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之曹操,用人之道,有才便放马过来,能识人会用人
小编对曹操这个人物设定的理解是,两分奸猾三分算计五分毒辣,就是这样一个浑身充满了负能量的人,为什么能招揽到那么多人为他卖命,至死不渝呢?待在这样一个心中稍微有些猜忌,就杀了人家全家的危险人物身边,不怕曹操一个不高兴,就把自己斩杀了吗?
三国人物配图当然,他们愿意跟着曹操,肯定是曹操身上某一个点收服了他们,那便是用人之道。能识人,会用人,只要他用人的方法得人心,自然就有许多人愿意跟着他。小编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曹操的用人之才,总结一句话就是他的用人之道,就是有才便放马过来,能识人会用人。你们认为呢?
曹操用人,很大胆的主张就是唯才是举,重视人才。意思就是,没有地位之分,门第之见,如果你是穷得叮当响的一介草民,但是你有才华,有谋略,或是武功高超,善用兵法,你都可以投入曹操的阵营,施展你的本事。为了网罗天下人才,几次发布求贤令,这种没有任何偏见的选贤举能的政策,招来了许多人才。不管是谋士,还是武将,曹操可以说是羽翼丰满了。
三国人物配图在袁绍身边做事的荀彧与郭嘉,就是听到曹操招贤纳士门槛比较低,没有什么苛刻的条件,所以都抛弃袁绍,来投奔曹操,寻求英雄用武之地。并且曹操在打仗的过程中,如果看见有他想要的人才,他就会想尽办法去把人家拉拢过来帮他做事。
后来在曹操身边出谋划策南征北战的张辽、徐晃和张合,都是在战场上被曹操相中,然后招纳过来的。他们在曹操身边出了很多力,立下了许多功劳。这就是曹操,不管你是自愿投奔,还是被劝降,他不管你以前是干什么的,只要你是有才之人,他都愿意接纳。
三国人物配图曹操为求人才,更是不计前嫌。曹操和张绣之前因为邹氏的关系,可以说是水火不容,敌对的过程中,曹操还受了伤,还搭上了他一个儿子和一员得力干将。二人之间应当是不死不休的的恩怨纠葛啊,两人也是一直处心积虑想要置对方于死地,但是都没能成功。想不到,竟然有一天,张绣成为了曹操麾下之臣。
官渡之战爆发之前,曹操大军与袁绍大军杠上了,丢人的曹操眼看着又要输了,张绣却带着人马,向曹操投降。曹操给张绣准备了宴席,深情地拉着张绣的手,好像兄弟情深的样子,为张绣封了将军,又让自己的儿子娶了张绣的女儿。从仇人到亲家,这画风也转变太快了,不得不说,曹操为了招揽张绣,不计较过往恩怨的气度也是很令人佩服的啊。
三国人物配图曹操能把握人心,用人不疑。官渡之战,曹操兵力不足,粮草缺乏,双方力量可谓悬殊。眼看着曹操马上就要输了,敌军将士许攸居然来投降,并且给曹操解了燃眉之急,献计曹操让他偷袭袁绍堆放粮草的地方。要知道,许攸可是刚刚还在袁绍手下做事,突然由敌军要变成自己人。
小编认为这许攸可是不能轻信啊,肯定有诈,绝对是袁绍派过来坑曹操的,已经做好埋伏了,就差许攸这个诱饵来诱惑曹操了。但是曹操就有这样的魄力,愿意相信他,并且采纳了他的建议,也不害怕袁绍是不是就在那儿守株待兔。曹操疑用人不疑实属难得,事实证明,许攸也没有令他失望。
三国人物配图曹操知人善任,让每个人的价值最大化实现。曹操能看出来,谁是人才,更能区别出来这些人才各自的特点。如果这些都不难的话,要把大家安排在合适的工作岗位,让他们能够发挥出别人都无法替代的作用,这件事儿,就有些难度了。但是曹操就能做到这样,他重用荀彧便是知人善任的例子。
正是因为曹操用人有道,身边才聚集了一个强大无比的精英队伍。文人谋士有华歆、崔琰、郭嘉、荀攸等人,将士有张迈、徐晃、典韦等人。而这些人都是来自五湖四海,被曹操聚集在一起的。怪不得曹操做的事那么大胆,写的诗那么大气,敢情是手下能人太多,“才”大气粗啊。你们感觉曹操的用人之道是什么样子的呢?是不是像小编说的这样,用人之道,有才便放马过来,能识人会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