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帛书楚简来看老子真的主张绝圣弃智吗

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http://m.39.net/pf/a_5462118.html

《道德经》第十九章中“绝圣弃智”字面上的意思是“除去圣人,断绝智慧”。关于这种解释,历来都有争议。

有崇拜老子者认为“绝圣”说的是“破除崇拜论”,甚至搬出了文革来证明他的观点,至于“弃智”并不是断绝精神文明,而是去除物质文明,依据是后文第八十章中的“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这样的话,庶民就会得到百倍的好处吗?

有非议老子者结合第三章中所说“常使民无知无欲”。第六十五章中说“非以名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得出了“愚民思想实出于老子”这个观点。

今天我们结合楚简和帛书重新解读一下这四个字,《道德经》中到处推崇圣人,真的要绝弃圣人吗?《道德经》中本身蕴藏着大智慧,真的要断绝智慧吗?

“智”字帛书楚简均作“知”,二次可以互通,训诂下来略有差别,此处不谈。单从原文中找依据“知”有什么危害?探寻非“绝”不可的必要性如下:

1、人多知,而奇物滋起,乏物滋彰,盜多有。2、民之难治,以其知多也。除了这两点句,原文之中还有说“知”是不好的,不利的地方吗?不能把自己认为“知识(智慧)不好”的观点强加在古人的文章中,依据还得从原文中找。我们顺着这个思路看看原文中有多少提倡“知”的呢?

1、知无为之益。(知道无为的好处)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要知道满足,要知道停止)3、知天下、知天道、圣人不行而知。(反正就是要知道)4、知其子,守其母。(知道了,才能知道如何做)5、知和曰明。(知道了“和”,才是聪明睿智的)6、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兹以此。 (不仅告诉你我知道的内容,还告诉你我是如何知道的)7、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不仅告诉你我知道的内容,还告诉你我是如何知道的)8、知不知,尚也。不知不知,病矣。(知道自己不知,还行。不知道自己不知,问题就大了)9、水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正话反说,还是让“知”)10、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知古始,知过去,知开始)11、知识出,案(焉,安)有大伪?(有的版本是:智慧出,焉有大伪?这段有争议,存疑,暂不为证)12、至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不仅告诉你我知道的,还告诉你我是如何知道的)13、知其雄,守其雌。知其荣,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知道了,才能知道如何做)14、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不仅要识人,还要自知)说“知”不好的只有两句,主张要“知”的多达十四句,老子真的要“弃知”吗?我们再回到原文去探讨,这两句分别出自《道德经》第五十七章和第六十五章。

第一句的意思是:人知道的多了,奇巧淫技也就跟着兴起了,这些不中用的物件多了,盗贼也就兴起了。所以在第十九章提出了解决办法,就是:不要让人知道这些,百姓就会得到百倍的好处,不要那些奇巧淫技,盗贼自然就没有了。第三章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个观点:不贵重难得的财货,百姓就不会偷窃。不显露所想要到东西,百姓就不会生乱。

这是帛书甲本的文字大意,这个“知”并没有“智慧”的意思,贯通逻辑之后可以这么理解:君主显露出自己的欲望,下面的人就会投其所好,能工巧匠也跟着发财,甚至百姓也不好好种地了,干起偷窃的勾当,导致昏乱。所以作为君主要“视素保朴,少私寡欲”。圣人不也说了么:我没事,百姓自然就富足了。我想要不欲,百姓自己就淳朴了。大体上是个“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道理。

当然也有人反对这种解释,认为《道德经》不是写个君主的。《老子》原文里面提到了“侯王”二字,后世道德经改成“王侯”,一共三次,均为劝谏。这是一点,另一点是春秋战国那个时候,全天底下有几个人识字?孔子是把官学带入民间的典范,在看看他的学生还是以士大夫子弟为主。《道德经》不是写给侯王君主,难道是写给不识字的百姓的吗?今天读古文古书,首先要解决代入感的问题,尽量多方印证,按照当时的情景来理解。还有一点是,有学者专门区别了先秦“人”和“民”二字的用法,人包括民,民是纯粹的被管理者,人有时候可以指代管理者。帛书说的是“人多知,而奇物滋起”。

第二句的意思是:庶民之所以难以管理,是因为他们知道的太多了。这种翻译是持“愚民”论调者的断章取义。我们结合后文来看“故以知治邦,邦之贼也。以不知治邦,邦之德也。”用智慧来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盗贼。不以智慧管理国家,是国家之福。这个很庶民知道的多有什么关系?前后文关联起来解释就是:庶民不好管理,是因为用智慧来管理的,这是“有为”的,所以用智慧管理国家,是国家的盗贼。那应该如何治理国家呢?“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后面再接一句:我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呢?这个语句一共出现过三次,老子不仅让知其然,还要让知其所以然。着是“弃知”应该有的表现吗?

再回到《道德经》言论场景的问题上,这是对君主、侯王说的话,而不是所谓“圣人对我们的教诲”。老子的“知”都是让君主、侯王“知”的,是否代表把管理者教坏,让他们愚民呢?第六十五章古时候顺应道做事的人,并不是让百姓了解,而是让百姓愚昧,这种翻译能站住脚吗?百姓都是愚民,何必以百姓之心为心?

第三章也说了:不推崇圣贤的人,才能让庶民不争。先从身份问题上看这句话,民是用来种地过小日子的,斗大的字不识的几个,贤人,圣人跟民有多大的关系?老子为什么要“绝圣”?

上面征引的都是帛书《老子》,下面从《楚简》老子聊这个问题。

巧的是楚简《老子》开头就是这一章,“绝知弃辩”,各传世本作“绝圣弃智”。

廖明春案:“知”、“智”互通,“辩”、“圣”义近。

盖古人误解“圣”为后世之“圣人”,抑或战国中期非儒派刻意改之。“辩知”二字连用见下:

《商君书·外内》:“奚谓淫道?为辩知者贵,游宦者任,文学私名显之谓也。”《战国策·东周策》:“﹝石行秦﹞谓周君曰:‘君不如令辩知之士为君争於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大忠无所拂悟,辞言无所击排,乃后申其辩知焉。”《荀子·性恶》:“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老子非但不“绝知”更不可能“弃圣”。无论是《简帛老子》还是《道德经》本身是推崇圣人的,先推崇圣人,再把圣人绝弃了,圣人的无为到底还要不要学了?这种于理不通的论述也不知道如何能够流传下来,又如何能够被“当代大师”融会贯通的将出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