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课本《羿射九日》中,因为“蹬”字曾经引起一些争议,被小学生质疑。最近,重庆市垫江县文化路小学的五年级小学生黄圣凯在学习时,发现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鹬蚌相争》有个“小问题”:蚌的肉被鸟的嘴夹住了,蚌又用壳把鸟的嘴反夹住了,那么它们是怎么开口说话的?
黄圣凯平时喜欢阅读,爱动脑思考问题。面对孩子的疑惑,家长也难犯难:“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故事流传甚广,已经做为“约定俗成”的成语,被广泛使用,但平时谁会注意到其中还有这样的“逻辑性问题”?
实在没有办法,家长只好中规中矩的解释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取自《战国策·燕策》,记载的是战国纵横家苏代借用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赵燕两国相持,最终会给两国都带来祸害,从而阻止了赵国攻打燕国的故事。其中,“鹬和蚌相争”的这一段寓言被改编成白话文后,收录进课本。
对于家长的回答,固执的黄圣凯小学生一点也不满意,他坚持认为:到底是《战国策》里这个故事是瞎编的,还是里面的赵惠王太傻了?即便是故事,也不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对于孩子批判性质疑的精神,有老师建议,既然孩子提出了疑问,就要想办法顺着这个疑问来找到答案,解决孩子心中的疑惑,比如,可以把嘴巴紧闭,尝试发出声音,虽然不是很清晰,但在特定场合下,可以相互明白对方想要发达的意思。
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鹬蚌对话”的表现形式,黄圣凯的质疑有道理。不过,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疑问,应当引起重视:《战国策》的故事不是瞎编,记录的内容是有事件本源,是中国优秀的历史名著。
要引导孩子知晓,“鹬蚌相争”是一个寓言故事,它的重点不是故事里“鹬和蚌”发生争执的形式,而是要明白故事里所传递出的道理。从生活逻辑来看,这则寓言存在表达形式的一些问题,但是,寓言本身的形式就是多种多样,比如动物开口说话。
至于鹬和蚌之间的对话,不过是作者用拟人的写作手法,来说明故事背后隐藏的意义,并不是以讲故事为主。如果真要较真考量,鹬和蚌就根本不是一个物种,它们之间是不会进行对话的。
对于小学生黄圣凯的疑问,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基础教育分社的有关老师首先表扬孩子的质疑精神,但是做为寓言故事,本身允许有一些想象和夸张的表达方式,古今中外的很多寓言故事里都存在这个问题,“课本里的故事是从《战国策》里出来的,古文就是这么记载的,暂时不会更改教材。”
中小学语文课本马上要推行统一的部编版教材,或许,日后也会有其它小学生提出类似的问题吧?对于黄圣凯的疑问,您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