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妫姓,田氏,名忌,字子期,陈郡,齐国名将。
我们知道田忌,多是通过田忌赛马知道他的,这个故事是主要是体现孙膑的军事才能。实际上让田忌成名的是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桂陵之战在战国策中邯郸之难。公元前年,赵国进攻魏国的盟国卫国,夺取了漆及富丘两地,此举招致了魏国的干涉,魏国派兵包围赵国首都邯郸。公元前年,赵国派使者向齐、楚两国求救。
这个时候齐威王召集大臣们商议,邹忌反对救援,而段干朋则建议齐威王分兵一路向南攻打襄陵来疲劳魏军,然后趁魏军攻破邯郸后救援赵国,这样既救援了赵国,又同时削弱了魏、赵两国。
齐威王采纳段干朋的建议,兵分两路,一路与宋国景敌、卫国公孙仓所率部队会合,围攻魏国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孙膑率领救援赵国。这就是著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
马陵之战也是田忌作为主将的战役。在战国策中南梁之难就是这个故事。公元前年,魏将穰疵在南梁和霍击退韩将孔夜的军队,韩昭侯派使者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向大臣们询问应当及早救韩还是推迟救韩。
张丏认为如果晚救韩,韩国必将转而投靠魏国,不如早救韩。
田忌则认为趁韩、魏之兵还未疲惫就出兵,等于代替韩军遭受魏军的攻击,反而会受制于韩,不如晚救韩等待魏军疲惫,韩国危在旦夕一定会求救于齐国,这样可以名利双收。
齐威王认同田忌的观点,秘密与韩国使者达成协议,但没有立即派出援军援助韩国。而韩国自恃有齐国的援助,与魏国作战接连五次战败,不得不求救于齐国。齐威王于是派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军援助韩国。这后来就有了孙膑的“减灶之计",诱杀魏将庞涓。魏国从此失去大国地位,齐国开始强盛。
这里还要穿插一个著名的人物,就是邹忌。邹忌齐国人,我们中学学过一篇课文就是折叠《邹忌讽齐王纳谏》,在这篇文章之前战国策中还有一篇关于邹忌纳谏的文章。战国策忌事宣。
邹忌事奉齐宣王,推荐了很多人入朝为官,齐宣玉很不高兴,晏首是齐王的公族,推荐的人却不多,宣王很高兴。齐宣王之所以不喜欢邹忌,他认为邹忌这样做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有拉帮结派的嫌疑,邹忌知道后,直接面对齐宣王说:“我听说人们认为有一个孝顺的儿子,不如有五个孝顺的儿子。如今我举荐的人才多,就是为了我们齐国的利益,齐宣王明白了邹忌的建议,又开始喜欢他。
至于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我们更是了解。他用妻妾对自己的态度来劝谏齐王纳谏,齐王明白奏邹忌的意思,广开言路。
一个国家,有两个能人,一个是田忌,一个是邹忌,他们关系不是很好,邹忌采取策略把田忌挤走。
战国策中成侯邹忌为齐相就是说的这个事。
邹忌是齐国的相国,田忌是齐国的大将,两人关系不好,互相猜忌。公孙先生出来给邹忌献计,让田忌将军率兵伐魏。田忌如果胜利,那是因为您谋划得好,大可居功;如果战败,田忌即使不死在战场,回国也必定会被军法处置。”邹忌同意公孙先生的说法,于是劝说齐威王派田忌讨伐魏国。
结果是田忌三战皆胜,田忌的军事能力还是很强的,当然他的军师是孙膑,是个军师家,打仗是他的专长。邹忌看田忌胜利了,地位会越来越高,不利于自己,就去找公孙。
公孙又献计谋,派人带着十斤黄金招摇过市,找人占卜,并自我介绍道:“我是田忌将军的臣属,如今将军三战三胜,名震天下,想要谋划大事,麻烦你占卜一下,看看吉凶如何?”这是谋反的意思,本来不是田忌做的,邹忌嫁祸与他,田忌没有办法,只能逃走。
实际上,田忌可以不逃走,他的军事孙膑给他一个计策,田忌爱惜自己的名声没有采用。战国策田忌为齐将,就是这个故事。
田忌担任齐军将领,活捉魏国太子申,擒获魏国大将庞涓。田忌已经有问鼎齐国的军事实力,这个时候,军师孙膑对田忌说:“将军可以干一番大事业,只要采取我说的方法。”孙膑说,将军不可交付兵权,只身回国。只使老弱士卒防守关隘要塞,然后率精锐回国,只要兵权在手,将军可直接觐见齐王,逼走邹忌。
孙膑的方法是可行的,但是有谋反的味道。田忌没有这么做,没能回到齐国。
田忌不敢回齐国,他去了楚国,邹忌还是害怕田忌会回到齐国,又出现一个谋士杜赫替邹忌筹谋划策。战国策中田忌亡齐而之楚。就是这样写的。
我们知道,邹忌挤走田忌,田忌去了楚国,邹忌当上齐国的相国,他还是每日忧愁,邹忌的谋士杜赫对他说:“我请求为你把田忌留在楚国,解除你的后顾之忧。”
杜赫来到楚国,告诉楚宣王说:“齐相邹忌不愿意与楚交好的原因,是因为他担心田忌借重楚国之力重返齐国掌权。你如果把田忌封官到江南,以此向邹忌表明田忌不会再返齐国。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邹忌因此感激大王,一定会让齐国善待楚国,二是田忌是个逃亡的人,能得到封地,一定会感激大王。这是充分利用邹忌、田忌两人之间矛盾的两全之策。”楚王也不傻,马上照办,田田忌封在江南,想回齐国还要等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