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穷困潦倒到六国拜相,战国顶级谋略家苏秦

提到战国,必然要提及那些周游于各国的谋略家、纵横家们,他们谈笑间将天下诸侯玩弄于股掌之中,不花费一兵一卒,便可左右国家政局和无数人的命运,“一怒而天下惧,安居则天下息”。而苏秦,无疑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

寒门布衣出身的他,凭一己之力扭转天下局势,硬生生的将心思各异的六国捆绑在了一起,形成合纵之势共同抗秦,他也因此被拜为六国之相。这样的成就,放眼整个中国的历史也找不出第二个。但这一切都只是他计谋中小小的一环罢了,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他那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一生。#苏秦#

寒门布衣

战国中期,东周洛阳的一户普通农家里住着一名落魄的书生,他师从鬼谷子,学成后在外闯荡多年,没有混出什么名堂,日子过得十分艰辛。回到家里,亲人也看不起他,认为这个人不脚踏实地参与劳动,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就想骗吃骗喝。父母不认他这个儿子,嫂子不去煮饭,就连妻子也不尊重他这个丈夫。(“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这要是心灵脆弱一点儿,没准就得抑郁症了。

面对这种境遇,苏秦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他把自己关进了屋子里日夜苦读,全神贯注地钻研千古奇书《周书阴符》,相传这本书为姜子牙所著,书内多记载奇谋异计,构思瑰伟,文辞艰深。成语“悬梁刺股”中的刺股就是从这里来的。苏秦夜里读书的时候时常犯困,他就会拿出锥子,对着自己的大腿猛扎,剧烈的疼痛能让他瞬间清醒过来,再埋头继续读书。不得不说,苏秦真是个狠人。

一年之后,狠人苏秦终于领悟了书中的真谛,他仔细的分析了列国局势,研究出了一套合纵连横之术。他认为凭借这套理论,可以去说服当世君王了!

出师不利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他第一个看上的人是周显王,当他兴致勃勃地奔赴洛阳想要一展宏图时,没成想这是一场单相思,周显王并没有看上他这个无名之辈。

苏秦并没有气馁,他又把目光转向了实力强大的秦国。当时秦孝公去世,秦惠王登基称帝,他向惠王眉飞色舞地讲述着自己的想法:“采取连横之策,兼并列国,称帝而治”。

秦惠王琢磨着:前段时间刚刚干掉商鞅,这会儿秦国的内政还乱着呢。虽说咱家底厚不差钱,拳头也够铁,但随便找一国打打还行,要吞并六国一统天下,那不得被人合起伙来群殴吗?他掂量了自己的体重,单挑可以,打群架肯定要完。

于是秦惠王以:“毛羽未成,不可高飞”为由,打发走了苏秦。

苏秦只得向东来到了赵国,屋漏偏逢连夜雨,当时赵国的丞相奉阳君是赵王的弟弟,他不喜欢苏秦,于是这次又黄了。

出师未捷,接连被秒,苏秦并没有自暴自弃,他选择了韬光养晦,静待时机。

终于,一年后他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一次面见燕王的机会。

转机

当时齐国和燕国之间有着深仇大恨。公元前年,燕国内乱,齐国趁火打劫,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攻占了燕都,燕国被灭。由于战争速度过快,齐国并没有做好思想上的准备,不知该如何安抚燕国百姓以及处理国内外各方势力的反抗,随着赵、韩、秦、楚等国陆续插手介入,齐军只得于三年后悻悻退兵。

彼时在韩国为人质的公子职在赵武灵王的护送下返燕,后为燕昭王,自此燕国正式宣告复国。

燕昭王一心希望能兴复燕国,报仇雪耻,他以越王勾践为榜样,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对内,他广纳良才,敬贤爱贤,许多英雄豪杰纷纷前往投靠,其中就有苏秦。

燕王恨齐国恨得牙痒痒。苏秦踩着他的痛点,提出了一个庞大的计划,简单概况就是:离间齐赵,合纵攻秦,说齐灭宋,五国攻齐,一系列骚操作下来的最终目的在于——五国攻齐。燕王听完直拍大腿,知音呐!并表示愿意举燕国上下之力,帮助先生完成计划,苏秦终于等来了自己的伯乐。

此时的苏秦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学成下山,不谙世事的毛头小子了。他接受了燕昭王的使命,作为间谍前往齐国,从落魄书生摇身一变成为了搅动天下风云,波诡云谲的间者苏·钮钴禄·秦,就此展开了他的高能逆袭之路。

只身赴齐

苏秦带着燕王的盟好之意来到了齐国,正值秦派使者与齐王商议一同称帝之事,想共同瓜分赵国。

这对齐愍王来说是一个好主意,但是对苏秦来说就不是了。这个计划如果成功,则齐对燕国形成半包围之势,燕国危矣。且赵国一灭,六国攻齐大计将成为泡影。

为了阻止两国结盟,苏秦不动声色地对齐愍王说:“攻打赵国是个错误的选择,赵国善战,齐国不仅要消耗巨大国力,还捞不到什么油水,吃力不讨好。要我说要打就打宋国,不仅经济富庶,国防还弱,怎么想都划算,又何必给秦国做嫁衣呢。您若拒绝称帝,舆论就会站在我们这边,秦国若一意孤行必会受到各方谴责,我们也可趁此机会,联合赵国以牵制秦国。”

齐愍王听完觉得有理,于是拒绝称帝,转而亲赵。

苏秦渐渐获得了齐王的赏识与信任,在齐燕交恶之际,他顶住压力劝导燕王,及时缓和了两国的紧张关系。

宋国位于韩、魏、齐、楚的交界处,是个繁荣富庶之地,但其国小民弱,一直生存于各方大国的制衡之下。只要有国家对宋国不怀好意,就会遭受其他一连串国家的联合制裁。

苏秦劝说齐王:“各国齐力攻秦之际,必无人顾及宋国,届时齐国便可独吞宋国。”齐王听完十分激动,便派谴苏秦以合纵攻秦之名出使各国,展开游说。

游说六国

燕国自不必多说,这本就在苏秦与燕王的谋划之中。

见赵相的时候,苏秦只字不提老赵与邻居们的恩怨情仇,而是从赵国的战略形势入手进行分析:“赵国西边是强大的秦国,旁边全是虎视眈眈的敌人,这日子能好过吗?您要是想称霸,不如牵头联合各国一起来对抗秦国,只有秦被削弱,赵国才能彻底强大起来。用别人的力量,还能成就自己武林盟主之位,它不香吗?”赵相听完,当场表示被他的诚意打动了。

紧接着他来到韩国,苏秦先是对着韩王猛夸一番,接着话锋一转,直言秦国之贪欲无尽,若长久侍秦,韩必将国灭身死。这番言论成功刺激到了懦弱的韩王,他按住宝剑,仰天长叹:“寡人虽死,必不能侍秦。”于是,韩国成功入伙。

面对魏王,苏秦先是大谈其当年接连战胜秦国的光辉历史,“以魏国实力之强劲,兵马战车之精广,现在居然要给秦国当小弟?不仅春秋要纳贡助秦祭祀,还要为其修建行宫,割让土地。魏国怎么说也是个强国,这么馊的主意都能忍?还是跟我们混吧,六国合纵,一起抗秦。”这一番话可说到魏王心坎里去了,便回道:“敬以国从”。魏国入伙。

楚国的国力与秦国相当,苏秦便对其分析道,“秦国与楚国如今的关系,您弱则他强,他强则您弱,现在其他五国的合纵就是上天给楚国的最好机会,若是成功了您可以称王,要是不参加,楚国以后的影响力肯定会呈跳崖式下跌,您自己选吧。”于是楚王毅然加入。

苏秦以一己之力达成了六国合纵,他成为了合纵联盟的盟长,挂六国相印,走向了人生巅峰。(“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

当苏秦去游说楚威王时,路过洛阳。他的父母听说后,赶紧清扫道路,张设乐队,备办酒席,到距城三十里远的地方迎接。妻子不敢直视他,嫂子跪在地上一再地叩头请罪。苏秦问:“嫂子为什么以前那么傲慢,现在又如此卑下呢?”嫂子回答道:“因为你现在地位尊贵,钱财富裕。”苏秦十分感慨:“一个人贫穷落魄,父母都不把他当儿子,而富贵显赫之后,亲戚朋友都会感到畏惧呀!”接着,他散发了千金赏赐给亲戚朋友。

在向赵王复命的途中,各路诸侯皆派使者前来送行,人多到挤满大街,就连周天子也早早派人为他洒扫道路,并派使臣到郊外迎接苏秦。

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合纵大军齐聚成皋,大战一触即发。

齐国的覆灭

公元前年,齐国吞并宋国,其国力超越秦国,成为列国之首。

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齐国灭宋的行为引发了众怒,宋国被灭,各国间的平衡被打破了。反应过来的其他国家意识到自己被当枪使了,一怒之下转而联秦,反攻齐国。

公元前年,各路大军云集,如惊涛骇浪般向着齐国席卷而去,冲锋在最前面的,就是为了复仇忍辱蛰伏了二十八年的燕国军队。

齐国危在旦夕之际,齐王蓦然清醒了过来,原来,一切皆是苏秦一手策划的啊!

如果这是一篇爽文,故事也许就停在了这里。然而据史料记载,苏秦被愤怒的齐王五马分尸,而齐王本人也在不久后死在了逃亡路上。

苏秦在临终前说了一句荡气回肠的话:“生而为人,此生足矣。”

从寒门布衣到号令群雄,苏秦落魄过,辉煌过,得到过,也失去过。

他短暂而精彩的一生无法简单的用成功或者失败去盖棺定论。

苏秦没有辜负燕昭王的信任,倾尽一生,漂亮而圆满地完成了当初的诺言。也许他的结局让人唏嘘,但人各有志。苏秦一生的奔忙皆为兴燕灭齐,而他也做到了,至于其他,只能说求仁得仁吧。

一个国家的兴衰往往在于君王的选择,荀子曰:“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这便是齐王一生的写照。

参考书目:《资治通鉴》、《战国策》、《谋士纵横》、《大秦帝国之崛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2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