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诸儒治《汉书·古今人表》
——兼谈乾嘉《汉书》表志研究的特点
袁法周*
摘要清代乾嘉时期的《汉书》研究是乾嘉学术乃至整个清代学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乾嘉诸儒以考据入史学,既援经入史,又以史证经,围绕《汉书》进行了全面研究与总结。就《汉书》研究的专门性论著而言,乾嘉诸儒在《汉书》的表志校注方面用力最深,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古今人表》、《地理志》和《艺文志》。其中,乾嘉诸儒在历代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古今人表》进行了全面详审的考订与校补,出现了着力批判“有古无今”与积极宣扬“因古鉴今”的两种研究倾向,表明乾嘉诸儒试图从更为深入的编纂思想层面讨论《古今人表》的价值和功用。
关键词《汉书》乾嘉诸儒古今人表表志研究
引用格式袁法周:乾嘉诸儒治《汉书·古今人表》——兼谈乾嘉《汉书》表志研究的特点,《国学论衡》第十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第83-页。
《古今人表》是《汉书》“八表”之一,也是较为特殊的一表。全篇上始三皇下迄嬴秦,载录了近两千多位传说和历史人物。关于载录的缘由,班固言:“自书契之作,先民可得而闻者,经传所称,唐虞以上,帝王有号谥,辅佐不可得而称矣,而诸子颇言之,虽不考乎孔氏,然犹著在篇籍,归乎显善昭恶,劝戒后人,故博采焉”[1],是要将自上古三代迄秦末以来之人物列序成表,以“显善昭恶,劝戒后人”。在这一表中,班固“因兹以列九等之序,究极经传,继世相次,总备古今之略要云”,依照圣、仁、智、愚的标准将有关人物分为三科九品,三科即上、中、下,九品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其中圣人、仁人、智人分居上三品,愚人居下下品,也就是所谓的“篇章博举,通于上下,略差名号,九品之叙”[2],这里的“上下”应该有会通和“三科”两层意思,既表示所涵括的年代和时序,又划分出最基本的分级标准。由此可知,班固《古今人表》的三科九品具有鲜明的儒家道德色彩,用钱大昕的话说是“用章儒学,有功名教”的。这同时说明了班固撰述《古今人表》是以儒家道德规范为指导,“排除了人物的国别、民族,从人类道德发展的宏观角度去看人类社会的演变,通过道德的善、恶变化来说明人类社会历史的变化,从而建构了道德古史系统”[3]。因而说,作为班固“究极经传”成果的《古今人表》在一定程度上初步涉及到历史发展动因的问题,对于道德标准的强调和对于善、恶之辨的具体思考都在历史的视野下通过表的形式有序地表现了出来。
《汉书·古今人表》片段《古今人表》除了“显善昭恶,劝戒后人”的目的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史记》的表和《汉书》的纪、传进行了较好的补充。对于《史记》而言,
*袁法周,山东青岛人,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编审,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先秦两汉学术思想史及中国古代艺术史研究。
[1]班固:《汉书·古今人表》,中华书局,,第页。
[2]班固:《汉书·叙传》,第页。
[3]崔向东:《汉书·古今人表浅议》,《锦州师院学报》年第2期。
班固在沿承《史记》诸表的基础上首创《古今人表》,弥补了《史记》之缺,“固以断代为史,承迁有作,凡迁史所阙门类,固则补之。”[1]对于《汉书》而言,《古今人表》中所列人物有人文先祖、帝王诸侯、士农工商、妇女游侠等等传说和历史人物,由于纪、传中所载人物限于篇幅而无法尽录,而史书宜于从简,因而对于许多在纪、传中不可详述或者是考无实据却实有影响的传说和历史人物统列成一表,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即“传之不胜传,而又不容尽没,则于表载之”[2]。并且,将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及在道德方面的差异最为简明直观地展现出来,可以说是一张品评人物、标榜儒教的历史画卷,所寓臧否,不言而表。其二,是对纪传体断代体例的补充和改善。班固撰述《古今人表》不仅弥补了史记的缺憾,而且不囿于断代的限制,反而能够发挥“上下洽通”的撰述思想,综列两千年人物,是对断代纪传体的积极补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断限与会通的结合。
正是由于《古今人表》有着不同于《汉书》其他诸表的内容和性质,因而颇受历代学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