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雕艺的发展过程

  象牙在甲骨文和古籍中均有记载,《禹贡》就述及荆州、扬州以“齿革羽毛”作为贡品。齿即象牙,商周青铜器和玉器中还有直接以象为表现对象的。由于象牙具有坚韧细腻、莹洁如玉的特质,故而很早就被用来制作成各类器物,如简单的饰件和实用品,甚至还用作朝廷的礼器,《礼记·玉藻》载:“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后象牙制品的品类扩大,如文房用具、娱乐用具等,但主要还是供陈设欣赏的装饰品。象牙工艺除一般雕刻外,有的还采用了染色、镶嵌等技法。

  一、新石器时代   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了迄今最早的象牙制品,有双鸟朝阳雕片(图1)、鸟形圆雕、小盅等双鸟朝阳雕片刻左、右对称二鸟,翘首向日似引颈高鸣,简练质拙,富有生气,体现了年前原始牙雕的水平。年前的山东宁阳大汶口文化墓葬发现了19件牙雕,如筒、琮、梳、珠、片、管等,其中牙简是以整段象牙加工制成,器上浮雕弦纹或透雕花瓣纹样,牙梳则雕出细密的梳齿,把上透雕有三道平行条孔组成的“8”字形纹图案,镂刻精致。

  二、夏商周时期   夏商周时期的象牙雕刻已有突出成就。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发现2件象牙杯,高30.5厘米,口径1.2厘米,造型呈觚形,旁有与杯身基本等高的夔龙形手把,杯口、腹、足以雷纹衬地,各饰兽面纹3组,兽面的眼、眉、鼻及尾均镶嵌绿松石。另1件带流筒形器,略呈弧形,器身也以雷纹为地,分别饰鸟纹、兽面纹等6段花纹,这些制品造型稳重、图案繁密、技艺精湛,是商代牙雕的代表佳作。

  三、春秋战国时期及秦汉时期   春秋戰国时期的牙雕工艺得到进一步发展,河南三门峡春秋虢国墓中有用整块象牙制成的青铜剑鞘,鞘上雕刻了细密精丽的蟠纹饰。山东曲阜鲁国故城出土战国牙雕云龙纹金座牌,于长方形的象牙板上浮雕交缠腾跃的双云龙,姿态矫健,线条流畅,技巧娴熟。战国时还以象牙来制床。《战国策·齐策》:记载“尝君出行国,至楚,献象床。”到了秦汉时期,象牙品种增多,应用更为广泛,既有生活日用品,也有陈设、装饰制品,还有度量衡器、娱乐用具等。

  四、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牙角雕技术逐渐成熟。唐宋最具特色的象牙器是拨镂尺和套球。唐代拨镂象牙尺是将象牙染成红、绿等色后,再在其上刻饰各种图案,雕刻之处呈现象牙本色,可取得一种特殊的装饰效果。这种牙尺在当时还赐予王公大臣,并曾传入日本。奈良正仓院现藏有红、绿牙拨镂尺和白牙尺多支。

  宋代出现了镂雕并创制了象牙套球,明代曹昭所著《格古要论》中记载:“尝有象牙圆球一个,中直通一窍,内车二重,皆可转动,谓之‘鬼工球’,或云宋内院中作者。”象牙套球是在整块象牙中,镂雕出每层可以自由转动的多重刻花套球,玲珑剔透、奇巧雅致,宋代已见能刻三层的象牙套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