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背后的礼崩乐坏,浅谈战国士文

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完成着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礼乐制度作为记录我国文明发展的符号,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以及影响,为统治者提供了一定的思维引导,不仅丰富着人们的精神内涵,也成为百姓思想进步的载体。

但同样,在百家争鸣的背后,呈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士”文化兴起,改变着市场需求以及人们的观念。

那么,战国时期,是如何一步步出现“礼崩乐坏”的,“士”文化又是怎样逐渐形成的?让我们透过历史,一探究竟。

一、“百家争鸣”的背后,为何会出现礼崩乐坏?

(一)礼乐制度的内涵及作用

礼乐制度是贯穿人们精神文化素养层面的一种制度类型。是为了维护当时的体制规范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约束效果,能够进一步巩固统治者的地位。礼乐制度在西周时期得到了兴起的机会。

礼用来划分身份和等级,也可以理解为是圈层的象征。一方面让统治阶层的社会地位得以稳固,受到更多地尊重。另一方面,围绕“礼”为中心,推崇与制度相契合的音乐,实则是强调一种风俗习惯,以礼乐为载体,维护各阶层之间的关系。通俗一点,也就是规范日常生活的“纲领规范”。

“礼乐制度”犹如一个固定的框架和理念,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在老百姓心中生根发芽,以一种文化的概念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主线以及对事情的判断力,充斥着老百姓们的三观。

当时所强调的“礼”,与我们现如今所认识到的“礼”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义,出发点并不是客观、平等的,而是将人划分成了不同的等级,在西周时期有一定的适应力和约束性。

随着西周兴盛时代的告捷,自然而然地呈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二)礼崩乐坏产生的影响

“礼崩乐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一个朝代从兴盛走向衰亡的标志。周王权力的削弱也使得当时的人对礼乐制度的态度发生了改变。渐渐地,礼乐成了供各位诸侯赏乐的工具,管理和约束的功能在下降。

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失去了原本的光环,昔日里被赋予的高贵气质也在慢慢褪去,不再是值得炫耀的存在。人们开始去接受耳目一新的音乐。以礼乐反射社会现实,社会矛盾愈发激化,民不聊生,动荡不安,纲纪法律也出现了紊乱的情况,掀起了风靡一时的社会乱象。

西周末年之际,“烽火戏诸侯”的局势现出端倪,随着周赧王的逝世,秦王灭掉两周,周朝时期的礼乐文明彻底崩盘。

综合历史现象来看,礼崩乐坏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时期的价值符号渐渐走向销声匿迹的过程。社会矛盾的激化是礼乐制度消失的导火索。礼乐制度的盛行曾一度让周朝风生水起,得以延续。周朝的灭亡也使得“礼乐制度”的公信力荡然无存,为了那片生存的土壤,各国之间开启了“狼多肉少”的博弈与较量,广义上的礼乐制度瓦解。

二、战国“士”文化的形成

历史上的每个时期,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是标志也是符号。士文化充斥了整个战国时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与春秋时期的士有所不同的是,战国时期的士即精神贵族的象征,也意味着圈层文化。

经过了春秋时期近年的沉淀与酝酿,战国时期呈现了蒸蒸日上的新气象。

战国时期涌现出很多士相关的故事,例如荆轲刺秦王、毛遂自荐、苏秦连横等等。正如上述提到的那样,战国时期的士是高贵的代名词,能成为士的人都是有胆识、有魄力、有高尚品质和素养的尊称。

上至达官,下至平民,人人都有机会成为士。这是一股强大而神秘的力量,更是唯才是用的一种体现。

战国时期流传着的至理名言:“得士者昌,失士者亡”,足以体现出士的崇高价值。

我们常说的“国士无双”,强调的就是士的地位,士犹如一个光环般存在,每个成为士的人都是一种荣耀。关于贵族的等级划分为:天子、诸侯、大夫和士。

其中,天子、诸侯以及大夫都有一定的田产,全国的土地都是由天子来分配,分给诸侯之后,诸侯再封邑给大夫。

四个贵族等级中,唯有士分不到田产,但他们有贵族的尊严在,那就是不论贫穷富有都得佩戴剑,这也寓意着身为士,有恒心,有毅力。

相比其他时期的士,战国时期士的地位有了大幅度提升,对士也有相应的划分和归类。

文士、武士、辨士、谋士,知士、修士、逸士等等。顾名思义,能看出他们各自的职能以及专长。那个时期的士,必须是要有一技之长的。

在孔子的学说中,士被委以重任,负责管理国家,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士是战国时期最活跃的阶层,也被赋予了特殊的身份,到处都可以看到士的行为轨迹。

在史书中大量记载了关于“士”的言论,最后被加工整理成了《战国策》,供后人研究历史提供借鉴。

战国时期有着喋喋不休的战役,非常频繁且剧烈。谋士发挥着出谋划策的作用,分析势力和局势,在所有的重大决策中,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另外,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也为士文化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正是这样的机遇和平台,才给予了不同类型的士施展才华的空间,士的出现,也是国家强大兴盛的根本。

三、战国“士”文化的影响

“士”作为一种新兴的力量,自春秋时期获得了迅速崛起的机会。对中国社会的变化产生了深远的意义及影响。

到了战国时期,士更加活跃,生存及发展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广泛。为了富国强兵,带动国家的强大与发展,国家开始四处搜集士人才,掀起了养士之风。

国家非常器重和爱护士才,往往士的去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国的兴衰。因此,养士之风之所以盛行和备受推崇,也是彰显国家实力的一种方式,是国富民强的根基。

受制于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养士的人数量超过千人。战国时期的魏文侯率先开启了养士的先河,在《资治通鉴》中有关于魏文侯养士的相关记载。在魏文侯之后,更多地国君也相继开启了养士之旅。尊士、养士的行为,是战国时期的优秀典范。

但养士之风虽然盛行,也并非所有人都具备养士的资格。养士需要满足标准和条件,要有条件背景和经济条件赋能,二者兼具方能实现。养士的人一般都具有贵族权力以及身份背景,具有一定的财力基础。

养士的人也需要具备影响力和号召力,能够培养好士,并使其为己所用。战国时期,社会进步通过养士之风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士阶层的崛起以及备受社会市场的重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虽说是一个好现象,但士的选择空间在增大,流动性也是比较明显的。社会上出现了“争贤”的局面,士人之间的能力高低也成了是否被选择的关键性要素。

在竞争激烈、大浪淘沙的大环境下,士人的自觉性也有了显著提升。越来越重视个人的能力和水平,努力用知识来丰富自身储备,士人的社会地位也在逐渐向上流阶层靠近。

士对于养士的人以及国家的经济利益产生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士人与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愈发密切,上层贵族也形成了“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稳住核心人才”的思维和前瞻性意识。

春秋战国时期,士是一种特殊的阶层,涌现出来一大批有知识、有才干、有担当的优秀人才,来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大多数的士都是关心百姓需求的,拥有仁爱之心。成为当时的文化建设提供不竭的源动力。

孔子作为儒学的开拓者,在《论语》中15次提到了士文化,并对知识分子寄予厚望。他认为,社会若想变革,离不开优秀士人所展现出来的品质。有志于道且行为有耻,是士人一以贯之的底线。

士虽然无恒产,但必须要具备一颗持之以恒的心。既要具备知识技能,同时还要有大爱之心。以仁为己任,严于律己,坚持操守。即便很多士人贫穷不堪,但依然能担当社会上的一股清流,以一方胆识传播优秀的文化,对后代的思想进步颇有启迪。士以礼乐教化天下,是一种崇高的境界。

四、总结:

春秋战国时期所酝酿出来的士文化,对社会的向前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士文化的形成也凝聚了优秀的思想,成为当代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士志于道”,自强不息,优秀的士人肩负着国家兴旺的使命,需要具备高度的思想觉悟。

士文化不仅对于战国时期意义深远,更影响着整个学术界,为社会经济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