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的一首五律,开篇就不同凡响,不愧为泰

文学作品中经常采用各种修辞手法,同时也会引用典故和传说故事,以便委婉地表达主题思想。诗歌不同于散文作品,更需要形象和含蓄,才能通过各种意象,营造出可以打动读者的意境。比如陆游的《书愤》中,就在两句里连续用了六个意象,委婉地传达了诗人追述早年快意征战生活,并流露出抗金复国的豪情壮志。明代末期也与南宋时期境况非常相似,充满了内忧外患,一位才子也像放翁那样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下面介绍李贽的一首五律,开篇就不同凡响,不愧为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过聊城明代:李贽谁道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渤海新开府,中原尽点兵。倭夷两步卒,廊庙几公卿。不见鲁连子,射书救聊城。李贽,字宏甫,号卓吾,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他曾任国子监博士,姚安知府。后来弃官,寄寓湖北黄安麻城芝佛院,并专注于讲学。诗人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理念,更不受传统观念束缚。明嘉靖时期,倭寇经常骚扰沿海地区,十分猖獗。极端腐朽的明王朝,虽然忙于应付危局,却毫无用处。嘉靖35年,李贽路过山东聊城时,恰好看到沿海地区又在以防倭为名,新开军府,遣将调兵,作者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诗。开篇就语句新奇,“谁道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作者走南闯北,见识众多。虽然自己是一位文弱书生,但是他并不觉得低人一等,还慷慨激昂地说,谁说一个小军官,就能胜过一名书生。百夫长,泛指管理百名兵土的低级军官。唐朝诗人杨炯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诗句,作者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接下来就具体阐述理由,“渤海新开府,中原尽点兵。”请看,渤海新建了将军府,中原到处都在点兵。渤海是辽宁、河北、山东之间的内海,这里泛指沿海地区。晋代诸州刺史多以将军开府都督军事,所以后来亦称外省督抚为开府。到处都在点兵遣将,看似非常重视边防,其实都是临时抱佛脚,却又无心恋战。诗人不从正面描写朝廷的惊慌失措,却只用“新开府、尽点兵”六个字,就巧妙地刻画出边防告急、百姓负担加重的情形,也让读者立刻就能体会到诗人的忧心如焚。颈联尤其显得辛辣,“倭夷两步卒,廊庙几公卿。”这两句刻画出满朝文武高官,面对几个倭寇而惊慌万状的狼狈象。“两步卒”,极言士兵之少;廊庙,指朝廷;公卿,泛指朝廷中的大官僚。作者采用鲜明的对比,就活画出那些平日里耻高气扬、又经常欺压百姓的王公大臣们的丑陋嘴脸,也从侧面揭露出明代末期的腐朽状况。结尾两句,化用鲁仲连的典故,照应开头,讽刺明朝统治集团的昏庸无能,“不见鲁连子,射书救聊城。”这两句与诗的开头相呼应,不见当年的鲁仲连,用箭传书,拯救了整个聊城。鲁连子,即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人,善于计谋划策,但不肯作官,常周游各国,排解纠纷。据《战国策齐策》记载:齐国出兵收复被燕国占据的聊城时,鲁仲连曾写信以利害劝说燕将撤守,并把书信系在箭上射进城中。燕将见信后罢兵而去,于是解了围,也拯救了百姓。李贽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他反对那些道貌岸然的假道学,也痛恨朝堂中很多祸国殃民的寄生虫,虽然自己人微言轻,无法改变现实状况,但作者依然不甘随波逐流,而是大胆地进行批判。作者在这首诗中采用了对比和反衬手法,不仅开篇不同凡响,而且语言辛辣,耐人寻味。最后两句引用古人的故事,展现了一位书生的作用,也有力地驳斥了书生无用的看法,更显出才子的不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