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历史的全坐标系中看管子中国财富网

研究管仲,就是为了我们了解那样一个时代怎么会出现那样的情况呢?要看清楚来龙去脉,我们就要看历史,所以我提出这样一个想法,要在中华历史的全坐标系当中观察一下管子所处的历史位置。

这一次的中华文明可考见的记载,起源于伏羲画卦,距离我们今天至少六千四百年了。也有书籍写的是七千年左右,比如中华书局英汉版《周易》就持这种观点,不管哪一种,反正离我们时间比较久远了。在伏羲之后,按照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上的记载,在黄帝之前还有八代神农氏,就是上古时期,我们农业立国,有八代神农做天子,是当时天下各个诸侯公认的领导人。在神农氏第八代的时候,他已经不能节制各个诸侯,叫“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那遭殃的自然就是平民百姓啊,一发生战乱,首当其冲的就是平民百姓。我们现在也可以看到,战乱的过程当中,比如说叙利亚的国人拖家带口,老老少少,要逃往欧洲,宁可冒着溺水的危险,也要逃离战乱的家园,结果那个三岁的小孩子在海滩上溺死的图片触痛了全世界有良知的人。

欧洲的债务危机还没有完全过去,又陷入了难民危机,它比债务危机更麻烦。回过头来我们会发现一些简单的常识,其实就是世界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比如说教化,人做好人,每个人按部就班地过自己的生活,国家承担起他应该承担的国防力量,保证一国的平安,然后才能谈经济、谈发展、谈幸福。

黄帝他老人家看到诸侯部落之间互相打仗,人民流离失所,生灵涂炭,于是他揭竿而起,“习用干戈,以征不享”,平定了各个诸侯的叛乱,然后又经过了三大战役,打败了炎帝。我没搞清楚神农和炎帝之间的关系,有人说他们是一回事,但我还是表示怀疑,《五帝本纪》看了多少遍,仍然存在一个怀疑。因为黄帝是接神农氏之后做天子,但为什么又出来个炎帝跟他打仗,两个皇帝或者说两个天子进行了三次大的战役。“三大战役”这个称呼我们特别熟悉,在现代语境中特指辽沈、平津和淮海三次战略决战。其没过多长时间,还不到一百年。那我们就想象当年,中华民族共同的两个祖先,一个炎帝,一个黄帝,也曾经打过。三战之后,黄帝“得其志”,也就是他打赢了,然后他老人家被奉为人文始祖。可是我不理解的是,后世人还是说我们是炎黄子孙,可见在那个时候,同一族群,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也发生过战争。

黄帝取得天下以后,国泰民安,然后他就想解决一下身家性命的问题,就去找了广成子。老人家一开始不搭理黄帝,黄帝就回去反思自己的过错,三个月以后跪着去见他,最后他教给黄帝长生久视的法门——黄老之道的养生之术。在大众眼里,这也就算是一个传说,但我现在研究结论是:传说可不是胡编,没有文字的时候,或不需要文字的时候,用口传,用口说,把真实的东西,最宝贝的东西传承下来,也是“传说”。《史记》中的“列传”,不也是“传说”?

黄帝之后,他的孙子继承天子位,叫颛顼,他有他自己的国号,高阳;然后是帝喾;第四辈,叫高辛;高辛之后,是一个短暂的天子帝挚,没有立住多长时间,德行不行,《史记》记载“不善”(崩),被废掉了或者死掉了;接他天子位的就是弟弟,大名鼎鼎的尧,尧的年龄非常大,“仁者寿”,活了一百多岁;后面是舜,全天下公推出来的大孝子——舜。其实舜,按照司马迁明确的记录,仔细地查一下,他是黄帝的第九代孙,但是,身份已经是平民了,而且早年日子过得非常的艰辛。尧禅让给舜,舜又禅让给禹。大禹是夏后氏的诸侯国君主,当大禹把天子位要禅让给他的臣子的时候,由于辅佐他的两位臣子皋陶和益,一个死得早,一个时间短,禅位没有形成;而且大家认为禹的儿子启德行和能力都超过辅佐他父亲的这些人,大家都去禹的儿子启那里汇报工作,都说“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接了天子位。这段历史并不是像我们小时候学的历史,说他的儿子,就好像是夺权一样,私立天下,不是这样,是人民自然选择出来的。可是启之后制度就变成了传位给自己的直系血亲后代。

从王国维先生《殷周制度论》的考证来看,商朝、周朝还是能够考证出当时的传承制度,传给嫡长子,就是老大来继承,这就是从夏朝开始的。它为什么叫夏朝?就是从大禹那里来的,诸侯国名为夏后氏,简称为夏。夏的末期,为商所代替,商的末期,为周所代替,夏、商、周总共持续了一千八百多年,从约公元前二〇七〇年一直到公元前二五六年。而我们现在所要谈论的管子,他处于这个历史当中的什么位置呢?就是在周朝后半期的早期,我们叫“春秋时期”。管子当然不知道在他身后有“战国时期”,因为当时也不会有“战国”这个称呼,这是西汉刘向写《战国策》,慢慢被后世学人提炼出来的名称;他更不知道有个叫秦始皇的,就是嬴政,最后终结了齐国,统一了天下;也不知道有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他也无法预见我们今天有这么一群人在谈论他当年留下的一些思想文化遗产,包括他的弟子、他的门客记录下来的一些东西,距离我们今天大约两千七百年。这是管子——从我们整个中华历史上来看——他处于的位置。

(本文节选自《管子选讲》)

《管子选讲》

ISBN:-7---0

钟永圣著

新华出版社年1月

定价:76.00元

原文转自:新华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