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博白校园网”
小的时候,当我还是一个五六岁的孩童时,刚从大学校园退休不久的爷爷意外摔倒去世。他的房间留下几筐书籍,还有他龙飞凤舞的笔记。奶奶把这几箱书籍放在柜子的顶端,而有一张床就靠着柜子,我时常爬上床框架再钻到柜子顶,坐在木书框里翻腾捣鼓那些书。我看不懂,但就是喜欢翻开来看。爷爷的字,爷爷的书把我迷倒了。阅读的种子或许就在那时播下。
后来,我拿着阿丽堂姐一年级的语文课本懵懵懂懂地跟着读,我很好奇公鸡“O"叫的图片,并对那些小蝌蚪一样的文字感兴趣。一年后,我终于可以读学前班。刚开始我写的字又大又丑,读书也不敢大声读,但渐渐地,到了一年级我和班里几位学习好的同学比赛着把一年级的语文课文全部背诵下来,此后我的语文越来越好,数学也拔尖,成绩在班级前列。尝到阅读甜头后,我开始不满足自己的课本。后来,我就看哥哥的书,对未知的世界越来越感兴趣。
到了初中,有幸遇到赵老师教我语文。她文学功底十分深厚,建议我们写日记,这件事我坚持了多年。她还把《语文周报》《语文周刊》等给我们传阅,有时鼓励我们上讲台朗读,增强自信心。初二,我还开了借书证,每周都在学田村委旁边的图书馆借书,借了什么书不记得了,但记得那时读得如痴如醉,与同学一起比赛读书。
在王中的三年,最忘我的事是饭后到斜坡边的阅览室看书半个小时。有书刊、名著、报纸等,那时我喜欢读《读者》《意林》《演讲与口才》,一边读书一边摘抄好词好句。在高一,我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我渴望走上讲台》,排比式样的开头,对教师职业耳濡目染,从小家人讲着爷爷是大学老师,加上姐姐的教坛之路以及父亲的殷切期望,高中的奋斗目标就是师范院校。在这篇文章情真意切表达了我对“讲坛”的渴望。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我的思维越来越开阔。在玉林师院读大学,图书馆、阅览室几乎都是我四年里最喜欢去的地方。在阅览室,只有书香,有各类书籍,有正能量的刊物,有朝气蓬勃的青年系列作品,而各类与教育有关的刊物更是不少。我如痴如醉地品读、摘录,在阅读的路上感受到知识的博大,个人的渺小。而阅读文学作品,如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让我感受到青年人应该有梦想、期望。在鲁迅的系列作品中,我看到民族的脊梁,他殷切的期望,他幽默风趣充满哲理的言语不容易读懂,但也在我的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在阅读朱自清散文集中,我感受到这个民主战士语言的清丽脱俗,富有文采。前几年,我的散文随笔发在《博白南流》引起一些文艺朋友的兴致,我个人认为,朱自清、冰心、杨朔等大家的散文对我的散文随笔影响深远。
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自中学以来,积累了一些古代文学知识,阅读的经典诗文对我有一点滋养。如:《诗经》的名篇《蒹葭》《采薇》,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名篇《陌上桑》《孔雀东南飞》,唐宋诗词文等经典名篇也喜欢读。其中,最爱读苏轼的诗词文。他的乐观、豁达让我甚是崇拜。读苏的文章,文学素养自然是千百年来公认的高,他的文章不仅给人美的享受,更是告诉我们怎样处世,怎样面对人生的悲欢离合,怎样面对工作。当我遇到挫折的时候,我喜欢搜一下苏轼,或者找到我的《宋词文学作品选》,找苏轼的词文读一读。
参加工作12年里,书读得少了,但偶尔也会品读一些书籍、文摘。有一年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论著,对教学策略有很好的帮助。到了
阅读说不上好在哪里,但确实是古今中外名人、文人墨客推崇备至的。诗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有那么多,或许可以成为底蕴,印在骨子里的气质。
我的家里有一些书,但更喜欢带孩子到书店阅读。从三五岁开始,周末就带孩子去书店,坐在地板上,随意地读。到了一年级的时候慢慢从绘本到拼音的经典作品。《稻草人》《格林童话》《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福尔摩斯探案集》等等在一点点的“悦读”中读了一遍又一遍。通过读书认字,通过读书了解故事情节,通过读书缓解母子关系,通过读书解决“叛逆期”的问题……阅读确实是个不错的方法。我们平时在乡下住,一般周末才到城里房子住。每到周末,小朋友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到新华书店博白店阅读。那里有氛围,有许多书,读了我要求读的篇目,然后是自由选择读。在阅读中,小朋友之间偶尔会交流,无形中提供了社交场合与机会,传递了思想。
忙碌之余,有时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一般是在晚上睡前读十几分钟。有时读10页,有时只是读一个故事或者一个章回。比如,《朝花夕拾》《莎士比亚喜剧悲剧集》《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我就是这样碎片化时间阅读的。我在读,小朋友耳濡目染,也跟着读他们的书。孩子甚至在睡觉的时候怀里也抱着几本书,有《猪小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山海经》等。孩子的书包总是沉沉的,我一检查,书包里放着好几本刚买的新书。而我的为数不多的稿费,也“换”成了文学作品。
在班级,与学生互动时,在介绍作品时,也时常鼓励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读名著,读经典,尤其是古诗词文要积累,对《战国策》等经典名篇可以了解,对朱自清的散文,鲁迅的作品,还有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我时常建议孩子们趁着年少抓紧时间去读一读,有原则地读。有时,也抽一节课带领孩子们到阅览室阅读,到图书馆寻觅自己的“精神粮食”,每每这情境,孩子们的世界是欢腾的,有朝气的。
读书不可一蹴而就,或许没有物质来得快,但眼里有书,书中自有知识、思维、智慧、心理策略、财富的密码等等。学会阅读,一生受益,聪明的你,你觉得呢?
成功的花儿需要浇灌,阅读的种子需要播撒,在阅读、悦读、夜读中,我和孩子达成了默契,他读他的,我读我的。我们不仅是在4月23日阅读,我们希望阅读伴着我们的一生,甚至是传承下去,正如我爷爷留下的那几筐书,在我的幼小心灵中播下阅读的种子,一代代传承!(作者单位:博白县三滩镇中心小学)
博白校园网点亮“在看”点赞博白教育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