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年8月6日—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年7月11日11时10分,季羡林逝世。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季羡林真正的学术成就
纵观季羡林的治学生涯,可说之处很多,不必迁就到国学上。他是一位语言学专家,学术贡献集中在语言学上,例如(以下例子参考《学海泛槎·总结》一书及北大东方学系张光麟教授和令恪先生所述):
(1)对古印度语的研究。季羡林的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使用不定过去式作为确定佛典的年代与来源的标准》等就与此有关;
(2)对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年,季羡林完成文化交流史著作《糖史》,研究“糖”在全世界传播的过程,收录了《蔗糖制造在中国始于何时》《古代印度砂糖的制造和使用》《欧、美、非三洲甘蔗种植和砂糖制造》《cīnī问题──中印文化交流的一个例证》《唐太宗与摩揭陀──唐代印度制糖术传入中国的问题》《再谈cīnī》等论文;
(3)吐火罗语研究。比如他的早期代表作《〈福力太子因缘经〉吐火罗语诸本诸平行译本》,还有对《弥勒会见记》的翻译和研究等,都是开创性的学术成就;
(4)对中印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创作了《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等论文,甚至提出《西游记》部分素材源于印度的说法,成为一家之言;
(5)对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的翻译。
除此之外,季羡林在东方文化研究、保护古籍和散文创作上也有可说之处。他以学术为志业,但并没有“躲进小楼成一统”,他不是一个独善其身的学者,在学术之外,季羡林还对文革有过深刻反思。
九十年代末,季羡林出版《牛棚杂记》一书,对文革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列举了很多文革时期的荒诞景象,知识分子人格和身体受到的创伤,直指文革对知识生产和社会建设的破坏,呼吁学人反思文革的同时,警惕悲剧重演。这本书和巴金的《随想录》、韦君宜的《思痛录》一并成为学界反思文革的三大力作。
季羡林反思文革,不仅仅是由于他目睹了文革对学术生产的巨大影响,也因为在文革期间,他的家庭也被卷入批斗当中。在《我尝过“喷气式”批斗的滋味》一文中,他写道:“我就这样被推推搡搡押上了讲台。此处是我二十年来经常站的地方,那时候我是系主任,一系之长,是座上宾;今天我是‘反革命分子’,是阶下囚。人生变幻不测,无以复加矣。此时,整个大教室里喊声震天。一位女士领唱。她喊一声:‘打倒××分子季羡林!’于是群声和之。”
年,季羡林在北大东语系办公室担任一个小门房,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翻译出了印度经典《罗摩衍那》。
文革结束后,季羡林于年7月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年1月重回东语系主任的位置。他回到了平常的学术生活,但仍对“大字报”心有余悸。作家张曼菱在北大读书时,她的同班同学以“大多数革命群众”的名义,贴出大字报,把她的“恋爱和宿舍夜话甚至上课早退等‘劣迹’公之于众”,季羡林看到后,担心张曼菱承受不住压力出意外,就叫人暗中跟着她夜行,有一次还鼓励她,与她大谈人生和学问。这件事被张曼菱铭记在心,后来写在了书籍《北大回忆》里。
《清华园日记》
季羡林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不喜吹捧,热爱自由
在北大,季羡林深得学生的喜爱。他不摆架子,也不操持着权威学阀的腔调,在学子、友人的回忆中,他是极平和的一个人,就如他的文字一样,春风化雨,不疾不徐。
在一篇叫《学生记忆里的季羡林先生》的文章中,作者回忆道:“我还记得年秋冬,季先生和我们这些待分配的同学一起下放到京郊延庆县新华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情景......在零下十几度的旷野里,年近六旬的季先生顶着凛冽的塞外北风,穿一件单薄的旧棉袄,腰里系根草绳,脸冻得铁青,胡子茬和眉毛上结满白霜;夜里,他和几个男生挤在一条土炕上,炕上的跳蚤不分谁是先生,谁是学生,夜夜骚扰,谁都无法幸免。”
季羡林经常帮助学生。六十年代那会,很多农村来的学生“买不起两元一个的白搪瓷脸盆,只好用五毛钱一个的瓦盆洗脸”,季羡林知道后,“自掏腰包买了几十个脸盆送到学生会”。有一次,当他知道一位叫章宗阳的学生还在坚持学术时,他主动寄过去一些印度语讲义,后来又陆续寄了《罗摩衍那》等古籍。
季羡林做了很多事,但他不喜欢被学生吹捧。年,胡光利等人想出版一套文集,定名《此情犹思——季羡林回忆文集》,这部书的“编者前言”本来极尽赞颂之词,“大师”“国宝级学者”“北大唯一的终身教授”等头衔都用上了,但季羡林看到后不高兴,他说:“我正在写文章,‘辞国宝’、‘辞大师’,真正的大师是王国维、陈寅恪、吴宓,我算什么?一个杂牌军而已,不过生得晚些、活的时间长些罢了。是学者、教授不假,但不要提‘唯一的’,文科是唯一的,还有理科呢?现在是唯一的,还有将来呢?我写的那些东西,除了学术上有一些有一定分量,小品、散文不过是小儿科,哪里称得上什么‘家’?外人这么说,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你们是我的学生,应该是知道的。这不是谦虚,是实事求是。”
季羡林是个享受生活的人,他的随笔和日记,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生命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你以为他闷闷的,翻开《清华园日记》,才发现他可爱得很。有一次,一位访客关心他的健康,他说:“我的身体还可以,唯一的变化就是头发没有了,真是无法无天。”还有一回,大明星林青霞来看望季羡林,有朋友打趣问他,知道林青霞是谁不,季羡林使了个眼色,而后狡黠地回了一句:“全世界都知道。”
年,季羡林离开了人世。两年后,作家张曼菱发文怀念。那篇文章有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张曼菱说,有一次她去医院看望季老,季老对她提起《浮生六记》,说:“那一部是贵在心灵之自由的记录,写布衣寒窗的风月往事......所谓的‘浮生’,不只是说生命的短促,更是指着生命不系于任何庞然重物。生命处于自在自为的状态。自由的渺小,渺小的自由,却昭示了生命本质上的尊严。”
眨眼间,季羡林已去世十年,十年足以改变很多东西,但季羡林其人其事依然是公众热衷讨论的话题。他不是国学大师,可是回顾他这一生,他拥有着比许多国学大师更宝贵的东西,关于处世,关于教育,还有身为一位学者的尊严和担当,而这,才是我们今天纪念他的关键原因。
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官庄一个农民家庭,六岁以前在清平随马景恭老师识字。
季羡林校园照片
年,离家去济南投奔叔父,进私塾读书,学习了《百家姓》、《千字文》、《四书》等。
年、年,分别于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附设小学、济南新育小学就读。课余开始学习英语。
年小学毕业后,考取正谊中学。课后参加一个古文学习班,读《左传》、《战国策》、《史记》等,晚上在尚实英文学社继续学习英文。
年初中毕业,在正谊中学读过半年高中后,转入新成立的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在此期间,开始学习德语。
年-年,日本侵华,占领济南,辍学一年。创作了《文明人的公理》、《医学士》、《观剧》等短篇小说,署笔名希道,在天津《益世报》上发表。
年,转入新成立的山东省立济南高中。
年,开始翻译屠格涅夫的散文《老妇》、《世界的末日》、《老人》及《玫瑰是多么美丽,多么新鲜啊!》等,先后在山东《国民新闻》趵突周刊和天津《益世报》上发表。
高中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后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方向是
季羡林老年
德文。在清华大学四年中发表散文十余篇,译文多篇。
年,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应母校山东省立济南高中校长宋还吾先生的邀请,回母校任国文教员。
年,清华大学与德国签订了交换研究生的协定,报名应考被录取。同年9月赴德国入哥廷根(Goettingen)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师从瓦尔德史米特(Waldschmidt)教授、西克(Sieg)教授,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及俄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
年,兼任哥廷根大学汉学系讲师。
年,哥廷根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以后几年,继续用德文撰写数篇论文,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
季羡林散文随笔作品
年,回国后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系主任职任至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除外)。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季羡林就辗转取道回到阔别10年的祖国怀抱。同年秋,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季羡林回国后,着重研究佛教史和中印文化关系史,发表了一系列富有学术创见的论文。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
年2月,被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年、年、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文革中受到四人帮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
年复出,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国文学会副会长。
年,任中国南亚学会会长。
年,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
年,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季羡林出版书目
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兼任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
年,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年,任中国作家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会名誉会长。
年,任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泰国。
年,任中国亚非学会会长。
年7月11日11时10分27秒,季羡林逝世。
季羡林在大陆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一些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温家宝曾五次看望季羡林。他称:“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温家宝评)
贺剑城称自己“为老搭档的逝世感到悲痛”,贺剑城道:“季先生对待学术、工作非常严谨,对自己和别人要求都非常严格。他精力过人,每天到单位非常早,有时竟然会提前三个小时到。”贺老称,季先生一生对待学问十分刻苦,提及他在德国同时学三门语言的情况,笑称“简直是自我折磨”。(贺剑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