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制成传国玉玺和氏璧,真的存在吗

治白癜风秘方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50127/4566445.html

撰文

夏西

在中国春秋时代,各大诸侯国几乎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战国策》里记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愁,楚有和璞。”在这些价值连城的传国之宝里面,最有名的莫过于楚国的和璞了,因为它还有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名字,叫做“和氏璧”。

有关“和氏璧”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很多的版本。但是,这块相传被“千古一帝”秦始皇制成了传国玉玺的宝物真的存在吗?这要从它的来历和数次失踪说起。

楚国的镇国之宝为何叫“和璞”?又叫“和氏璧”?

和氏璧的来历,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就是著名的“卞和三献宝”。唐代诗人李白对卞和的遭遇非常同情,还写下了“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的千古名句。

其实,这个故事最早见于《韩非子》,在《战国策》、《新序》等书里也有详细的记载,而且其中的情节也大致相同。

在春秋时代,楚国有个国君叫做熊眴,他的谥号为“厉”,所以又称为楚厉王,一听就不像是个什么好人。

当时,楚国有个年轻的琢玉高手,名叫卞和,虽然只有二十岁出头,却英雄出少年,专业水平非常高,在行业里也小有名气。

有一次,卞和无意中在荆山里得到了一块璞玉。本来,他可以悄无声息地把它拿回家里,再找个机会买个好价钱。可是,卞和却有着很高的爱国情怀,认为这是国家的东西,一定要把它献给国家才行。

于是,卞和便抱着这块宝贝,千里迢迢地来到楚王宫献宝。谁知,楚厉王并不认识宝物,就把宫廷里的玉工召开辨认,玉工仔细地看了看,认为这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楚厉王本来脾气就不好,见到卞和拿了一块破石头来消遣自己,顿时勃然大怒,当即命人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卞和非常气愤,却又无可奈何,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好心好意地前来献宝,不仅没有得到奖赏,却还搭上了一条腿,只好抱着璞玉爬回了家里。

过了几年,楚厉王去世,他的弟弟熊通杀了侄子自立为王,就是楚武王。卞和听到新君即位,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便又来到楚王宫去献宝。

没想到,楚武王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又命玉工前去查看,也不知道这个玉工是不是当年的那位,反正他还是断定这就是一块石头。楚武王听了大怒,又让人把卞和的右脚砍掉了。

卞和两次献宝不成,反而失去了双腿,成了残疾人,只得待在家里等待机会,想等楚武王死了再说。谁知道,楚武王的寿命非常地长,一共做了五十年的楚王,在他去世的时候,卞和已经白发苍苍,爬也爬不动了。

楚武王的儿子楚文王是个好人,起码没有父亲和伯父他们那么粗暴,他听说卞和抱着一块璞玉在荆山下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尽了最后流的是血,一时心中不忍,便把他召到了宫里,对他说道:“这个世上没腿的人多了去了!我父亲和伯父虽然砍了你的双腿,你也没有必要这么悲伤吧?”

卞和一听,更加伤心,流着泪说道:“我并不是哭我被人砍掉了双腿,而是我这样忠心爱国,两次献宝都被人当成了石头,实在是冤枉啊!”

楚文王见状,非常感动,也很想看看卞和说的到底是真是假,便命人剖开璞玉,发现其中果然是一块稀世之玉。于是,楚文王不仅奖赏了卞和五百块布币,还将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以示嘉奖。

从此,年老的卞和退出了历史舞台,和氏璧开始名扬天下。

和氏璧第一次失踪:张仪设计偷的?

楚文王得到了和氏璧后,一直将它藏在了深宫里,作为楚国的镇国之宝,整整珍藏了三百多年。

到了楚威王时,天下纷争,中国已经进入了兵连祸结的战国时代。楚国令尹昭阳奉命率军攻打越国,杀死了越王无疆,扩大了楚国疆域,楚威王非常高兴,就把和氏璧作为奖品,赐给了昭阳。

昭阳沐浴王恩,受宠若惊,便把和氏璧藏在了家里的密室里,从不肯轻易示人。

有一天,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昭阳邀请门下宾客数百人一起游览赤山,随后又在山下的湖边设宴,摆上了美酒佳肴,跟大家一起尽情享受。

席间,昭阳和众人都喝得醉醺醺的,有人趁着酒兴,向昭阳请求,希望可以一睹和氏璧这块天下奇珍的风采。

昭阳一时高兴,便答应了大家的要求,命人取来和氏璧,将它摆在桌上,让众人尽情观赏。

这时,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声惊呼声:“快来看啊!这湖里有一条一丈多长的大鱼呢!”众人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再说和氏璧也看过了瘾,便一齐飞奔出去。却发现湖里哪有什么大鱼?只见湖面风平浪静,清澈见底。

众人非常惊疑,都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昭阳突然心里一动,大叫“不好”,匆忙回到席间一看,却发现桌上摆放的和氏璧早已不翼而飞了!

昭阳大惊失色,急忙派人到处寻找,然而,哪里还能找得到呢?众人站在原地面面相觑,这才知道是中了别人的调虎离山之计。

当时,张仪正在昭阳门下,也在这次酒宴上,众人都非常怀疑张仪,认为“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于是,“共执张仪,掠笞数百”,将张仪打得皮开肉绽,逐出了楚国。

张仪挨了一顿饱打,只好离开了楚国,从此对楚国怀恨在心,等他做了秦国相国,不仅设计吞并了楚国国土,甚至还囚禁了楚怀王,最终报了一箭之仇。

当然,这是后话了。而在楚王宫里珍藏了三百多年的至宝和氏璧,出了楚王宫后也就第一次失踪了。

和氏璧第二次失踪:秦始皇自编自导自演的闹剧?

和氏璧在楚国昭阳家里不见了以后,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人们也不知道这件宝物到底去了哪里?

有一天,赵国的大太监缪贤正在集市上闲逛,偶然看见有人在叫卖着一块美玉。缪贤见多识广,便上前去凑凑热闹。谁知一看之下,不由得大吃一惊,认出这块美玉正在失踪已久的宝物“和氏璧”。

缪贤没有声张,不动声色地掏出来五百金,把和氏璧弄到了手,随后又把它献给了自己的主人赵惠文王。

赵惠文王得到和氏璧,非常高兴,对它爱不释手,就连吃饭睡觉都要抱着它,谁知道还是走漏了消息。

这时,西方的秦国已经强大起来。秦昭王想要征服东方六国,却非常忌惮赵国。要知道赵惠文王的父亲赵武灵王在位时,提倡胡服骑射,不仅大败了北方的匈奴和娄烦,甚至一度也让秦国战战兢兢。

秦昭王为了试探赵惠文王,听说他手上拥有和氏璧,便派人去给他送信,说愿意以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其实,秦昭王心里很明白,十五座城池是多少秦军将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怎么可能这样轻易地去交换一块美玉呢?

果然,赵惠文王得到秦昭王的书信后,心里非常害怕,左思右想,以致于有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

赵惠文王和蔺相如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保住了和氏璧,秦昭王也达到了自己的战略目的,知道以前不可一世的赵国也忌惮秦国。于是,便开始放心大胆地向东方一带扩张。

几十年后,秦昭王的曾孙秦王嬴政灭掉六国,统一天下。赵国也在灭亡之列,在这种情况下,和氏璧自然又再次回归到秦国,落入了秦王嬴政的手中。

不久,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又称秦始皇,命丞相李斯将和氏璧精雕细刻,在上面雕刻了五条龙,把它制成了皇帝玉玺,又让他以篆书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希望可以代代相传,因此这也称作“传国玉玺”。从此以后,除了皇帝之外的任何人,他们的印只能叫“印”,而皇帝的印则叫“玺”,成了君权神授的象征。

公元前年的一天,秦始皇乘坐龙舟,在洞庭湖上巡行,在到达湘山一带时,本来晴空万里,却突然变得电闪雷鸣,风浪骤起,龙舟也开始左右摇晃,似乎顷刻就要被大浪打翻。

众人都吓得魂飞魄散,只有秦始皇一个人镇定自若,不慌不忙地命人将随时携带的传国玉玺抛进了洞庭湖里。说来也怪,不一会儿,乌云散去,雷电立止,洞庭湖里又恢复了平静。

照理说,秦始皇失去了传国玉玺,应该是龙颜大怒,要让人前去打捞的。可是他却没有,反而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咸阳,就像没有发生过这件事一样。这也是和氏璧的第二次失踪。

八年后,秦始皇派出的使者在路过华阴平舒道时,遇到有人跪在大路边,双手捧着传国玉玺献上。使者将玉玺带回宫里,秦始皇一看,这不正是朕当年扔掉的那一块吗?如今它又回来了,这样看来,朕的天下果然是受之于天啊!

这当然只是一个故事而已,就算它是真的,也不过是秦始皇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罢了,无非是想说明他的天下是老天爷给的,其他的人也就别痴心妄想了。

和氏璧第三、四…次失踪:王朝更迭,你方唱罢我登场

秦始皇千秋万代的想法虽然是好的。可是,他死了没过几年,刘邦率领大军屯兵灞上,秦王子婴为求自保,投降刘邦,献上了秦始皇的传国玉玺。从此,刘邦就将和氏璧制成的传国玉玺佩戴在身上,代代相受,又称之为“汉传国玺”。

然而,传国玉玺虽然可以代代相传,王朝却如同唱戏一般,你方唱罢我登场。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政。这时,历史开了一个大玩笑,汉高祖刘邦从秦王子婴手里夺得了传国玉玺,王莽也照着葫芦画瓢,从刘邦的子孙刘婴的手里抢走了这件皇帝印信。不过,他还是费了一点周折。

当时,西汉的传国玉玺由王莽的姑母孝元太后代管,王莽派人去宫里索取。孝元太后痛恨侄子篡位,不仅骂他猪狗不如,还当场把玉玺摔在了地上。

谁知,传国玉玺的确名不虚传,虽然被摔坏了一个角,其他的还是完好无损。王莽抢到手后,又命能工巧匠以黄金修补完善,继续称帝,反正有了传国玉玺,皇位就得到了上天的认可,有点瑕疵又有什么关系呢?要知道,天地还本不全呢!

王莽称帝没有几年,搞得天下大乱,他自己也被人割掉了首级,传国玉玺自然也是数次易手,最终落入了“位面之子”光武皇帝刘秀的手中,暂时得到了百余年的安宁。

到了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东汉皇帝连自己身边的宦官都管不住。汉少帝连夜逃出了北宫,与掌管传国玉玺的宦官走散,传国玉玺再一次失去了下落。

不久,长沙太守孙坚在洛阳宫内得到了传国玉玺,却引来杀身之祸,死于非命,传国玉玺又辗转于袁术、徐璆,最终落入了曹操的手里。

从此,每一次王朝更迭,天下大乱,传国玉玺都要经历一次失踪、寻回、再失踪的厄运。魏国灭亡后,传国玉玺归晋武帝司马炎,两晋南北朝之后,传国玉玺最终成了隋唐的国玺。

公元年,朱温夺得传国玉玺,废掉唐哀帝,唐朝宣告灭亡。这时,王朝更迭更加频繁,天下又再次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三十年后,石敬瑭引来契丹大军攻破洛阳,后唐废帝李从珂拒不投降,携带着传国玉玺和曹太后、刘皇后等人,一齐登上了玄武楼,点火自焚,传国玉玺又再次失踪,成了千古迷案。

从此,制成秦始皇“传国玉玺”的和氏璧自发现起,历经一千六百余年,最终不知所踪。

“传国玉玺”和氏璧真的存在吗?

五代时期,后周郭威称帝时,因找不到传国玉玺,但是又不能不做皇帝,便自己找人刻了两方“皇帝神座”的印玺,勉强上台做了皇帝。

到了宋、元两代,统治者们都说自己得到了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可是其中真真假假,让人难以分辨。

明太祖朱元璋以布衣夺得天下,比任何人都希望能够得到秦始皇的传国玉玺,来证明自己的皇位来得名正言顺。他听说元朝曾经得到过传国玉玺,认为很可能被元顺帝带到了大漠以北,便命徐达率军数十万,深入漠北,想要夺回此宝。

谁知,终明一朝,都没有人见过这件宝物的真面目。

公元年,皇太极派弟弟多尔衮西征察哈尔,得到了一颗玉玺,上面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皇太极一见大喜,认为这就是秦始皇的传国玉玺,便把国号由后金改为清,最终统兵入关,入主中原。

然而,可笑的是,皇太极的玄孙,那位号称“盖印狂魔”的乾隆皇帝将紫禁城中交泰殿里的三十九颗玉玺一一进行验证,甚至对放在正中的那方皇太极“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也进行了考证,最后被他钦定为赝品。

就不禁让人有了疑问:那块卞和历经数十年,以两条腿换来的和氏璧,又被秦始皇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难道真的存在吗?

这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有的人认为,和氏璧根本就是假的,要知道,韩非子非常善于写寓言故事,滥竽充数、守株待兔等等都是其中的名篇,说不定“卞和抱玉”也是如此。再说,楚厉王时,卞和就去献玉,到了楚文王时才献成,中间的楚武王一个人就做了五十年的楚王,卞和一个双腿残废的人,能活那么多年吗?

更重要的是,有人怀疑,就算和氏璧真的存在,它能不能制成传国玉玺呢?因为古语有云:“肉倍好,谓之璧”。这么一个环形的薄薄的玉璧,如何制成四寸见方的玉玺呢?

然而,有人却认为,这些记载不止在《韩非子》里有,在《战国策》里也出现过,甚至于司马迁在《史记》里都有详细的描述,也说明这不是空穴来风。而且一个人活到九十多岁,也不是不可能;况且,和氏璧之所以是一件稀世之玉,就不是简单的环形玉璧了,厚度很可能也超过了10厘米,要改造成传国玉玺,也就顺理成章了。

总之,现在的说法简直是众说纷纭,甚至还有人说,和氏璧并没有被制成秦始皇的传国玉玺,而是作为随葬品埋在了秦始皇的陵墓里;也有人说和氏璧被项羽带走了。如今,不管是和氏璧,还是和氏璧改造的传国玉玺,它就像是鬼一样,有的人说有,可就是没人见过;有人说没有,却又不能去证明。

这些猜测和争议,到底孰真孰假,一时也很难分清。也许只有等待考古奇迹的发生,才能真正地揭开这件传诵数千年的绝世珍宝神秘的面纱了。

特别声明:文章中包含个人观点;图片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由漂泊者言原创,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1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