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圈湾遗址出土的汉代蹴鞠人民资讯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蹴鞠,直径5.5厘米,年出土于敦煌马圈湾烽燧遗址。内填丝绵,外用细麻绳和白绢搓成的绳捆扎成球形。因实物体积较小,可能是随军子女的玩具,现藏于甘肃简牍博物馆。

由于史籍阙载或语焉不详,我们对两汉时期河西边塞戍卒民众的文体娱乐活动情况知之不多。在河西汉简中记载了一些和体育娱乐有关的简文,虽仅只言片语,但我们可透过简文从中了解到,边塞戍卒们的日常生活也并不总是枯燥乏味的,他们偶尔也有快乐可寻。

蹴鞠,类似于现代足球运动,是一项对抗运动。“蹴鞠”一作“蹋鞠”,即踢鞠之义。鞠是一种圆形的球,以动物的皮缝制而成,中间塞有动物毛或其他软和的棉絮等。蹴鞠这项运动最先是一种军事训练项目,在培育士兵作战素质上有特殊的功效。在运动中,参与者跑跳、躲闪、突起突停等技巧,直接反映了他们的灵敏、力量、机智和速度,这些身体素质,正是对战士身体的必备要求。以蹴鞠运动来替代枯燥的身体训练,有着显而易见的寓练于乐的功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蹴鞠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后来逐渐从军事训练项目演变为一种娱乐活动,它集健身、竞技表演、娱乐于一体,具备体育的本质属性。

据汉代刘向《别录》载:“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起战国之时,蹴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蹴鞠为黄帝所作,恐只是传说,战国时期蹴鞠作为一项娱乐活动在齐楚一带流行,则应是事实。如《战国策·齐策》记载说,齐国首都临淄繁华富庶,那里的民众多喜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蹴鞠等。至秦汉以后,蹴鞠这一体育娱乐活动在宫廷和民间都有广泛的开展。《史记》载西汉名将霍去病远征塞外,士兵因缺粮而饿得萎靡不振,但霍去病还饶有兴味地在军营蹋鞠。

在河西边塞敦煌马圈湾烽燧遗址出土有蹴鞠实物。该蹴鞠实在太小,似乎并不是一件为成年人玩乐的真正蹴鞠,更可能是随军子女的玩具。边塞随军子女的数量非常多,在马圈湾遗址出土的简文记载有“候长匽,未使女伤凤年七岁”(《敦煌汉简》),从简文可知,玉门候官下属的某部候长匽有个女儿名叫伤凤,年七岁。这些跟随戍卒来到边塞的小孩子们,他们成天面对的是荒漠戈壁,可以设想,在枯燥乏味的边塞军营里,正是这些小玩具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高倩如

来源:兰州晚报

本文来源:光明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2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