼狈为奸害死自己丈夫的恶毒妇人。
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虽然是小说描写,有其夸张之处,但是,大部分的小说都是有历史原型的。比如在《水浒传》中的宋江等梁山好汉就取材于北宋宣和年间的宋江动乱。武大郎和潘金莲在历史上据说也确有其人,但其真实形象实际与小说中的相去甚远。
在河北的清河县的武家后人偶然间发现了武大郎的墓,于是专家去进行了考古发掘,在开棺后,发现棺中躺着两具尸骨,揭开了一个多年的骗局。在武大郎墓的碑文中,刻写着:武大郎大名武植,字田岭,身长七尺,并不是《水浒传》中那个又矮又丑的形象。
年少便父母双亡的他聪敏好学,并且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学识在明朝永乐年间考取了功名,被朝廷派遣做了阳谷县的县令。任职期间,他和乡亲们相处融洽,处事公正廉洁,深受百姓爱戴。至于他的妻子潘氏则是一位出身名门,知书达理,远近闻名的大家闺秀。她嫁给武植后,一直是武植的贤内助。为他诞下四子,夫妻俩恩爱有加,举案齐眉,更没有书中描写的出轨、杀人的丑事。
那么既然两人在正史中的形象如此高风亮节,为何会在书中被描写得如此不堪呢?据说是因为当时武植求学时有一位同窗名叫黄堂。家境贫寒的武植靠着他的资助得以考得进士才当了官,但在武植做官时,黄堂家走了水,房子和家产被严重烧毁。黄堂找到武植希望做官的他能够念在旧时的感情上给予帮助。
但热情接待的武植虽然好酒好菜招待着黄堂,但是忙于公务的他并没有时刻搭理黄堂。并且秉公廉政的武植并不愿意靠着人情给黄堂一个官职,这让黄堂觉得武植是个忘恩负义的人,于是甩袖离去。
回家路上,愤懑不已的黄堂四处散播谣言,说武植本人长相丑陋,而他的妻子则水性杨花。据说当时有个叫西门庆的恶少,因为犯过事被武植惩处过,于是也借此机会和黄堂一起诽谤武植夫妇俩。
黄堂回到家中,发现自己被毁坏的家已经焕然一新。他的妻子告诉他,是武大郎派人连夜赶工修好了房子。此时的黄堂羞愧不已,他极力想要遏制住谣言的流传,但这个故事已经一传十,十传百,被人们绘声绘色地传播开了。
当时正在写小说的施耐庵听得了这个故事,便将其写进了自己的小说中,这就是后来的《水浒传》。由此,武植和潘氏变成了书中的武大郎和潘金莲,成为了遗臭万年的经典故事。
然而看到这里,这个绘声绘色的推翻了武大郎和潘金莲在小说中的形象的故事是否真实呢?事实上,这个所谓的武植和潘氏也是子虚乌有的。武植的名字从未出现在明朝记载的历代进士榜单中,清河县和阳谷县的地方志中也从未提到过武植这个人。
在墓志铭中记载的武植考取进士的时间是明成祖朱棣掌权,但施耐庵的《水浒传》写于朱元璋时期,他怎么可能听得到关于武大郎的谣言呢?至于武大郎的墓,在清河县地方志中有所记载,年在武家那村中发现了一座古墓,但是它并非武大郎之墓,也非明代,而是清朝的墓葬风格,同时其中也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文物。
墓志铭在年第一次被发现,其内容有今人杜撰的痕迹,可信度很低。并且有学者考证,清河县武家那村在明朝时被称为“孔宋庄”,其中的村民并没有姓武的,直到乾隆年间才改名为武家那村。
无论是书中描绘的武大郎和潘金莲,还是所谓“历史事实”中的武植和潘氏,都有杜撰的痕迹。在面对这些“考古”和“史实”时要人们还需擦亮双眼,学会多方查证,尽可能地不被谣言所惑。
参考资料:
《战国策》
《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