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的从众心理,生活中比比皆是。
大街上有一个人,抬头望天,路过的人不知道他在看什么,也抬头望天,于是一群人都在抬头望天,这就是从众心理。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说是让几个人进入电梯后,全部背对电梯,后上的人看到后也会背对电梯,这也是从众心理。
有很多人在买东西时都会犹豫,太便宜的认为质量会有问题,这时有人说,这个贵的质量一定好,于是大家都会去买,这也是从众心理。
《乌合之众》一书中说: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也就是说,人们之所以会有从众的心理,是因为人们需要的的安全感是完全依赖于在群体中是否得到了认同。
就像人们选择站队,一般会秉持着法不责众的心理,选择人数较多的一方,而放弃人数较少的一方,因为人数多就代表着安全。
流言是从众心理的基本应用
流言是从众心理的摇篮,使人丧失判断能力,从而达到那不为人知的目的。
有人说,摧毁一个人很容易,只要传播流言就行。《雪中悍刀行》中,徐凤年一行去了江南道,见徐凤年的姐姐徐脂虎。
徐凤年到了阳城,就知道了自己的姐姐徐脂虎被人掌掴,而且被人坏了名声,到处都有徐脂虎不守妇道的流言,甚至被文人称为是两脚香炉。
徐凤年一怒之下去了江心郡,并且利用舒羞查清楚了徐脂虎被人陷害的原因。
原来这一切都是刘黎廷设局,目的不言而喻,就是为了坏了徐脂虎的名声,让江南文人对徐家产生不满,来达到制衡徐家的目的。
而刘黎廷的手段也没有多高明,利用上香的机会接近徐脂虎,又让人告诉他妻子让她去大闹,说徐脂虎不守妇道,勾引他,不明就里的百姓也就一传十,十传百,于是众口铄金,毁了徐脂虎的的清白。
但人们在流言面前往往会失去公允心,丧失基本的判断能力,而听信大多数人的说词。而当人们失去判断力时,往往在毁掉一个人的同时,也失去了自身做人的准则。
从众心理是信任危机的制造者
善弄权术者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制造误会,让位居高位者心存忌惮,摧毁他们之间的信任。
"战国策":"魏策"有这样一段记载:
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
魏国大臣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有一个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不相信。"
庞恭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开始质疑。"
庞恭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
庞恭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所以太子结束了做人质,庞恭再也没有见到魏王,你看魏王对庞恭的信任产生了危机,不愿考虑所传事情是否真实,三人成虎,积毁销骨,迅速瓦解了他们之间的信任,这也是制造这场信任危机的人所乐意看到的。
春秋·孔子在《论语》中说:众人厌恶他,一定要仔细审查;众人都喜欢他,(也)一定要仔细审查。
就是说一个人无论是受到大多数人的厌恶还是欢迎,我们都应该仔细分析他受欢迎或被讨厌的原因,而不应该人云亦云,胡乱判断是非。
《礼记·中庸》中说:“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君子应当明事理辨是非,不应因从众,而泯灭了自己的判断能力,从而误入了别人设下的圈套。
从众心理带有一定的胁迫性:借众人口水,洗个人头脑
从众心理其实是带有胁迫性的行为,是通过集体的力量来压迫你,让你被迫去妥协。
在公司里,有很多领导就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用集体的力量给人洗脑,来压迫打压那些不听话的员工。
小刘是个很特立独行的人,很不服管教,领导对他早就不喜,但领导也没有训他。
领导把员工分了小组,并对小刘这个小组很是苛刻,让他们经常加班,交代给他们的工作都是吃力不讨好的活,并通过各种方式把他们这种境况都是因为小刘才造成的意思,传达给部门所有的人,于是小刘遭到部门所有人的抱怨和孤立。
小刘深感是他拖累了部门的人,他想呆在这个公司就只能按照领导的意图去办事,于是迫于压力小刘妥协了。
其实,很多时候领导都愿意用这种方式给下边人洗脑,他会给你制造一个对立面,让所有人都敌视你并去攻击你,让你被从众心理压得喘不过气来,只能要不妥协要不离开。
古斯塔夫·勒庞说:群体会让每个人在其中的错误缩小,同时让每个人的恶意被无限放大。
当然从众心理在激励员工上也可以使用,那就是放大部分人的业绩来带动那些不积极的员工。
领导会在制订完指标后让一部分优秀的员工,先完成指标,并对他们大肆宣传奖励。
观望的员工被这种宣传造势弄的很是慌乱,感到很多人都完成了,我若完不成是不是会受到惩罚,从而会拼命地去完成业绩考核。
就像在《乌合之众》中说:孤立的个体具有控制自身反应行为的能力,而群体则不具备,从众心理即是矛又是盾,既能激励人又能控制人,若想拥用强大的定力,就要保持自己清醒的判断能力,做到明事理辩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