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故乡在哪里解县的三次迁徙

北京雀斑哪里医院好 http://m.39.net/pf/a_10059087.html

——马晓东关羽的里籍在史书中有明确记载,《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河东解”在什么地方?历来人们都认为在今运城市的解州镇,在解州还建立了规模宏大的关帝庙。但是如果进一步探讨,我们会发现,两千年来解县的治所曾经历过三次迁徙,在河东的涑水两岸留下了三座解县城。关羽的故乡在哪个“解”?

█解州关帝庙

1春秋解梁城与战国解邑

解县之名源于春秋时期晋国的解梁城。解梁城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十五年》:“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虢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城。”这段记载概括了晋国的一段史事。前年,晋国发生了内乱,公子夷吾向秦穆公求援,企图依靠秦国力量支持他复国。夷吾提出以土地换外援的条件,答应一旦复国,愿将黄河两岸包括解梁城在内的五个城邑赠予秦国。这片土地大致为今天黄河金三角地区的河南灵宝、陕西华阴、山西永济、芮城、临猗等县市。

从历史上看,解梁城是秦晋之间的必争之地。一旦秦国占领解梁,

“越河而东,深入晋地,晋几无立国”(清学者王鸣盛评语)。在秦国支持下,夷吾归国即位,是为晋惠公。果然,晋惠公即位后就反悔了,他撕毁了条约,引发了秦晋韩原之战,并战败被俘。最终是晋国被迫割让五城,秦国进入河东并设立了行政管理机构,晋国几乎面临被灭国的危险。直至晋文公、晋襄公才夺回其控制权,进至河西,并充分利用“内河而外山”的地利形成霸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解梁城在河东历史上的重要战略地位。

关于“解梁”是一地名,还是两地名?也是有异议的。清人杨笃曾经针对《元和郡县志》中的“古解城,本春秋解梁城”一句提出:“解、梁本二邑。《左传》有解迪、解扬、解张、梁由靡、梁益耳、梁丙,皆以邑氏可证。《志》并为一,非。”在此我们姑从旧说,先不作讨论。

战国时期,解梁城确称“解”,属于魏国。《战国策》记载:周赧王二十一年“秦败魏师于解”,就是指这里。我们在战国釿字布中也找到了有关信息,这就是魏国布币“解一釿”和“解二釿”。币文中的“解”被简省作(见“解一釿”币文拓片)。

█货币拓片

这一币文历代均无人释读,近年来有人误释为“梁”。我们知道,战国文字以三晋货币文字最有特点,主要特点是“用古文”和“省笔”。“解”字在币文中被省去“角”旁,右边只剩下解的古文,上若作“c”,是古人解绳子的工具“觹”的象形,下若作“*”,如绳结之形。二者合体会意为以觹开绳结,即“判”“解开”的古义。所以这个字应该是“解”的省文,也是魏国城邑“解”的历史见证。

2解梁城址与汉解县城址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前年),秦攻魏,魏国迫于其军事压力,献出古都安邑。秦军随即占领河东地区置河东郡,治所设在安邑,下辖解县。

汉代的解县治所与春秋战国的解梁城已经不是一个地方了。根据是《后汉书·郡国志》记载:解县“有桑泉城,有臼城,有解城,有瑕城”。从“解县”境内“有解城”的信息分析,解县治所与解城明显分别为两地。光绪《山西通志·府州厅县考》也据此定论:“考《后汉志》称‘有解城’,则古之解城与汉县不同地也。”又由此指出《元和郡县志》把春秋解梁城与汉解县城混为一地的错误,文中说:“《元和志》临晋县:‘古解城,本春秋时解梁城,又为汉解县城也,在县东十八里’,则合二城为一,明与《后汉志》乖,亦与道元所称‘故城’不合。”

█情景晋剧《古城会》,关公挥刀青龙镇。图片转自下午茶微博

那么,春秋战国的解梁城在哪里?历代也是众说不一。我们通过查阅史料、实地考察,认为当采信在今永济市古城村的说法。

第一个理由是有方志记载。据乾隆《蒲州府志·古迹》:“古解梁城,《临晋志》云:‘在县西南三十里五姓湖北,其迹至今犹存。”光绪《临晋县志》:“虞乡在临晋西南三十里五姓湖北之古城,即解梁城也。”

第二个理由是有出土文物。在永济古城村西南侧分布有赵杏、席村、小朝古墓群,面积达9平方公里。时代跨越春秋、战国到秦汉。曾经出土青铜鼎、豆、壶、剑及陶器。

第三个理由是有地名传承。北魏太和年间,在永济古城村置南解县。说明这里与古解城有历史渊源。

而汉代解县城址没有争议,历代史籍都明确记载“在临晋县东十八里”,即指临猗县庙上乡城西村的汉解县城。现在城西村旁还有古城基址,其中北城墙残存余米,城中散布有碎陶片。村西田野间保留有唐代名碑《晋司空河东太守猗氏侯太原王公神道碑》,即金石界盛称的《王卓碑》。碑文记录了西晋河东太守王卓葬于解县城外的缘由。文曰:“卓翁年七十九薨于河东,时属刘聪、石勒乱太原晋阳,不遂归葬,葬于河东猗氏县焉。隋并猗氏为桑泉县。今司空冢在县东南解古城西二里。至今子孙族焉。”王卓碑为确定汉解县城的位置提供了重要依据。

3北解县与南解县

经过魏晋十六国时期的长期战乱,河东地区的城市遭到破坏,政区变更不定,治所迁徙无常。北魏统一北方后边,才又对政区重新调整。

北魏太和十一年(年),在对河东郡政区的调整中,除了保留原解县外,还在春秋解梁城旧址再置解县,分别命名为北解县和南解县。两县以涑水为界,北解县辖境在今临猗县西部,大致即建国初期的临晋县区域;南解县辖境在今永济市东部,大致即建国初期的虞乡县区域。

北、南解县沿革过程是这样的:北解县在北周武成二年(年)并入猗氏县。隋开皇十六年(年)又分出置桑泉县。唐天宝十二年(年)改名临晋县。年与猗氏县合并为临猗县。

南解县于北周武成二年改名绥化县。保定元年(年)再改名虞乡县。年并入永虞县,年并入解虞县,年并入永济县。

南解县城是在废解梁城址上重建的,城址位于永济市古城村与东坊村之间。南濒伍姓湖,北倚峨眉原,城西侧有蒲津渡通往河东腹地的古道(涑水古道),当地人称“官路沟”。古城横亘于河东地区前沿,军事、交通地位极为显要。北魏因此置南解县,北周东渡黄河后改绥化县,显然是对这片战争区域施行绥靖政策的反映。

█公关巡城民俗活动

目前我们看到的城址应该是北周时期重新扩建拓筑后的遗存。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约米,南北长约0米。墙体宽约7米,残高4米。夯层在10-15公分,夯土酥松。另外,全城只有三面城墙,南面临伍姓湖没有城墙。从其筑城质量草率、工程简省的程度分析,应该是一座战争年代不中程度的城垣建筑。

隋唐以后,南解古城荒废。但城外的河东古道一直沿用到民国时期。南同蒲铁路和运风公路通车后,古道同古城一并失去了历史的繁荣。

4唐以后的解县

唐代以后的解县城才是今天运城市盐湖区的解州镇。

今解州镇在汉代本属猗氏县地。经过北魏、北周时期的战争影响和政区变革,猗氏县城由涑水南迁向涑水北,而解县城却由涑水北迁向涑水南,结果就出现了两县部分辖境的南北对调。

年,南解县改名虞乡县后,隋大业九年(年),从南解县城迁治所到今解州镇。唐武德元年(年),又将虞乡县改名为解县,目的是恢复其解县原名。光绪《山西通志》对这番演变评论道:“由是而解再移于涑南,而故地尽失,不得不东取故猗氏地以为幅员之广矣!”也就是说,唐代的解县是旧猗氏县地,已经不是汉代解县故地了。

五代汉始在此置解州,宋、金、元俱为解州及其辖县解县的驻地。明洪武初,解县省入解州。年废府州制,改解州为解县。年并入解虞县。年并入运城县,称解州镇。年为运城市解州办事处。年再置解州镇至今。

另外,在金兴定四年(年),因蒙古军南侵,解州一度南迁至平陆县城(在今平陆县老城乡),入元后又返回解州。因这次迁徙时间较短,故未在地名上留下影响。

今天,我们以追寻关羽故乡为题,回顾了“解”的两千五百年变迁,期望热爱山西文化的朋友们从中能了解到关羽的故乡汉代的解县城兴衰的原委,以及今天解州成为华夏文化圣地的历史渊源,为彰显山西乡土美学的地理意义尽绵薄之力。

本文转载自山西库特旅游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3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