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传统的秩序土崩瓦解,新的秩序还未建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秦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国家,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更是有志之人的鼎立推动。
在大秦帝国建立并发展强大的过程中,有两个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虽然二人年龄有差距,但是常常被后人一同提及比较。
吕不韦被皇帝尊称“仲父”,直接促成秦国的建立;李斯做了丞相,在秦国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做出巨大贡献。同样位高权重的两个人,究竟谁更厉害?
最成功的商人——奇货可居
与其说吕不韦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更多人将他评论为一位头脑灵活经营有方的大商人。吕不韦往来各地,通过倒卖赚差价积累起家产。年来到向往已久的赵国国都邯郸。
邯郸城灯火繁华,吕不韦在经商赚取了大量家产的同时,享受着都城生活的奢靡放纵,纵情声色美姬无数。
但当他的财富积累到一点程度以后,他发现这还远不够。在古代谈论起职业,都是以“士农工商”论高低,商人排在最后一位,可见地位低下。无论商人有多少金银财宝,都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
即便物质生活应有尽有,但是在高官贵族、文人学者面前吕不韦总是感觉抬不起头。除了财富吕不韦更想改变自己的地位,达到成为贵族的目的。吕不韦经商的精明之处在于时时处处观察商机。
当他在赵国邯郸经商时,秦国的王孙异人正在赵国当人质。偶然一次机会二人相遇,异人当时寄人篱下,处境十分窘迫。
但吕不韦在了解到嬴异人的身世、家庭关系、目前处境,看到了异人身上蕴藏的巨大价值,断定“此奇货可居。”《战国策》中记载了吕不韦在邯郸见到秦国质子异人后,和自己父亲的一段对话。
吕不韦问自己的父亲,如果投资耕地的话可以获利多少?父亲回答道,可以获利十倍;吕不韦又问,如果投资珠宝的话怎么样?父亲回答,可以盈利百倍;最后吕不韦问道,那如果是投资一个国家的君主呢?
父亲回答,数不胜数。确实投资耕地珠宝只能一时富贵,但如果位列三公就能福泽百代。这一段对话透漏出吕不韦非凡的眼光和谋略。吕不韦果真将异人当作商品来投资,投入重金运作。
拉拢好和异人的关系后,吕不韦来到秦国都成咸阳,花费重金四处结交权贵王侯,并且四处宣传异人的才干和品德,为异人在权贵中树立口碑;他还贿赂太子安国军宠爱的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子嗣,吕不韦就从这个痛点下手。
他和华阳夫人说道,如今的荣华富贵都是凭借年轻时宠爱的得来,但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只有及时为自己培养好下一任子嗣,才能将荣华延续。
最终使安国君和华阳夫人收养异人并立为嫡嗣。与此同时,异人偶然和吕不韦的舞姬相识,异人很是喜欢。吕不韦顺水推舟将这位美姬送给异人,这位舞姬后来成为异人的妻子。吕不韦一举多得,既博得异人的欢心的,又安插了自己的人手,为将来留了一条后路。
秦昭王去世后,太子安国君即位。安国军死后,异人即位,这就是庄襄王。为了报答吕不韦,庄襄王给吕不韦封侯,食邑十万户。可惜庄襄王即位三年后就死了,但是吕不韦并不担心,因为庄襄王留下的子嗣,是自己曾经的舞姬赵姬的孩子。
赵姬和吕不韦私下里关系匪浅,庄襄王去世后,其子嬴政年少即位。吕不韦也达到了混入上层社会的目的,成为了权倾朝野的宰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有人认为这不过是一次偶然成功的投机政治,但实际吕不韦是一位做成了一笔大买卖的最成功的商人。在这笔买卖的交易过程中,吕不韦充分显示了他通达古今、预测未来的深邃智慧和凭借外力,知化善变的商人机巧。
他立足现在,瞩目未来,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如果说这样做仅仅是商人的贪婪的狡黠,那恐怕对吕不韦有些不公平。因为贪利是商人的本性,获取利润是商人的愿望,但并非所有商人都有吕不韦这样的智慧和眼光。
商人的本领就是交易和投资,秦国质子异人是吕不韦最成功的投资。这笔买卖的成功,在于他非凡的政治头脑和战略眼光。
吕不韦先后任丞相、相国13年,从政期间他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为秦国的强大稳定奠定了基础。吕不韦当政期间,改弦更张,极力避免秦国从前的屠戮行为。
吕不韦当政之初又遇到连年的灾荒,人民生活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郑国渠、都江堰。这些水利工程极大地改善了秦国的地理状况,提供了充足的粮食,促进了经济发展,为秦始皇统一天下奠定基础。
文化方面,吕不韦在当政期间认为以秦国的强大,不养士是耻辱。于是用丰厚的待遇招揽门客,人数高达三千人。吕不韦招揽门客除了编写《吕氏春秋》,更是想要集天下英才尽用之。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文信侯招揽宾客游士,想要以此合并天下。《吕氏春秋》融合了儒、墨、道、法、兵、农、阴阳等各家学说,被称为杂家。商人出身的吕不韦,以“一字千金”炒作造势,如果放在现代妥妥就是资本下场打广告。
用千金悬赏改动《吕氏春秋》一字的举动,不仅表明此书的精湛,更以奇闻异事的方式向全天下人做了宣传。同时借此获得士人的支持,在士人阶层树立威信,一举多得让人叹服。
“鼠”相李斯
李斯出身低微,和吕不韦不同,他开始只是一个掌管文书的小吏。但他心中常怀大志,据说是两只老鼠改变了他的人生观。有一次李斯上厕所,一只老鼠在角落里见了人惊慌失措,连忙逃走。上完厕所后他又去粮仓。
不知道为什么他又正好遇到一只老鼠。但是这只老鼠和厕所那只完全不同。体型硕大,皮毛油亮,对人熟视无睹、悠哉闲适。
李斯看到以后大大感慨,原来人就像老鼠一样,所处的环境地位决定一切,自己得抓紧奋斗,即便是做老鼠也要做粮仓里的老鼠,不能做厕所里的老鼠。于是李斯辞掉了官职,师从荀子开始学习“帝王之术”。
学成后,年轻的李斯对荀子说,身处卑贱之位又不思进取,那人就跟禽兽没什么区别了,卑贱和穷困是人世间最痛苦的事,学生不想要穷困,想要升官要发财,做人上人。于是离开师门,重回官场寻找机会。
不久之后,秦庄襄王异人新丧,13岁的秦王嬴政刚刚登基,此时文信侯吕不韦在秦国独揽大权,李斯看准时机投到了吕不韦门下当了个舍人。
李斯是荀子的入室弟子,跟随荀子学习权术并且学有所成,很快就得到吕不韦的赏识,被任命做了郎官。从此李斯就走到了始皇帝的面前,有了陈述自己观点的机会。即便李斯只是个郎官,他当面向嬴政提出了他统一六国的构想。
这让年轻的嬴政心潮澎湃,对李斯也越加欣赏。李斯对秦王说道:“从前秦穆公没有完成这个大业,如今您赶上了好时候。时机稍纵即逝,必须紧紧抓住。”
自此以后,嬴政让李斯专门从事瓦解六国的工作。李斯在嬴政准备发起统一战争的过程中,多次出谋划策,在各种分化、瓦解东方六国的计谋背后,多有李斯的影子。嬴政多次提拔李斯,先是让他做长史,后来又提拔做客卿。
李斯最初虽然是吕不韦的舍人,但他投靠了嬴政之后,就逐渐和吕不韦撇清了关系,并赢得了嬴政的信任。始皇元年,秦国修建大型水利工程“郑国渠”。
但是不想主持兴修这个项目的优秀水利工程师郑国,其实是韩国派来的间谍,目的是用大型水利工程消耗秦国的财力和人力。事情败露后,秦国掀起了一股“排外热”。秦国朝堂上下对“外来人口”强烈排斥。
始皇帝更是一怒之下下了《逐客书》,要把所有在秦国的外国人撵走,李斯不是秦国出身,自然也要被赶走。李斯不甘心如此离开,洋洋洒洒一篇《谏逐客书》,忠言直谏秦写下了。
他列举秦国建国以来的功臣,从百里奚到商鞅、从张仪到范雎,他们虽然不是秦国人,但是为秦国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果把这些人都赶出去,那就是把这些人才拱手让人,空虚自己的国力。
这封信让秦王醒悟,悬崖勒马及时制止了一场错误,李斯不但挽救了自己的仕途,更挽救了秦国的未来。从前年到前年始皇帝去世,十一年间李斯作为秦始皇的左右手,可以说是全程参与了秦朝建立后的各项大事。
如果说秦始皇是光,那么李斯就像影子一样,秦始皇的每一道政策背后,都是李斯时时刻刻的贡献。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推行郡县、打击持不同政见者。
当然秦始皇的暴政劣迹也有他一臂之力,比如臭名昭著的焚书坑儒。李斯的富贵自此登上巅峰,他的儿女都与王室中人结了婚。
物禁大盛盛极则衰
吕不韦和李斯二人都曾位及人臣、权倾朝野,对于秦国的贡献是只言片语难以概括的。从功绩来说二人不相上下,但遗憾的是这两个人都未得善终。
吕不韦在经商上谋略深远,最终只落了个“饮鸩而死”的悲剧下场;李斯官至丞相,被赵高构陷,因谋反罪名被腰斩于咸阳。他们二人并没有得到后人的推崇,更没有成为后世从政者的楷模。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他们从政功过的论断,多集中在他们在道德品行的失当上。人往往在高位时更难把控自己的欲望,吕不韦和李斯都在权力和财富的名利场中迷失,又或许说二人的本来的出发点就是不单纯的。
那个各方争霸的年代,礼崩乐坏给形形色色的人往权力巅峰攀爬的机会,但善始容易善终难,还需得不忘初心始终砥砺。
资料:
《吕不韦简论》——曹永
《一只老鼠的两样人生》——孟宪实
《对吕不韦和李斯的道德解读之作》——张雪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