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陵之战示意图
“临淄之中七万户,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淄之卒,固已二十一万矣。”通过《战国策·齐一》记载不难发现,齐宣王时期,仅齐都临淄一地,即可征发二十余万士卒参战。而鼎盛时期,齐国累计可征军队达数十万人之众,战车千乘,战马数千匹,就连通过商鞅变法而崛起的强秦,也“不敢窥兵于山东”。
军事是政治的手段,为实现宏图霸业,富国强兵定不可少。齐国就通过历次改革,逐步确立了军政一体的国家体制。
齐国军政一体的制度设计
春秋前期,包括齐国在内的许多诸侯国仍保留着西周以来“国人”当兵、“野人(庶人)”不当兵而耕种的传统。后来,由于兵源不足、生产力发展等因素影响,“国”“野”界限逐渐打破。齐桓公、管仲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叁其国而伍其鄙”改革措施,就把国君直辖区分为国、鄙两部分。国是指国都与其近郊之地,鄙是指郊外田野之地。分国地为二十一乡,其中工商之乡6个,士农之乡15个,分别由国君、高氏、国氏各率其中5个,这就是所谓的“叁其国”;而“伍其鄙”就是将鄙地分为五属,分层管理。
“叁国伍鄙”措施把军事改革纳入整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之中,创立了军政合一的混合体制,实现“作内政而寄军令”,使居民的组织军事化,便于进行双重管理。当时齐国的这种“民军”基本上是“居则为轨,出则为伍,平时为民,战时为兵”。此外,改革还促进了“国”“野”之间的联系和沟通,而实行“匹夫有善,可得而举也”政策,则进一步提高了“野人(庶人)”的地位,那些“野鄙”中有才能的人,也有机会服兵役甚至当甲士,这使齐国的兵源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军队得到大幅扩充。
此外,齐国为配合“叁国伍鄙”制实行了“相地而衰征”政策,即对全国的土地进行普查后,按土地质量的好坏收取实物,使土地租赋的收入可供给军需。为保证军费开支,齐国还根据本国商业、手工业较发达的情况,征收名目繁多的赋税,特别是在各国中首创盐、铁专卖制度,开辟了两项极为重要的财源。这些改革举措使齐国的兵源和军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军队数量大幅提升,军事制度快速进步。
齐桓公时期,由于各种政治和经济改革措施落地,生产力大幅提升,国力急剧增强,可谓“国以殷富,士气腾饱”。此时,齐国又建立了一支区别“民军”的“常备军”。常备军世代服兵役,不需要参加农业及其他行业的生产劳动。而由常备军组成的正规“三军”,每军1万人左右,由齐桓公、国子、高子分别统领,军队战斗力大大提升。最终,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常执牛耳,“一战而帅服三十一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牺尊展现了齐国高超的制作工艺,也体现了生产力的提升
《孙子·地形》有言:“夫地形者,兵之助也。”在冷兵器时代,利用地形地势建成的防御工程在军事上有重要作用。因此,修筑长城工事成了当时不少诸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齐国也不例外。
春秋中期,齐国即开始修筑长城。洛阳出土的编钟上有铭文记载:“征齐,入长城,先会于平阴。”泰山两侧是齐鲁接壤地带,是南北争战与会盟的通道,特别是在齐国西南部,济水与泰山之间构成依山临河之险,是春秋战国时中原诸国进攻齐国的咽喉。“齐国在济南长清地区首先修筑了西段长城以防鲁、晋诸国。”临淄区文物局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姜健说。
战国时期形势图
战国初期,齐国日盛,鲁国渐衰,楚、越乘虚而入,北征至海岱地区,先后灭掉了邾、杞、莒等国,取得了琅琊一带的领土,直接危及齐国。齐国被迫又修建了东段长城,以防楚越。战国中期,齐威王、齐宣王继起争霸,楚国灭掉了越国,更加危及齐。而山岱起伏的泰沂山区正处于齐国南境,以山代城的传统格局已不适应骑兵战的新形势,于是齐威王又修建了中段长城。顾炎武《曰知录》记载:“井田始废,而车变为骑,于是冠抄易而防守难,不得已有长城筑。”尔后,齐宣王又对整个长城加以维修,连成一体。“到了战国时期,长城已成为齐国国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姜健说。在齐威王、齐宣王时期,齐国民富而国强,后经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及徐州相王等一系列军事与外交活动,齐国终于再次雄居东方。
无论是“叁其国而伍其鄙”,还是修筑千里长城,或者酝酿军事和外交奇谋等,均凸显了齐国创新求变、借势重谋的军事思想风格。借助延续数百年的富国强兵政策,兵强马壮的齐国,始终保持着强国地位。“南举楚淮,北并巨宋,苞十二国,西摧三晋,却强秦,五国宾从。邹鲁之君,泗上诸侯,皆入臣。”《盐铁论·论儒》中,齐国强盛可见一斑。
盛极而衰,公元前年,燕将乐毅率燕、秦、赵、魏、韩五国联军攻齐,败齐师于济西,闵王逃到卫,这成了齐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后来,虽然田单的“火牛阵”大败燕军,看似为齐国再次复兴燃起一点希望的火光,无奈后世之君昏聩荒淫,忠奸不分,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御秦。公元前年,秦军兵临齐都临淄,齐王不战而降,至此,齐国八百多年国运走到尽头。随着齐亡,秦统一中国。
执笔/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祝超群
视频/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