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白起走上了人生的巅峰,数十年纵横沙场的白起,在长平之战后,自然有更进一步,进而攻破赵国,建立不世之功的想法。
然而,白起的这个想法最终还是没能如愿,当他要大举率兵攻灭赵国时,赵国和韩国恐惧,派苏代携带重礼前去游说范雎。范雎随后向秦昭王进谏,建议秦昭王退兵,秦昭王采纳了范雎的建议,在此关键时刻下令收兵。
白起之死
当然,秦国此次退兵也并非全无收获,韩国和赵国为了换取喘息之机,承诺向秦国割地赔偿,这才如愿。
“割韩垣雍、赵六城”
原本此事如此结束,也还算是圆满,但在事后韩国如约割地垣雍给秦国,赵国却拒不履行约定,不仅没有割地给秦国,还积极与齐国联合,要出兵伐秦。战国礼乐崩坏,虽然远不如春秋时期,但赵国此举也着实罕见,是出尔反尔的不齿之举,令秦昭王怒不可遏。
秦昭王因此决定,再次发兵伐赵,遂命白起率兵出征。但白起托病不出,秦昭王亲自去请,又吃了闭门羹。白起的态度很坚决,向秦昭王表达两个信息:
第一,我生病了,无法带兵出征;
第二,此时的赵国已经不是长平之战刚刚结束时的赵国,当年一鼓作气可以灭赵,但现在已经不适合攻赵。一来赵国得到了喘息之机,此时邯郸的防守能力今非昔比;二来赵国现在有了援军,若急攻不下,容易腹背受敌,不是进攻的好时机。
秦昭王听了白起的话,并未与白起讨论当前形势,反而语重心长地说出了一番解释的话来。
他对白起说,长平之战获胜后,白起向秦昭王请兵要粮,打算一举攻灭赵国时,秦国内部饥民遍地,难以为继。如今秦国经过休养生息,兵精粮足,比之前富足近一倍,你为何又说不可伐赵呢?
三军之俸,有倍于前,而曰不可,其说何也?
可见,秦昭王是了解白起的,他知道白起不率兵出征的真正原因,是放不下当年撤兵的事情,对秦昭王和范雎有气。所以,秦昭王这番话中,前半段是在向白起解释,当年为何没有给他兵马,支持他攻灭赵国。后半段则是希望白起能够释怀,放下成见,重新率兵立功,攻灭赵国。
秦昭王是君,白起是臣,秦昭王说出这番颇具示弱意味的话来,白起于情于理都应该奉命率兵出征。但事实上,他却并没有给秦昭王面子,坚决称病不出,又坚决反对此时伐赵,令秦昭王骑虎难下。
秦昭王是一代雄主,自然不会被白起逼迫到改变主意的地步,无奈之下只能派王陵率兵伐赵。王陵统军的能力自然不如白起,久攻邯郸不下,反而受其所累,伤亡颇多,陷入困境。
为了成就大业,秦昭王只能再去请白起,秦昭王这次没有亲自去,而是派范雎当说客。秦昭王此举可谓用心良苦,他自然知道,当年他采纳了范雎的建议撤兵,令白起对范雎十分怨恨,此次派范雎当说客,可谓诚意十足。
范雎见白起时,持何种态度,史料中并无明确记载,但他奉秦昭王之命,劝白起挂帅出征,态度应该不会太强硬,否则就违背了秦昭王的意愿。
范雎劝白起,赵国经长平之战后国内空虚,而秦国如今兵强马壮,白起将军又一向以寡击众,如果率领众攻寡,必然胜券在握。从这番话来看,范雎简单地分析了当年的形势,甚至还奉承白起一句,可见是诚心劝白起出征的,否则他又何必如此呢?
白起是聪明人,自然会看出秦昭王派范雎前来求他出征的用意,是希望范雎低头,白起出口气,冰释前嫌,将相和睦,一同替秦国建功。可惜,秦昭王的一番好意再次落了空,白起依然坚持己见,拒绝出征。
“君尝以寡击众,取胜如神,况以强击弱,以众击寡乎?”
接连遭到白起拒绝,秦昭王也觉得颜面有些挂不住,盛怒之下,决定再派王龁接替王陵,继续攻打赵国。可惜,王龁也没能带回好消息,他率兵攻打邯郸持续大半年,却始终没法攻破邯郸,令秦军进退维谷,陷入苦战之中。
坏消息传至白起耳中,白起仍没有替秦昭王分忧的打算,反而表现得有些隔岸观火看笑话的意思,说了句:
“不听臣计,今果何如?”
显然,这句话是白起对秦昭王所说的。秦昭王得知后,勃然大怒,准备强行命令白起挂帅出征。原本这是秦昭王给白起台阶下,但白起却在这个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宁死不肯率兵出征。
白起对秦昭王明确表示,自知出征会无功但不会有罪,而不去虽无罪却难免要伏诛。可见,白起对自己的处境是很明白的,但他依然选择不带兵伐赵,宁愿一死。
“臣知行虽无功,得免于罪。虽不行无罪,不免于诛。臣宁伏受重诛而死,不忍为辱军之将,愿大王察之。”
白起接连违背秦昭王的命令,又将话说到了这个份儿上,秦昭王若再不处置他,恐怕王权都要受到影响。于是,秦昭王削去白起的爵位,贬为士伍,随后又将他赐死在流放的路上。
宁死不为“辱军之将”
从白起最后与秦昭王的对话来看,他为什么宁死也不愿意带兵伐赵的原因,应该是“臣知行虽无功……”也就是他依然固执地认为,目前形势已经变了,即便是他挂帅也会无功而返。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无论秦昭王还是范雎,都已经接连说明当下的情况,秦国的军队和粮草充足,且兵力远高于赵国,并非没有取胜可能。但白起宁死也“不忍为辱军之将”,这样的做法其实是不想破了自己的不败金身,宁死也不要保全自己的“晚节”。
后世许多人,乃至史学家都认定,白起之死的罪魁祸首,是范雎无疑。包括《史记》、《汉书》在内,包括著《秦史稿》的林剑鸣先生,也都沿袭此说法。但笔者却还是认为,白起之死,他自己才占了主要责任。
其一,笔者以为司马迁评价范雎是“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的人,这样的评价不准确。当年范雎落难,濒临绝境,若非王稽和郑安平鼎力相助,他必死无疑,更无法到秦国任相,这是大恩大德,而绝非“一饭之德”;
其二,范雎当年落入绝境,就是因为须贾的告密,后来范雎得势,羞辱须贾,这又怎么能算是“睚眦必报”呢?试问,一个人羞辱当年差点害死自己的人,虽然不是什么值得歌颂的行为,但也不至于有罪,更不至于被称为“睚眦必报”吧?
其三,长平之战大胜后,成为载入史册的辉煌战役,白起因此站到了一个历史高位上。但此刻真的适合灭亡赵国,继续用兵吗?
要知道,彼时的赵国虽被坑杀降卒40万,但秦军也是苦战获胜,伤亡过半。长平之战不仅是赵国赌上国运的一战,又何尝不是秦国赌上国运的一战?秦国虽然获胜,国内却已经疲敝,甚至百姓吃饭都成了问题,甚至到了需要发放存粮救济百姓的地步,又如何增兵添粮支援白起灭赵呢?
“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
“当长平战后,秦大饥”——《战国策》
范睢劝说秦昭王:五苑之草著、蔬菜、橡果、枣栗足以活民,请发之
其四,白起当时发兵进攻赵国,此举从全局考虑,明显是不妥之举。因为经过长平之战,赵国元气大伤,秦国灭赵已经是大势所趋,只要暂缓数年,休养生息,便可稳妥达成目标。即便当时强行发起灭赵之战,就真的能够一鼓作气拿下吗?
秦军占据邯郸,灭掉赵国,看似战绩辉煌,实则强弩之末,其他强大的诸侯国如果此时联军来攻,秦军又如何应对呢?
范雎不是导致白起死亡的主因
所以,白起坚持灭赵,考虑得更多的是自己的成败,他后来宁死不出征,考虑的也是以自己的荣誉为主,而非替秦昭王分忧。这实在不是一个臣子应有的行为,无论何时何地,臣子都应当忠君爱国,以国家利益为重。
反观范雎,他身为秦相,虽然在收受贿赂后向秦昭王提出建议收兵。这个建议虽然是他在收受贿赂以后提出,却是符合当时秦国处境的,否则秦昭王又如何会采纳呢?而且,范雎向秦昭王提建议,是他身为秦相的职责所在,不能全都理解为“构陷”之言。
或许范雎也担忧白起功高,位列三公,未来会威胁自己的地位。但长平之战后秦军不适合继续作战是事实,否则攻灭赵国是白起之功,更是秦昭王之功,范雎的建议又怎么会得到秦昭王的采纳呢?他不是一位昏庸之主。
白起之死,范雎固然有些因素在,但也不能全都怪在范雎头上。秦昭王数次请白起出征,哪怕有一次白起奉命也不至于被赐死,这是白起自己都看清的事实。所以,白起之死最主要的原因,是白起自己求死,而不是范雎构陷导致。
参考资料:《史记》《战国策》《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