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里提到商鞅立木建信,在此时,太子触犯了法律,商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割掉鼻子,在另一个老师公孙贾的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
商鞅的变法不是缓慢实行让民众逐渐接受的,而是暴戾的手法迅速推行。刚开始,严苛的变法引起了很多贵族、百姓的抱怨以及不满,面对这样的情况,商鞅采取从重、从快的处置方式,他将国家暴力机构作为自己的后盾,大肆抓捕并处决反对派。商鞅的这种处置方式并不仅仅针对反对派,对那些刚开始不认可新法,尝到甜头后改口说好的人,商鞅也是毫不留情,他将这些人抓捕起来流放至边疆。商鞅认为民众就应该像机器一般执行国家颁布的法令,民众不应该对国家政策进行评判,民众能够自己独立思考是一件能够危害到国家稳定的事情,因此无论是反对还是支持,这些人都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
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於边城——《史记·商君列传》
公元前年,秦国迁都咸阳,商鞅开始了第二次变法:
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的官僚机构(此举将全国的政权、兵权集中到了朝廷,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按户按人口征赋(自此“田租”土地税和“口赋”人头税就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两种重要的赋税制度)
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
从商鞅被任命为主持变法的左庶长到秦孝公去世的十九年间,秦国如同秦孝公和商鞅所规划的那样在西侧崛起,击败了魏国,还把秦国的领土向东拓展了许多。公元前年,商鞅获封于商十五邑,被称为商君。到此,商鞅的事业达到了顶峰。
在商鞅如日中天的时候,有一个叫作赵良的人去拜访他,刚见面的时候,赵良就拒绝了商鞅提出的两人交友的建议,他随后还像商鞅明确指出:但商鞅没有听从赵良的劝告。
相秦不以百姓为事,而大筑冀阙,非所以为功也。刑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以骏刑,是积怨畜祸也。教之化民也深於命,民之效上也捷於令。今君又左建外易,非所以为教也——《史记·商君列传》
君尚将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教,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亡可翘足而待。”商君弗从。——《史记·商君列传》
任何的变法或改革的过程中都必然会伤害到既得利益者的权益。商鞅变法的核心之一是军功爵制:该制度目的在于打击旧贵族,激活秦国的军队,但这势必引起贵族势力的不满。商鞅认为只要能达到目的,手段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对老百姓是这样,王公贵族也是,甚至太子也是。
公元前年,秦孝公逝世,太子嬴驷继位也就是秦惠文王,商鞅权力的基础是秦孝公。如今秦孝公去世,商鞅失去了倚靠的人,被旧贵族势力诬告谋反,列举大小罪名数十种。同年,商鞅被实施以酷刑,五马分尸而亡。
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战国策·卫鞅亡魏入秦》
之后的秦惠文王虽憎恨商鞅,但还是继续推行其变法...
#商鞅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