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后胜抗秦秦夫人离秋劝齐王投降荒谬

#大秦赋#热播历史大剧《大秦赋》第78集中,齐国丞相后胜苦苦哀求齐王建要坚决抗秦,说自己过往虽然听信秦国,现在国难当头,追悔不已,已经转变想法,希望齐王建能够听从他的建议。

剧中离秋是秦王嬴政的夫人,也是齐王建的妹妹,亲自前往齐国劝说齐王建投降:假如此时投降,还可以拿到秦国五百里封地,并保留齐祀。后来齐王听从后胜的话,暂时将离秋软禁。

笔者看完这两处情节,想澄清一下:

1、史上齐相后胜是投降派,不是主战派;

2、齐国主战的另有其人,是即墨大夫;

3、秦国并没有派遣离秋去齐国,而是派了一个叫陈驰的人。

后胜:投降派?主战派?

《大秦赋》中说后胜后悔当初亲秦的做法,现在坚决抗秦,引用的应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齐王建与其相后胜发兵守其西界,不通秦”。

这里说齐王建和后胜在齐国西部边界驻兵,没有和秦国沟通,如此看来,后胜真的是改弦易张、主张抗秦么?

并非如此,在《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又记载:“四十四年,秦兵击齐。齐王听相后胜计,不战,以兵降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和齐王建四十四年为同一年,即公元前年)

这里说的更明确吧?齐王建听从了丞相后胜的意见,没有作战就率领军队投降秦国。

由此可见,丞相后胜从始至终都是投降派,并没有改变主张。

那这里又有一个疑问了,齐国确实没有一开始就投降,发兵驻守西界应为真,《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也记载:“秦兵卒入临淄,民莫敢格者。王建遂降,迁于共。”秦军打到了临淄,齐王建这才投降,那么齐国内部主张抗秦的究竟是谁呢?

即墨大夫才是齐国的主战派

《战国策·齐策六·齐王建入朝于秦》记录了一个小故事可以帮我们了解谁才是真正的主战派。

齐王建想去秦国朝见秦王(应是听从了后胜的主张),临淄城门司马拦住齐王,问他:“我们是为社稷立王,还是为大王您个人立王呢?”齐王回答:“为了国家社稷。”司马说:“既然如此,您又为何要抛弃社稷到秦国去呢?”齐王听后,掉头回宫。

即墨大夫知道齐王听从了城门司马官的劝告后,认为齐王还有谋事的可能,于是进宫拜见齐王。他对齐王建议:听说赵、韩、魏、楚四国的官员不愿为秦效力,赵韩魏三国官员在阿城和鄄城聚集数百人,楚国原来鄢、郢的官员在齐国南城聚集数百人,大王可以将他们收拢,给他们百万士兵,让他们分别攻打秦国东边的临晋关和南边的武关。

这个建议其实是合理的,齐国兵多而少良将,即墨大夫的建议是想让齐国收纳原来六国的人才,为抗秦事业添砖加瓦,可惜最终齐王建并没有采纳。

史上并不是离秋出使齐国,而是陈驰

此事同样在《战国策》中有所记载。

齐王没有采纳即墨大夫的建议。秦国又派了陈驰诱使齐王入秦,假装答应给齐王五百里土地,齐王不听即墨大夫的话却信了陈驰。到了秦国之后,嬴政把齐王流放到共邑,处在松柏之间,最终活活饿死了。

当时齐国有人作了首歌谣:“松树啊!柏树啊!让齐王死在共邑的,就是那些能言善辩的说客啊!”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同样有所记录:“故齐人怨王建不早与诸侯合从攻秦,听奸臣宾客以亡其国,歌之曰:‘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疾建用客之不详也。”

后胜不可用,早年君王后有所指,可惜没说出来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如果齐国一直是这副德性,怎么还能平安这么久呢?这其实涉及到齐王建的母亲君王后——一位眼光很好的奇女子。

齐王建的爷爷是著名的齐湣王,那个想和秦昭襄王一起称帝的男人,后来被苏秦坑了,燕国乐毅率领六国伐齐,差点就亡国了。他有个儿子法章流落民间,被太史敫女儿瞅中了,觉得此人非凡,就和他私通。

后来法章被立为齐王,太史敫女儿也成了王后,称为君王后。法章在位十九年后去世,又传位给了儿子建。君王后很贤明,对待秦国的事务很谨慎,和其他诸侯国保持良好关系,因此齐王建能够四十多年没有遭受战祸。

君王后去世离齐国灭亡其实已有二十八年。她去世前曾经想要留下遗言,建议齐王建任用某位贤人。可惜年老记忆差,等齐王建把笔和木简拿过来时,君王后却说:“我已经忘记了。”

君王后死后,后胜才担任了齐国相国,并接受了秦国间谍的很多金、玉,坐视秦国灭五国而不救援。假如君王后能够将心目中认为的良相写出来,齐王或许不会任用后胜,或许就不会出现五国灭亡、齐国视而不见的情况,嬴政能否如此迅速拿下六国,也是两说。

结语

综上,《大秦赋》第78集确实有几处和史料不符的地方,笔者特意指出来和大家分享,如果大家觉得还有啥地方不对,也可以提出来一起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