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古文观止中以字用法的不可捉

北京中科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environment/

昨天的那篇文章“越读《古文观止》,就越感到战战兢兢”引起了大家热烈的讨论,我挺意外的。

有些朋友说,“以”就是“因为”的意思,并认为我是在“故弄玄虚”装高深。

还有朋友说,初高中课文中“以”字没有代词的义项。高中的课文我暂时还不知道,但初中的课文,我最近读了,确实是没有。

但是,“以”字作代词解的义项,是确然有的。至于昨天文章中的结论是否正确,我没有百分百的把握,只是觉得这样解释更加合理一些。

文言文中,虚词的义项确实让人头痛。一方面虚词的义项过多,另一方面虚词在某些时候,往往又具有实词的义项,简直飘忽不可捉摸。

还是以“以”字为例。

今天继续读《乐毅报燕王书》,遇到如下的句子,就挺让人翻白眼:到底是古人乱用呢?还是我们后人乱释呢?

原文是这样的: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

我把前面几句翻译了,独留下最后一句。

译文是:我根据所学的知识(来)观察,先王的举动措施,有高于世俗的谋划,所以向魏王借用(出使)的符节,……。

那最后一句“而以身得察于燕”呢?

坊间版本有译作“得以到燕国亲身考察”的,也有译作“得以亲自来燕国考察”的,还有译作“得以亲自来燕国接受考察”的。

按照好多朋友的说法,文言文只要熟读就可以了,读熟了,某个时候自然就明白意思了。我一向对这种看法颇有些不以为然,因为,如果不对“而以身得察于燕”这个句子逐字注释的话,让孩子们仅靠这些译文,孩子们不被弄糊涂就算好了,难道还能提高解读文言文的能力?

我向来认为,文言文主要取决于积累。只要见过几次,见多了,自然就明白了。就像“以”字的代词义项一样,如果我们从未听说过,难道当读到某一篇文章中的“以”字时,我们会突然醒悟此处的“以”字该训为代词?而不是首先认为是介词?连词?

回到正题。根据上下文,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知道,“而”是连词表顺承。“以”字呢?似乎是介词。“身”字呢?坊间版本作“亲自”解,那么,“身”字就是副词。如果是这样,那么“以”字就尴尬了,副词前面是介词,除非介词后面有省略。

我们还可以比较容易地知道,“得”是助动词“能够”的意思,那么,“察”大概率是动词,而“于”显然是引介地点的介词,而“燕”自然是指“燕国”。

我们回过头来看,坊间版本的译文,似乎是把句子从“而以身得察于燕”妄加调整为“而得以身察于燕”。“得以”确实是一个复式虚词,意思是“能够”。只是,这样硬性拖拽调整字序,乐毅泉下有知,该会生气吧。谁给这些人胆子,非得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思和思路来写信?

查字典可知:以。动词,使。

例句一:《孟子公孙丑上》:“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

例句二:《战国策秦策一》“泠向谓秦王曰:‘向欲以齐事王,使攻宋也。’”

那么,“而以身得察于燕”一句中,“而”是连词表顺承;“以”是动词“使”;“身”是名词“自己”;“得”是助动词“能够”。

好了,现在剩下“察”字。“察”确实有“考察”的义项,只是通观上下文,乐毅显然是燕昭王招揽的,这没有任何疑义。只是,战国时期,燕昭王聘请乐毅去做大官(亚卿),乐毅还要去考察老板?考察什么呢?难不成要实地考察燕昭王像不像一个好老板?战国时期的人才虽然重要,但国君恐怕更重要吧?

因此,“察”训为“考察”并不那么靠谱。

二吴在此句后有原注,“察,至也”。

老实说,“察”训为“至”,确实挺出人意料的。

查《汉语大词典》APP:察,至。

例句一:《管子内业》:“上察于天,下极于地,蟠满九州。”

例句二:《尚书大传》:“祭之为言察也。察者,至也。”

如果“察”训为“至”成立的话,那么,“察”就是“到”或“到达”的意思。

那么,“而以身得察于燕”一句中。

“而”是连词表顺承;

“以”是动词“使”;

“身”是名词“自己”;

“得”是助动词“能够”;

“察”训为“到达”;

“于”是介词,及物动词后引介地点,不译;

“燕”是名词“燕国”。

这样,这一句就可以译为“然后使自己能够到达燕国。”

整个句子如下:

原文是: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

译文是:我根据所学的知识(来)观察,先王的举措,有高于世俗的谋划,因此向魏王借用(出使)的符节,然后使自己能够到达燕国。

比对坊间译文:我根据所学的知识(来)观察,先王的举动措施,有高于世俗的谋划,所以向魏王借用(出使)的符节,得以亲自来燕国考察。

以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