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姜、文姜、齐姜、宣姜,春秋时期为何那么多姜姓美女?
文:枯木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史书上记录女子名字的礼法和规则,笔者前文做了简单探讨,我们得知,那时候惟只有周王室以及诸侯国贵族的女儿,嫁给诸侯国君主并被成为王后,才有可能被史料记载。如此一来,能够被列入春秋战国时期史书的女子少之又少,从目前资料来看有名字的大概在百位左右。
而被列入春秋战国史料的女子的姓名,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那就是一般是两个字(少数三个字),第一个字是君主(丈夫)的谥号或者女子的国别、排行等,第二个字是女子出身家族的姓氏,男前女后的目的是为了彰显封建时期男尊女卑的礼法制度,是春秋战国时期史书记录规则。
再进一步查阅,您就会发现,姜姓女子在史书中出现的概率较高,诸如庄姜、文姜、邑姜、齐姜、宣姜、哀姜等等,远比其他姓氏的女子要多,而且故事大多非常精彩,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前面讲过,华夏同源,然而在原始社会因为部落不同,环境差异,再加上崇拜图腾的原因,每个部落的称谓各不相同。如《国语晋语》说“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其中少典氏和有蟜氏的“氏”并非后来姓氏的“氏”,而是记录祖先部落名称。
从部落进一步分化,逐渐产生了“姓”,代表某一杰出部落成员的后代,诸如上面的黄帝和炎帝子孙。如今可以追溯的有上古八姓,分别为姬、姚、妫、姒、姜、嬴、姞、妘(一说为妊),然后在封建制度下,这八姓子孙后代随着人口繁衍增多,逐渐以封地、官职、谥号、排行等为标志,以区别同姓不同后代,于是产生了“氏”,比如姬姓又分为孟氏,季氏,孙氏、孟孙氏、季孙氏等等,正如《通志·氏族略》所讲:“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我国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人伦观念和道德约束,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同姓不婚”,《通志·氏族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其中很有科学道理,同姓是同一血脉后代,从现代科学来说近亲结婚容易产生不良基因,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这个道理,当然还有一个小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实力纽带,从而团结更多的力量。
在封建宗法制度和道德观念的约束下,同姓不婚,再加上当时贵族和庶族是不通婚的(一直延续到隋唐时期)。因而,每个诸侯国子女的婚姻对象只能是其他不同姓的诸侯国或者周王室以及贵族子女。而如何了解哪一个诸侯国或者贵族是不是同姓呢?这就需要简单介绍一下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虽然商代就有分封制,不过那时候诸侯仅仅有公、侯、伯、男、甸等,并没有诸侯国。直到西周灭商后,便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国,对象为王室同姓和异性功臣,诸侯国享有世袭统治权,据统计约有多个诸侯国。我们依据上古八姓和知名姓氏进行简单开列:
姬姓:周朝王姓,起源于黄帝,黄帝居住在姬水边,便以姬为姓。春秋时期周王室和宗室,以及晋国、鲁国、吴国、卫国、郑国、燕国、曹国、蔡国等53个诸侯国的国姓。
妫姓:起源于虞舜,舜居住在妫水边,后代便以妫为姓。周武王灭商后,分封黄帝、唐尧、虞舜之后,春秋时期为陈国国姓。
姚姓:起源于虞舜,和妫姓同源,舜生于姚墟,居住在妫水边,后裔便以出生地为姓。春秋时期为姚国国姓。
姒姓:出自夏禹,夏朝王姓。春秋时期为杞国、越国、褒国、曾国等诸侯国国姓。
姜姓:源出神农氏,炎帝生于姜水,因以姜为姓。春秋时为齐国、纪国、申国、许国、吕国等诸侯国国姓。
嬴姓:源自舜帝时期重臣皋陶。春秋时期秦国、徐国、葛国国姓。
姞姓:源自黄帝之子。
妘姓:祝融八姓之一,源自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
子姓:殷商王朝家族的姓氏,源自舜帝时期的大臣偰,春秋时期为宋国国姓。
芈姓:出自祝融之后季连,祝融八姓之一,战国时期为楚国国姓。
西周王朝,从数量上来说,姬姓子孙是当时诸侯国最多的封国,有53个诸侯国。从尊贵上来说,西周初期只有三个公爵,即宋国,子姓公爵,继承商朝后裔;虞国,姬姓公爵,系周太王次子仲雍之后虞仲;虢国,姬姓公爵,系王季子虢仲,文王之弟。至于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势,诸侯各自为政,纷纷称公,楚国还称王,都不是正式分封。
因而,从上面可以看到,在同姓不婚的宗法制度下,诸侯国之间通婚,姬姓诸侯国最多,因而相互之间通婚很少,只能和其他诸侯国结亲,于是出现这一现象:少数姓氏的诸侯国子女炙手可热,可待价而沽;而姬姓大诸侯国还好说,小诸侯国就会出现很难找到匹配对象,不得不嫁给同一个人。
比如齐桓公,就娶了很多诸侯国同姓公主,比如周王室的王姬,卫国的卫姬姐妹,郑国郑姬,密国的密姬,蔡国的蔡姬,葛国的葛赢,徐国的徐嬴,宋国的宋华子等。而在没有合适的匹偶情况下,同姓为婚现象也时有出现,比如晋献公接连娶了同姓有戎国狐姬姊妹和骊戎国骊姬姊妹。
少数姓氏诸侯国子女虽然不愁嫁娶,可是并非开篇“姜氏”女子出现较多的主要原因。在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国之间相互征战,依靠的是实力和地盘,而不是公爵的尊卑。因而婚姻多为政治婚姻,是诸侯国之间相互交结的主要纽带和凭仗。
若论地盘面积,春秋时期最大的应该为楚国,下来是晋国、秦国和齐国。然而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逐鹿中原,楚国地广人稀,并且自称蛮夷(《史记·楚世家》:“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游走边缘地带,和中原习俗相差较远。中原诸侯国都以礼仪治邦,自然也看不上楚国,因而中原和楚国结亲较少,因而子姓王后很少见有记载,直到战国末期才有一个芈八子。
从面积上来看,秦国应该第二大,不过同样因为在春秋时期属于人口并不密集的国家,这也是为何秦国接连迁都,向中原靠拢的原因。再一个是秦国进入周朝“圈子”较晚,在公元前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才被封为诸侯,因而中原诸侯国相对和秦国结亲较少,直到秦穆公称霸后才得以名显,因而嬴姓女子记载较少。
地盘第三位,应该是晋国(也有认为是第二),虽然晋国地盘不如楚国和秦国,可是放眼春秋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称雄最久的只有晋国,无论是晋文公称霸,还是战国七雄就占到韩魏赵三国,可以充分说明晋国的人力物力非常充裕。可是若同前面所说,因为晋国是姬姓,和周天子同姓,并且同姓53国,因而就女子嫁出去作为王后就面临很多竞争,况且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基本上是围绕着晋、齐、秦、楚、宋等国来展开,因而本国王后大多不是姬姓,这就是为何那时候关于姬姓女子记载较少的原因。
那么,从地盘排列,也该排到齐国,齐国因姜子牙立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因为地处海滨,可以煮盐,这是当时重要的经济来源。到了齐桓公时期,重用管仲,励精图治,尊王攘夷,南征北伐,从而富甲一方,兵甲数万,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在位四十余年,对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影响极大。即便是齐桓公去世后,后代子孙也是挟齐桓公余烈,因而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一直是最强的诸侯国之一。
在实力的感召下,诸侯国自然愿意同齐国结亲,况且齐国是姜姓,属于少数姓氏,同姓诸侯国只有纪国、申国、许国、吕国等国,因而可以针对大多数诸侯国输出姜姓宗室女子,诸如姬姓周王室、晋国、鲁国、吴国卫国、郑国等,嬴姓秦国,芈姓楚国,子姓宋国等,都不是同姓可婚。而齐宗室仅仅一家,并且齐国实力强大,因而嫁出去大多必然是王后,这也使得史书记载成为可能。
当然,姜姓女子被史书记载较多,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关于姜姓女子的故事太多。诸如有关容貌姣好的美女卫庄公夫人庄姜,《诗经·卫风·硕人》描述其美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成为千古以来美女的唯一标准。
还有有胆有识的美女齐姜,晋文公流亡在齐国时,齐桓公将宗室女齐姜嫁给晋文公,晋文公美女在怀,吃喝不愁,“乐不思蜀”,不思进取,因而齐姜劝勉晋文公,并和晋文公舅舅狐偃合伙才把晋文公送上称霸之路。
当然,也有道德败坏的姜姓美女,比如齐僖公二女宣姜和文姜。宣姜本来是嫁给卫公子伋,结果其父卫宣公看上了截胡,生了儿子公子寿、公子朔,后来宣姜想让公子朔立为太子,让卫宣公杀害公子伋,公子寿替死,公子伋也被杀。儿子公子朔即位后被国人杀死,为了平衡势力,其兄齐襄公让宣姜又嫁给公子伋的弟弟公子顽,生三子二女,因而宣姜是嫁给父子二人。文姜更是不堪,同其兄齐襄公乱伦,齐襄公杀死其丈夫鲁桓公,造成齐鲁政治危机。正如冯梦龙评价“宣姜淫于舅,文姜淫于兄,人伦天理,至此灭绝矣!”
综上所述,在春秋战国时期姜氏女子记载较多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是虽然姬姓诸侯国多,并且记载历史以姬姓为多,然而同姓不婚,因而姬姓王后记录较少;第二是齐国是春秋第一霸主,实力强大,当时诸侯国都纷纷向齐国求婚,以缔结政治婚姻,到了战国时期也是七雄之一,一直是实力强大的诸侯国;第三是姜姓王后本身故事也很多,不少波诡云谲,具有传奇色彩,因而也被史书多记载。这就是为何史料出现众多“姜”姓美女的原因所在。
/9/10榆木斋
参考书目:
《周礼》
《礼记》
《仪礼》
《春秋左氏传》
《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
《国语》
《战国策》
《诗经》
《史记》
《通志·氏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