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战国策 >> 战国策版本 >> 秦将伐魏

秦将伐魏

年新高考全国Ⅰ卷,文言文考查《战国策·魏策三》中的《秦将伐魏》。本资料内容很丰富,包含原文、重点词汇、译文、古文化常识、文本解读与欣赏。资料特别提出了翻译要注意的问题,并根据高考评分标准对译文逐句进行了校对修改。学好文言文是要下点枯燥的功夫的。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赵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燕王曰:“先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未能克之也,而台已燔,游已夺矣。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奈何,怎么办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岁,名词作状语,一年年地,连年以其西为赵蔽也:蔽,屏障吾岁不熟二年矣:岁,年成,年景燕王尚未许也:许,答应臣效便计于王:效,献;便,利,引申为“好”秦攻魏未能克之也:克,攻克秦国将要攻打魏国。魏王听到这个消息,连夜召见孟尝君,告诉他说:“秦国将要攻打魏国,您替我想想(谋划),怎么办?”孟尝君说:“有诸侯援救,那么国家就可以保存(转危为安)。”魏王说:“我希望你能出使游说。”(魏王)郑重地为孟尝君准备了百辆马车。孟尝君来到赵国,对赵王说:“我希望(向大王)借兵去解救魏国。”赵王说:“我不能借。”盂尝君说:“我冒昧地借兵,是为了效忠大王啊。”赵王说:“能说给我听听吗?”盂尝君说:“赵国军队并不比魏国军队强大,魏国军队也并不比赵国军队弱。然而赵国土地没有一年年地受到威胁,百姓也没有年年(大量)死亡;但,魏国土地连年受到威胁,百姓年年遭到死亡的厄运,为什么?因为魏国在西面做赵国的屏障。现在赵国不援救魏国,魏国(就会)与秦国结盟,这样赵国与强大的秦国就交界相邻了,赵国土地也将年年受到威胁,百姓也将年年死去。这就是我忠于大王的原因。”赵王答应了,派赵兵十万,战车三百辆。盂尝君又北上拜见燕王,说:“当年两国公子经常约见,为燕魏两王的交往结盟。现在秦国将要进攻魏国,希望大王救援魏国。”燕王说:“我国已经连续两年收成不好,现在又跋涉几千里去救援魏国,将怎么办呢?”盂尝君说:“跋涉几千里去拯救别人,这是燕国的利益所在。现在魏王出国门就远远看见秦军,即使想跋涉几千里驰援别人,可以做到吗?”燕王还是没有答应。盂尝君说:“我献上妙计给大王,大王却不采用臣下忠诚的计策,我请求离开了,恐怕天下将有大的变化了。”燕王说:“您说的大变化,可以让我听听吗?”孟尝君说:“秦国攻打魏国,就算不能攻克,但台榭已被烧毁,游乐之地已被占领。然而燕国不援救魏国,魏王屈辱割地,把国土的一半送给秦国,秦国一定撤退。秦兵撤离魏国后,魏王倾韩国、魏国的全部军队,又西借秦国军队,再依靠(联合)赵国军队,用四个国家攻打燕国,大王将会(得到)什么好处呢?好处在跋涉几千里帮助人,还是好处在出燕国南门而远远看见(四国)军队呢?那么(四国军队)道路距离很近,运输(补给给养)又容易,大王还能得到什么好处呢?”燕王说,“你走吧,我听从你的。”于是为盂尝君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跟从孟尝君。魏王大喜,说:“你借到燕国、赵国的军队,很多而且很快啊。”秦王很恐慌,割让土地与魏国讲和。魏国于是让燕国、赵国的军队回国,并封赏了孟尝君。1.古今之异现代汉语大多是双音节词汇,文言文则大多是单音节词汇,所以学习文言文要特别留意双音节词汇。本文的双音节词汇有“奈何”“寡人”“所以”。重视古今汉语的差别,是学好文言文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2.直译翻译有“信、达、雅”之说,中学文言翻译教学也常有“大意”“大概意思”之弊。从评卷角度看,翻译若是“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必然无法统一标准,若是“达、雅”,也必然没有固定用词,全凭改卷老师主观即时评判。从学习规律上看,积累是语言学习的第一步,所谓“信”就是准确,主要取决于考生的文言词汇积累;况且,准确规范是语言的基本要求,然后才追求“雅”,追求文采质量,这显然不是中学文言学习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所以,引导学童少年从积累词汇开始学习文言才是正道,下点笨功夫,学会逐字逐句地翻译。3.省略①省略是文言表达的常见现象,若是叙事性文章,必须根据语境准确分析“谁做了什么事”“谁说的这个话”,即找准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才能读懂文章。例:文言中,有的句子不好理解,除了词汇的生僻或词义的生僻外,省略是重要原因。比如,“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如果不根据语境补充必要的信息,句意理解是有难度的。“利行”两句如何理解?当魏、秦、韩、赵四国之兵进攻燕国,兵临城下时,到底是“行数千里而助人”有利呢?还是出燕都南门犹望见四国之军有利呢?这是针对燕王前面说的“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的反问。②翻译时必须根据语境补充省略的语言信息,翻译成现代汉语才通顺流畅。特别要注意的是主语的省略,不补充,或者理解错误,整个语意理解就会出现错误。例: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根据语境,孟尝君献计求救于诸侯,“愿子之行”是魏昭王希望孟尝君出使诸侯,如果理解为“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很明显是错误的。1.战国策《战国策》,又称《国策》,国别体史书,原作者不明,成书也并非一时,为西汉刘向编订,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卷,分“东周”“西周”“秦”“楚”“齐”“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的“策”论,约十五万字。《战国策》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主要记述了上起公元前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共年间的历史。《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策略,或者说记录了当时的纵横家游说各国的活动和说辞及其权谋智变斗争故事。内容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同时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或主线,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战国策》传统上归为历史著作,但不少篇章缺乏历史依据,其实更多是文学故事,有趣的是这部分作品反而语言以及逻辑相当精彩,有较强的文学性。《战国策》主要记载各国谋臣策士的外交活动及有关的谋议和说辞,其文章铺张扬厉,辞采绚烂,笔锋犀利,声调铿锵。长于说辞,兼长叙事和刻画人物形象,具有传记文学的特点。《战国策》文章对汉代以后的辞赋家、散文家影响很大,也为后世戏曲、小说提供了素材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文学经验。2.魏策三《战国策?魏策》,分为《卷二十二·魏一》《卷二十三·魏二》《卷二十四·魏三》《卷二十五·魏四》四卷。其中,《战国策·魏策三》有“秦赵约而伐魏、芒卯谓秦王、秦败魏于华走芒卯而围大梁、秦败魏于华魏王且入朝于秦、华军之战、齐欲伐魏、秦将伐魏、魏将与秦攻韩、叶阳君约魏、秦使赵攻魏、魏太子在楚”等11个篇章。3.四公子战国四公子,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信陵君魏无忌,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嫠王异母弟也;平原君赵胜,乃武灵王子、惠文王弟而孝成王叔也;孟尝君妫姓,田氏,是齐威王的孙子,齐国宰相田婴的庶子。春申君,四君子中唯一不是王室之中的人。战国末期,养“士”(包括学士、方士、策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这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当时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4.寡人寡人意为寡德之人,春秋战国时期君主(诸侯王)的谦称。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5.子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如孔子、孟子、老子。子,也用以尊称对方,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三十年》)。6.乘乘shèng,兵车,一车四马,也用作四的代称。如: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秦晋崤之战》)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秦晋崤之战》)1.叙事分析《战国策》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或主线,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秦将伐魏》叙事完整,记述了纵横家孟尝君田文外交游说的故事,所以篇章长于说辞,对话用了大量笔墨。解读叙事性文章,从找出人物、分析情节开始。本文人物主要有魏昭王、赵惠文王、燕昭王、秦昭王,主人公是孟尝君田文。围绕中心事件、主要人物,按“什么人做什么事”的思维概括故事情节,简单有效。全文叙写了“魏王问计,田文献策”“求救于赵”“求救于燕”“秦割地求和”四个情节,故事始于秦将伐魏,以秦割地求和结束。2.争战之烈战国,战国,就是一部诸侯争战的历史。诸侯争战贯穿了战国时期整个历史,争战之烈历史罕见,兵力之多就是证明。受教参和考试命题方向的影响,学校教师解读文本基本上忽略这样显而易见的重要历史真实,很少有军事方面的解读与思考。诸侯国中,以秦国之强盛,也仅万左右之人口,其他国家的人口规模应小一些,然而以秦统一天下的关键一战“长平之战”为例,赵国就投入兵力四十万。本文《秦将伐魏》中,孟尝君借兵解围,仅是援兵,赵兵10万、燕兵8万,这个用兵规模是相当恐怖的。乘,四马之兵车,以战国时期的科技和生产力水平,四马之兵车近乎今日之主战坦克。今日之世界有辆主战坦克的国家屈指可数,但我们看到赵燕两国提供的援兵却是“车三百乘”“车二百乘”,可以说当时的国家资源基本上都投入到军事国防建设上了。3.纵横家的盛宴战国时期,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部纵横家驰骋外交舞台的历史。争战战胜方可立国,必然倚重军力和外交,所以战国时期一众兵家、纵横家闪耀于历史的星空,孟尝君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刘向序认为“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画。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不可以临教化”,孟尝君出使赵燕正是“扶急持倾”。当时,孟尝君去齐相魏。公元前年,秦准备派大军攻魏,魏昭王因形势危急,连夜召见孟尝君,向他问计。孟尝君提出,必须寻求诸侯的救援,于是魏王派他出使燕、赵二国。孟尝君用唇齿相依的关系,告诉燕、赵的国君,说魏国如落入秦国之手,燕、赵失去屏蔽,将会出门见敌,对他们极其不利。孟尝君不愧是老练的政治家,燕、赵两王都被他说动,立即出兵救魏,秦军于是撤走。孟尝君不愧是老练的政治家,赵燕两王都被他说动,立即出兵救魏,秦割地求和。因为“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故而孟尝君求人的话语间也带着锋芒与智慧。首先指出魏国是赵国抗衡秦国的屏障,然后告诉赵国国君,魏国若落入秦国之手,赵国将直面强秦。称谓看对象,说话看场合,从“文愿借兵以救魏”,到“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孟尝君始终以名“文”自称,因赵魏实力相当而自己又有求于人也。到了燕国,称谓就大不同。孟尝君开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求人都不带客气的,因为燕国相对弱小啊!大举出兵,耗资巨大,况且“岁不熟二年”,财政紧张啊,燕王“尚未许”,的确难哪!此时的孟尝君“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画”,只能作出进一步努力,口气也变了,又是“臣”又是“文”,还不忘“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出燕南门而望见军”,这是晓之以厉害,可谁又能否认这语气中带有几分威胁呢?外交人员的背后是国家实力,外交人员的努力都是为了国家图存,这话不假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