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来了,初中必读名著的变动,给

趁着过年闲暇比较多,我把年前抢购回来的《经典常谈》给翻了一遍。

说到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的这本书,今年还毫无征兆的,在初中生教辅界大火了一把。

因为这本书第一次入选初二的语文必读名著,替换了多年选用的《傅雷家书》。教材的临时变动,老师们的毫无准备,出版社的备货不及,一时间,一本看似普通的课外读物,洛阳纸贵。

好在我下手快,居然年前到货了,有幸在近期拜读了一番。一些小学生家长的感受,分享给大伙。

第一,这本《经典常谈》,都讲了些啥?

我买的人民文学版本,挺薄一本的,里面就是十三篇文章,一篇一个主题,分别介绍了古代的经典典籍,有《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

翻过一遍后,想说句实话:

作为家长,千万别小看了这区区十三篇文章。

虽然篇篇只有三、五千字的体量,看上去并不多(只有一篇有近万字),但里面文学名词甚多,信息量巨大,绝对不是简单的书目介绍。

特别后面几篇,关于诸子百家学说、辞赋、诗歌、古文的专篇,简直就一部高度概括、浓缩精炼的专题文学史啊,能出的考点极其丰富。

话说,《经典常谈》可谓是中国传统典籍的“入门指南”与“阅读导览”,通过读它,可以帮助中学生理解众多传统经典的背景,可这个“背景”的“背景”,本身读起来,个人认为都是难度不低的。

第二,这本《经典常谈》,历史评价如何?

朱自清先生的这本《经典常谈》,写自到年间,在昆明西南联大执教时间。

他有感于“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特意为当时的中学生所撰写的十三堂国学常识课。

对于这本看似轻量的《经典常谈》,朱自清先生其实倾注了他三十年的研究、教育心血。曾做过中学老师的他,凭借出色的散文水平,运用当时通俗的语言,条理分明的梳理经典流变的基本脉络,见解精辟又深入浅出。

这本《经典常谈》,被誉为国学入门的经典之作,风靡了八十年。

朱自清先生在序言里,曾表达过他的心愿,他希望“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

大教育家叶圣陶在读完《经典常谈》后说:“因为这本书的引导,去接触古书,就像预先看熟了地图跟地理志,虽然到的是个新地方,却能头头是道。”

第三,这次《经典常谈》的上阵,给孩子的语文学习,带了什么信号?

其实这回的《经典常谈》替换《傅雷家书》,在一线语文老师中,还是引起了很大讨论的。

(在这里,我们就先不讨论《傅雷家书》被替换的原因了)

但从一个家长的角度,从这次的变动,我能感受到一个直观强烈的信号:

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将越来越来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注重文化自信的建立。

1、初中24本指定必读,这是唯一一本经典著作的全面导读。

初中家长基本都知道,整个初中是有24本名著是必须要读的。它们配合教材的主题要求,要精读、要分析、要做题、要考试的。

这24本名著,虽然题材各异,但全部都是各大名家的经典专著,包括这回换下的《傅雷家书》。

唯独只有这本新上的《经典常谈》,不止讲一个故事、一本书,而是一部全面的国学经典入门介绍。

读好这一本,就能让中学生对众多经典有个基本的全面认识和了解。

2、“文化自信”——语文学科新增加的核心素养要求。

在年,教育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年版)》中,语文学科新增加的核心素养,其中有一点就是“文化自信”。

教育部统编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在之前的一个讲座中谈到“整个中小学所有的课程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要通过语文课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而朱自清先生在前言中已经提及,他写作《经典常读》的目的,正在于培养读者的文化自信:“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

从这个角度出发,《经典常读》是不是更加适配于这种教学理念?这种语文学习的信号感,还不够强烈么?

第四、功夫在诗外,要想学好这本书,课外还得做点什么准备?

前面说了,我个人感觉,《经典常谈》虽然是一部讲解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书,是学习传统国学的入门书,看似打基础,挺起步的,但其实是极有学术分量的书。

孩子要读懂,并不容易,就连语文老师都觉得教学的知识量很大。那么,还处在小学阶段的娃,我们家长又能为他们做哪些水到渠成的铺垫呢?

1、搭好历史的框架。

文史不分家。想接触古文经典,最好对中国古代历史有所了解,最起码,对主要历史时间线、主要朝代、主要事件、主要人物有个模糊的印象。

小学不学历史。初中6本历史书,初二下期才能把中国历史学完,而同步的语文教学,早就出现了大量课内课外的古代文学作品,涉及相当多的历史背景细节,如果等到初中上历史课,才去初步的摸一遍,那么历史知识推动文学背景融通的作用,就要大打折扣了。

2、建立文言文的基础。

想做好中文的阅读理解,就得先把字词句的基础打好;想流畅阅读英文原版,就得先有不错的词汇量;同样的,想不特别费劲的读好古文经典,文言文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

在小学阶段匀点时间,先把课本要学的古诗文提前背一背,课外小古文多熟练的读一读,基础实词、虚词、句式扫一轮,培养起对古代汉语的特殊语感,对学好中学语文,在我看来,真有省时省力的好处。

3、打点文学常识的基础。

文学常识,小学也是在语文课上会零星学到一点(部分抓得紧的小学,会在小升初的关口,给孩子们梳理一下)。

可文学常识是中学语文教与考的重点,知识点特别多,没有长期的积累,很难轻松过关。

就连《经典常谈》里的很多篇目,积累不够的中学生,看几遍都会觉得看不懂,或是不好懂。

比如最后一篇《文第十三》,万把字的体量,把中国古代的“文”这一体裁,从商代的卜辞、《尚书》的记事,到春秋的雅言、战国的寓言神话,到汉代纪传体《史记》,《昭明文选》第一次提出“文”的标准,唐代韩柳的古文运动,宋代的六大散文家,宋代的话本,明代的八股文,清代的桐城派,最后到新文化运动的白话文。

整篇不失重点的梳理下来,那简直就一部浓缩的“古文”文学史啊。文史人物、历史名词、文学名词非常之多,信息量之大,没有底子,怎么读呢?

还有《诗第十二》,也是从头到尾,把中国的诗歌史给粗捋了一遍,这个“背景材料”也不好读啊。所以你说,如果有些文常的积累,是不是会轻松很多?

好了,《经典常谈》来了,从这回书目的变更,作为家长,能感受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愈加重视。咱们小学生,还是有蛮多事,可以去花时间准备的。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8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