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到前年,长平之战,赵军四十五万,对阵秦军五十五万,战国时期,这些庞大数字包括战士和民夫。并且,民夫其实也是战士。
当时,各国都是全民皆兵,质量参差不齐。
后世采取募兵制,都是职业兵,为减轻战争消耗,军队人数不庞大,但更职业,更有效,而民夫当然不能少,但不计算在内。
并且,还要剩下一些农民种地收粮食,因此,后世的军队人数少于战国时期。
在农业社会,没有列车,必须依靠大量后勤运输人员运送粮草,保证作战,战国与后世的区别在于:战国时,全民皆兵,水准较低;后世,军人更专业,作战更有效,而民夫不计算在内。
赵军以骑兵为主,擅长突击,秦军以重步兵为主,擅长防守,但是,长平之战,赵军主将却是习惯于防守的廉颇,在他的率领下,赵军龟缩不出,打成了持久战。旷日持久的战争对双方国力特别是后勤保障都是严峻的考验。秦军在远离本土的赵国长平地区,与赵军形成长期对峙,坚持两年时间,并最终取胜,得益于秦国卓有成效的完备后勤保障体系。
原本,在各诸侯国中,秦国只是边缘国家,实力不济,在进入战国时代后,始终被率先强盛起来的魏国压制,打不过魏国。为了能使得国家强大起来,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先后在前年、前年,两次实施变法,取得巨大成功,秦国实力暴涨,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首。
在商鞅变法后,为了提升保障秦军战斗力,秦国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备高效的后勤保障体系,包括:后勤车辆保障,后勤仓储设施建设,道路运输建设,以及,充分利用在当时最为有效、运输量最大的水运体系。
从后勤仓储设施看,为了便于对外作战时,军队可以就近得到军粮供应,秦国不但在旧都栎阳和新都咸阳,都建立了大型粮食仓库,并且还在各郡县也建立了储量不等的粮食仓库。秦简记载,“栎阳二万石一积,咸阳十万石一积”。
从粮食产量看,秦国废除了周王国传统的井田制,亦即土地国有制,而是实行了土地私有制,大大提高了秦国人民的积极性。秦国以耕战为基本国策,奖励开垦荒地、农耕播种和战场杀敌立军功。当时秦国的成年男子,只干两件事,平时下地种田,战时前线打仗,所以秦国有非常充足的粮食储备。据估算,当时秦国每一个成年男子拥有的耕地为十五亩,比山东六国多出一倍,而牛耕的大量使用,也使得秦国的农业生产领先于山东六国,其粮食产量大幅提升,保证了秦国在举国用兵的情况下,仍然拥有超高的农业生产率。
长平会战时,秦国版图广大,拥有关中、河东、江汉平原等粮食基地(当时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正在修建都江堰,都江堰还未建成,因此巴蜀还不是粮食基地),其中,关中平原的土地,被评为天下之上上,粮食产量最多,而赵国的河北土地,则评为中中,粮食产量远远不如秦国,并且,赵国重视商业,这要是在和平时期,无疑是最好的,也因此,赵亡于秦是非常可惜的,但是,战争年代,重商轻农,显然要吃大亏的。
秦国版图图广大秦国拥有强大的水运体系,据史料推算,一个秦兵一个月的口粮大概在四十斤左右,秦军每船能载三千公斤粮食,当时,北方的河流与现在南方的江河一样,都是大河,水量充沛,航运发达,长平战争期间,秦军运送物资的船队,从秦国雍城(今陕西凤翔),通过渭河、黄河、汾河,可以到达河内绛邑(今山西翼城),此处离长平已经不远了,秦军的运输能力得到很好保障。反观赵国,从河北邯郸到山西长平,并无水路可通,而是要翻越巍巍太行山,道路艰难,可想而知,因此,长平之战,虽然秦本土离长平更远,但是秦军的粮草供应,却远远超过赵军。
黄河一是粮食产量比不过秦国,二是运输艰难,因此,赵国虽然军力强大,是当时唯一能与秦国分庭抗礼的强大国家,但是,如此长期消耗,举国四十万壮丁放置在前线,不事生产,并不是长久之计。因此,保守老将廉颇这么无休止地耗下去,损害的是赵国而不是秦国。考虑大局的赵孝成王君臣,希望速战速决,打破僵局。毕竟,赵国无力支撑长期对峙,而向其他国家求粮也没有明显效果,《战国策·齐策二》记载:“秦攻赵长平,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
在这种情况下,赵国别无选择,只能用更具进取心的赵括取代保守的廉颇,因为,粮草不济,无法再对峙下去了。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
秦军消灭赵军长平之战,赵军在对战中,五万人阵亡,而据白起事后对秦昭王说,秦军阵亡是过半的,可见赵军战斗力之强大,但是,最终,秦军获胜,这当然是因为白起的优异军事能力,使得赵军中计,被围困,赵军被围困四十六日,粮道被秦军切断,赵军已经饿得无法作战了,赵括不得不突围,这导致了最后的失败,而已经饿得没有力气的赵军,在赵括被射杀后,只得投降,并且四十万人全部被活埋。因此,赵国粮草供应被切断,是长平之战失利的重大原因,而与之相反,秦军的粮草供应则非常顺畅。
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大强国以举国之力相拼的大决战,《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在断绝赵军粮道方面,秦昭王也亲自出马,立下大功。
对于长平之战的结果,双方的粮草供应,是关键因素,秦军充足的粮草供应,充分利用发达的水运体系,对于最后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