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前年),妫姓,田氏,名文,中国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其父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幺儿、齐宣王的异母弟弟,曾于齐威王时担任军队要职,于齐宣王时担任宰相,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官桥张汪一带),权倾一时。田婴死后,田文继位于薛,是为孟尝君,以广招宾客,食客三千闻名。
孟尝君在“四君”中是最早养士的一个,他的所为在当时对社会新风气有开导作用,他的“尊贤重士”思想对当时及后世都有重大影响,盂尝君在一定程度上还延缓了齐国衰亡的步伐。
鸡鸣狗盗
出处:《史记·孟尝君列传》
释义:后指卑微之人及其小的伎俩。
赏析:战国时孟尝君出访秦国,秦国的相国出于嫉妒力劝秦昭王杀死他,秦昭王就把他关了起来。孟尝君的门客晚上装作一条狗混进了秦宫,偷了一件白狐袍子送给燕姬,让燕姬向秦王求情放走了孟尝君。孟尝君一行深夜逃到函谷关,门客学鸡叫骗开城门逃跑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七回:“报仇的这桩事,是桩光明磊落,见得天地鬼神的事,何须这等鸡鸣狗盗,遮遮掩掩。”亦作“鸡鸣函谷”、“鸡鸣”、“鸡鸣函关”、“鸡鸣之客”、“鸡鸣潜度”、“鸡鸣偷渡”。
狡兔三窟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
释义;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后用为从多方面谋求安身立命以避灾祸的典故。
赏析:齐国相国孟尝君的门下,有个名叫冯谖的食客。一次,他奉命到孟尝君的封地薛去收债。临行时,他问孟尝君收完债买些什么回来。孟尝君说让他自己看着办。冯谖到薛地后,假借孟尝君的命令,将债契全都烧了。借债的百姓对孟尝君感激涕零,赞不绝口。一年后,孟尝君被免职,返乡,离薛地还有一百多里路,百姓就扶老携幼前来迎接。孟尝君这才看到了冯谖给他买的珍贵的“义”,非常感谢冯谖。但冯谖对他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才能逃过被猎人的追捕。如今您只有一个洞穴,请允许我再为您凿两个洞穴。”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九娘》:“汝狡兔三窟,何归为?”亦作“狡兔三穴”。《旧唐书·李晟传》:“国家倘有变故,琼愿备左右,狡兔三穴,盍早图之。”
招贤纳士
已是初夏时节了,在一个细雨飘飞的日子里,齐国丞相府深宅大院内一座极不起眼的小屋传出一阵新生婴儿的啼哭声。奴婢们奔走相告:丞相田婴的一个地位卑下的小妾分娩了。当即有人去给丞相报喜,说是生了一个儿子,哪知田婴本来就有四十多个子女,根本就没把这当作一回事,又听说是贱妾所生,更是没有搭理。到了孩子满月,田婴不能不去看一看了,不看不要紧,一看就麻烦了。原来这孩子又小又黑,眼睛一直没睁开,而且老是哭。田婴很不耐烦地问起孩子的生日,贱妾告诉他是五月五日,田婴马上变了脸色,并急忙说:“赶快把这孩子送走,不要让我再见到他了!”说罢,他就急匆匆地走了。孩子的母亲没有遵从夫命,偷偷地养活了这个孩子。谁又曾想到,正是这个孩子后来成为了纵横天下的名相,不仅为田家扬了名,而且与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齐名,被誉为战国四公子。
在母亲的细心照料下,这个叫田文的孩子渐渐长大了,由于他身体瘦小,体质极差,加之是贱妾所生,老是受他的哥哥、姐姐们的欺负。每次受欺凌,田文总是很有礼貌地退让。以免母亲伤心。田文幼时就很聪明,没有孩子同他一起玩耍,他就经常独自一人在花园的角落里读书,而且能够过目不忘。他读了不少书,也知道不少世事和礼节。
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田文长大后,有一天,田文的母亲通过他的舅舅向田婴介绍了田文的情况,田婴极其恼怒,非常严厉地斥责田文的母亲道:“我让你丢掉这个孩子,你竟敢养活他,真是岂有此理!”田文赶忙下跪磕头,问道:“您所以不愿抚养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是何缘故呢?”田婴说:“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会高得跟门户等齐,将不利于他的父亲和母亲。”田文接着问道:“那人生的命运是由上天来安排呢?还是由门户来决定呢?”田婴沉默了。田文紧接着又说:“如果命运果真是由上天来安排,您又何必忧虑呢?如果命运由门户来决定,那么加高那个门户就是了,谁又能够达到那么高呢?”田婴默默地点了一下头,脸有几分红了,他忙摆手说:“你不要再说了,下去吧!”打这以后,田文有了贵公子的地位,他的母亲也不再被人瞧不起了,但田文并没有被重用。
田文趁空问他父亲说:“儿子的儿子叫什么?”田婴答道:“叫孙子。”田文接着问:“孙子的孙子叫什么?”田婴答道:“叫玄孙。”田文又问:“玄孙的孙叫什么?”田婴说:“我不知道了。”田文说:“您执掌大权担任齐国宰相,到如今已经历三代君王了,可是齐国的领土没有增广,您的私家却积贮了万金的财富,门下也看不到一位贤能之士。我听说,将军的门庭必出将军,宰相的门庭必有宰相。现在您的姬妾可以践踏绫罗绸缎,而贤士却穿不上粗布短衣;您的男仆女奴有剩余的饭食肉羹,而贤士却连糠菜也吃不饱。现在您还一个劲地加多积贮,想留给那些连称呼都叫不上来的人,却忘记国家在诸侯中一天天失势。我私下是很奇怪的。”从此以后,田婴改变了对田文的态度,器重他,让他主持家政,接待宾客。宾客来往不断,日益增多,田文的名声随之传播到各诸侯国中。各诸侯国都派人来请求田婴立田文为太子,田婴答应下来。田婴去世后,追谥靖郭君。田文果然在薛邑继承了田婴的爵位。这就是孟尝君。
孟尝君在薛邑,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归附了孟尝君。孟尝君宁肯舍弃家业也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他的食客有几千人,待遇不分贵贱一律与田文相同。孟尝君每当接待宾客,与宾客坐着谈话时,总是在屏风后安排侍史,让他记录孟尝君与宾客的谈话内容,记载所问宾客亲戚的住处。宾客刚刚离开,孟尝君就已派使者到宾客亲戚家里抚慰问候,献上礼物。有一次,孟尝君招待宾客吃晚饭,有个人遮住了灯亮,那个宾客很恼火,认为饭食的质量肯定不相等,放下碗筷就要辞别而去。孟尝君马上站起来,亲自端着自己的饭食与他的相比,那个宾客惭愧得无地自容,就以刎颈自杀表示谢罪。贤士们因此有很多人都情愿归附孟尝君。孟尝君对于来到门下的宾客都热情接纳,不挑拣,无亲疏,一律给予优厚的待遇。所以宾客人人都认为孟尝君与自己亲近。
冯谖客孟尝君
冯谖不仅为孟尝君开凿了“三窟”,而且还告诉他人世的道理。孟尝君被罢免时,众宾客都作鸟兽散了,待到他得复相时,这些人回来又想来归附他。孟尝君很不耐烦,并同冯谖商议着要把这些人都赶走,冯谖很不同意,并说:“有生命的东西一定有死亡,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归宿;富贵的人有很多门客,而贫贱的人很少有朋友,这就是世态炎凉的本来面貌。”他接着说:“您难道没有看见那些赶集的人吗?早晨,他们拼命地从入口挤进去;太阳下山后,那些经过集市的人们甩着胳膊走过去,看也不看一眼。要知道他们不是喜欢早晨而厌恶黄昏,而是希望得到的东西在那里已经没有了。”最后他劝告道:“当初您失去相位,门客自然会离去,不值得因此而埋怨士人,以至于断绝了门客的来路,希望您还是像以前一样对待这些门客。”孟尝君听罢极为惭愧,竟然连续给冯谖跪拜了两次,说道:“我恭敬地听从先生指教。听到这些话,怎敢不接受教益。”这下可把冯谖吓坏了。他慌忙下跪,叩头不止。从此以后,二人更是亲密无间,无话不谈。从此,冯谖成为孟尝君最得意、能为左右膀的门客,其功德无量。
耳环的妙用
一年,齐王的夫人死了,孟尝君为此大伤脑筋:齐王要立谁为夫人呢?倘若是个与自己作对的人,那就麻烦了,搞不好,相国要职也会被别人夺走。
齐王有七名宠妾,个个如花似玉,齐王经常与七名宠妾在一起。孟尝君想:“齐王要立夫人肯定会从这七人中挑选一位,不过,哪一位是齐王最喜欢的呢?”孟尝君想来想去,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命人制作了七副耳环,每副耳环都用上等美玉制作,其中一副耳环最精巧、最珍贵,然后把七副耳环献给齐王。齐王看到这么精美的耳环,立刻高兴地把它们赐给了七名宠妾。
过了几天,孟尝君再次进宫进见齐王,悄悄地观察齐王身边的七位美人,见她们都戴上了自己进献的耳环,其中一位美人戴上那一对特殊的耳环更显得楚楚动人。告别齐王回府后,孟尝君立即命人起草奏章,劝齐王立那位楚楚动人的美女为夫人。齐王接奏,正合心意,便立最中意的美人为夫人。
那位当上夫人的美人身价倍增,自然不会忘记孟尝君,所以孟尝君还是平平安安地做他的相国,齐国百姓也因此安居乐业。
王安石:“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呜呼!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徒哉?鸡鸣狗盗之徒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钱穆:“其时孟尝君在齐固已戴震主之威名,天下知有薛,不知有齐矣”(《先秦诸子系年》卷四)。
杨宽:“到公元前年齐愍王继位后,田文专权,弄得‘闻齐之有田文,不闻有其王’(《史记·范雎列传》)。”
田文田婴墓
位于薛国故城内东北隅(今滕州市官桥镇狄坡村北),二墓东西排列,相距30米,原有封土,高6米,直径20米,石室结构,两墓东西排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曰:“冢结石为椁,制作严固,坚不可动,莹丽可寻。今墓已开发,如宫室,以铜铁铸壁,扣之有声,行人往还,莫不迳观,以为异见矣。”东晋《太康地纪》也有类似的记载。由此看来,墓当在东晋时就被盗掘。据年调查记录,田文墓前有清碑一块,上书“孟尝君之墓”,为嘉庆二年(公元年)山阳周端立。年两墓被毁,碑碣无存。年官桥镇政府在原址重修两墓并立碑以示垂念。
过田文墓
宋·陈洎
当年闻奏雍门琴,话著池台泪满襟。
何况今朝陵谷畔,池台无迹可追寻
孟尝君的用人之道
孟尝君身上拥有一个企业引导者应该具备的6项特质,分别为:满足员工的综合价值需求、摒弃官僚作风、激励与信任、成为员工之间的纽带与润滑剂、综合评估员工的思维方式、建立有效的文化。下面我们逐项解析。
1.满足员工的综合价值需求
我们都知道,孟尝君是中国历史中好客纳贤的代表。从东周到近现代,一直流传有这样一副旅店常用的对联:“孟尝君子店、千里客来投,从这副对联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尝君的好客与求贤若渴。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君王都纷纷招贤纳士,基本每个国家都设有招贤馆,但孟尝君作为一个大臣,拥有的贤士数量竟然超过一个国家,而且其中不乏大才,这就值得我们思考了。孟尝君能够满足、体现门客贤士们的自我价值,是这些贤士愿意留在其身边的主要原因。
每一个投奔孟尝君的人按照规定,都要展现一下自己的才能和特长。不管是拥有治国的宏韬伟略,还是做工驾车的技术,孟尝君都会加以赞赏,即使是没有任何技能的人,孟尝君也会赞以仁厚或忠义,使每一个投奔他的人都能感觉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无不尽自己所能为孟尝君做事,因此,各国很多不被重视的贤士都慕名投奔。
一次,一个衣着怪异,身染重病的野人来投奔孟尝君,孟尝君问其有什么特长时,这个野人说不会骑马驾辕,也不会诗书琴艺,只会画画。孟尝君让其当场作画,野人不用纸笔,只用树枝在泥地上作画,画出的东西怪异丑陋,写的字也没人认识,大家都嘲笑他,只有孟尝君含笑不语,最后只说画的太高深,自己看不懂,找来医生为其治病,并且留在招贤馆。
时隔半年,齐国在修建楼阁时挖出很多石柱,上面写的文字和图形没人认识,齐王知道孟尝君手下贤人众多,就去请教孟尝君。孟尝君让招贤馆的众人来看石柱,结果没有一个人认识,在孟尝君非常失望的时候,这个野人走出来,破解了这些尧舜时期治水时留下的图形和文字,随后对孟尝君说:“蒙您当初不弃,在落难之时收留,一直图报,但是因为没什么别的技能,因此一直没能报恩,此次破解了柱文,了却了心愿,说完,拜谢离去。
今天人才的忠诚度不是单靠高薪和奖金就能换来的,因为这些其它企业也做得到,如果真的是人才,别的企业甚至会来高薪挖角,这也是人才流动很大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如何在同等薪酬,甚至是更低薪酬的情况下留住人才呢?传统的管理方式是一手拿糖果,一手拿大棒,用物质的给予与剥夺作为奖惩的工具,但是,在今天的企业中,尤其是那些高级脑力劳动者,他们对价值的理解与需要早就变得多元化,其中自我价值的表达、是否受到尊重、愉悦的工作心情等成了选择工作时除薪酬与职位外的重要价值考量因素,而且这些因素所占的比重还在不断上升。
现实生活中,我们能有一个登台表演的机会都会很高兴,并不会计较报酬的多少,在职场中又何尝不是呢,真正的人才除了在意自己付出劳动的报偿外,更在意企业是否给了他们一个舞台。
请企业管理者们相信,给员工一个舞台,员工回报给企业的绝对是一台精彩的好戏。
2.摒弃官僚作风
孟尝君作为处在阶级制度较为森严的封建体制社会中的贵族官吏,在摒弃官僚作风方面非常值得称道。孟尝君的衣食住行与门客们完全一样,除非重大集会与仪式外,很少穿华丽的衣服与乘坐华贵的车马,饮食上也相对简单。一次,孟尝君与门客们一起吃饭,有一个人身体遮住了孟尝君桌子上的灯光,一名叫冯谖的门客觉得孟尝君的饭菜一定是比门客的更好,于是掷杯筷于地,打算离开。孟尝君急忙捧着自己的饭菜让冯谖看,结果都是一样的,这让冯谖羞愧难当,誓死效忠孟尝君。
一次,孟尝君派遣冯谖到自己的封地——薛,去收缴欠账,冯谖到当地后以孟尝君的名义把大家的欠据全部烧毁。冯谖空着手回来,孟尝君先是非常生气,但是马上就平静下来,他想冯谖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于是请教冯谖这么做的用意。冯谖说:“现在你家财万贯,几千两白银对现在的你来说无足轻重,因此,我用这笔钱给你传扬仁德的美名了,总有一天这份投入会有回报的,孟尝君听完不仅不怪罪,反而重谢冯谖。不久,孟尝君被齐湣王罢官,孟尝君返回封地,当地百姓出城百里相迎,冯谖当初的善施使孟尝君有了安身的退路。不久冯谖游说楚国国君,使楚王高官厚禄聘请孟尝君,这让齐湣王看到了孟尝君的价值,同时又担心其为别国所用,于是复孟尝君的相位。
当孟尝君多次遭遇险情时,被其以兄弟相待的门客也都拼死保护,使其化险为夷。孟尝君厚待部属,而部属给其的回报又远远的高于其所付出。值得一提的是,孟尝君厚待部属的方法不仅仅是丰衣足食,更是一种视下属为兄弟,推己及人的态度,这个特点才让真正的人才不离不弃,反之,单纯施以酒肉,只能留住一些庸才。
3.激励与信任
孟尝君对自己的下属与门客很少使用威权管理方式,也很少用法律与制度约束下属,多是采用鼓励加赞赏的方式,这样虽然有时缺乏力度,但是更多的人却因此死心塌地的跟随孟尝君,直到其被罢官,也依然有很多门客追随。如果是依靠强权的管理与用人方式,恐怕当其失去权利的时候,是不会有任何人追随的。我们如今的企业也是如此,威权管理只能留住为了利益而来的员工,当企业遭遇困境时,这样的员工自然不愿意留下来与企业共患难,这就为企业埋下了巨大的管理风险。
4.成为员工之间的纽带与润滑剂
孟尝君的门客众多,从文人墨客、侠士武师到商人小贩、异人术士无所不有,他们之间自然存在文化与意识形态上的差别,矛盾也在所难免,经常有争执的情况发生。
一次,一个门客怀疑另外一个曾经做过小偷的门客偷了自己的佩剑,非要杀掉这个人,而其他门客观点不同,一些文人墨客、武士支持丢剑的门客,士农工商等社会底层门客支持曾经是小偷的门客,这两类身份、思想不同的门客本就有很多矛盾,相互藐视,此次的事件为导火索,最后竟演变成了两股势力之间的争执。
家丁急忙告诉孟尝君,孟尝君没有以王侯将相的身份去压制这些人,而是让人牵出一匹马和一头牛,然后问争执的双方,自己要杀一匹马或一头牛摆宴,问大家该杀哪个。有人说杀牛,但是马上有人出来反驳,说牛是耕田不可缺少的劳力,这样的好耕牛杀了吃肉太可惜了,应该杀马,留下耕牛。又有人出来说,耕牛虽然杀了可惜,但是这匹马是一匹夜奔千里的良马,杀了更是可惜。看大家争论不休,最后孟尝君说:“没错,牛耕田,马行路,各有分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为,再好的耕牛也没有马跑得快,而再好的马也不会耕田。就好像你们,各有各的本领,各有各的工作,相互之间没法进行比较,应该互相理解包容,大家听完纷纷点头。随后孟尝君摘下自己的佩剑送给丢剑的门客,化解了矛盾。不久,丢剑的门客在花园找到了自己醉酒时掉落的剑,这名门客羞愧不已,向被冤枉的门客道歉,两个人成为了好朋友,不久,一起陪同孟尝君出使秦国,帮助孟尝君偷秦昭王白裘皮大衣的就是这位被冤枉的门客。
孟尝君协调部属之间关系的方式,对于我们今天的企业管理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因为无论一个公司有多么优秀的人才,如果他们之间不能够有效协作的话,越是优秀的人才则越会为企业带来负面的消耗性动能。优秀的企业引导者能让员工之间的合作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避免人才之间的内耗。因此,与发现人才,激励人才相比,促成人才之间的合作,同样非常重要。
5.综合评估员工
东周时期百家争鸣,各诸侯国也非常重视对人才的开发与选用,但是,对人才的考核标准也很严格,比如,首先要相貌端正,举止不凡,谈吐文雅,过了这些外貌的考核后,算是通过了面试的第一关,才有机会见到君王,而这个人的才学也必须是治国安邦之策才可能被留下。而孟尝君不同,他收容门客三千,其中虽有满腹雄韬伟略的高士,也不乏士农工商三教九流的一般人,甚至有曾经偷盗、抢掠的人。因为,在孟尝君的眼里,不同身份,不同能力的人都有不同的作用。
一次,孟尝君出使秦国,秦昭王知道孟尝君是一位贤能的人,于是就想让他做秦国宰相。秦国的大臣们对秦昭王说:“不能让孟尝君做宰相,因为他是齐国人,做了秦国的宰相,必然对秦国不利。但他的确很有才干,我们也不能放他回去,于是秦昭王下令把孟尝君软禁起来。
孟尝君想逃离秦国,暗地派人请秦昭王的宠妃帮忙。妃子对孟尝君说:“听说你有一件白狐狸皮大衣,能送给我我就保证你平安离开秦国。孟尝君的确带了一件非常珍贵稀有的白狐狸皮大衣,但是来秦国后已经作为礼物送给了秦王。随同孟尝君来秦国的门客中有一个人曾经做过小偷,他夜里从狗洞潜入王宫,偷出了那件大衣。孟尝君把这件偷回来的大衣送给了王妃,王妃便在秦王酒醉时为孟尝君求情,秦昭王就同意了释放孟尝君。
孟尝君知道秦昭王清醒后很可能变卦,于是连夜带着门客逃跑。他们来到秦国的边境,天还没亮,城门紧闭,按照规定,只有鸡叫以后才能开城门。孟尝君焦急万分,这时门客中有一个会口技的人,他偷偷学着公鸡啼鸣,附近的公鸡听到有鸡在叫,也跟着叫起来,守关士兵以为已经天亮了,于是打开了城门,孟尝君得以逃脱。
6.建立有效的文化
孟尝君的作风在其治理齐国的时候,对齐国的经济、文化、军事、政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其成为齐国丞相后,他的思想与行为逐步在朝野被认同并效仿,一时间,仁信、纳贤成风,最高统治阶层的这种转变,很快流入民间,这种高于制度的文化起到的效果深入、持久。这种良好的风气甚至在孟尝君死后的几十年中都一直影响着齐国。
套用教育界的一句名言——没有不好的员工,只有不好的老板。看一下中国历史上这位伟大的组织引导者——孟尝君,从他身上发现、领悟一些优秀领导者的素质与管理方法,做一个明天企业需要的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