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和李银桥散步,谈笑间伟人询问李敏李讷

刘军连出诊的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7879889412123085&wfr=spider&for=pc

在毛主席逝世很多年后的一天,工作人员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一张泛黄的书签,还有一封信,上面稚嫩的字迹依稀可辨:

亲爱的小爸爸:

这是我为您亲手制作的生日礼物,

东西虽然小,但代表了我的心意,

愿我最亲爱的小爸爸,

永远年轻,慈祥乐观,

您教导我怎样生活,怎样做人……

当时,工作人员特意请来毛主席最小的女儿李讷前来辨认,对于这封信,她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是自己上初中的时候送给父亲的生日礼物,毛主席珍藏了多年。

老人热泪盈眶地说:“原来父亲是这样爱我!”

一、毛主席对女儿的教育

俗话说:“帝王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和老百姓一样,毛主席最喜爱的也是他最小的女儿李讷。

很多人对毛主席的两个女儿,李敏、李讷的姓氏感到奇怪,其实是因为在抗战时期,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在陕北指挥战斗,为了保密,每个人都要取一个代号。毛主席就取名为李德胜,寓意“一定德胜”。

毛主席与贺子珍唯一的女儿叫贺娇娇,从苏联回来以后,毛主席决定给她改名。孔子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毛主席为了告诫他的女儿们要少说空话,多做实事,给她们取名为李敏、李讷。

李敏4岁的时候,为解贺子珍思女之苦,毛主席将小李敏送到了苏联和她妈妈团聚,没想到一年以后苏德战争爆发,作为中国领导人的妻女,贺子珍带着李敏到处避难,在冰天雪地的莫斯科,小小年纪的李敏还患上了肺炎差一点送命,对此毛主席一直心怀愧疚。好在在李敏13岁的时候,李敏终于回到父亲的身边。

不得不说,李讷的童年比李敏要幸福得多,她是唯一在毛主席膝下长大的孩子,也是最小的孩子,自然要宠爱一些。幼年的李讷给毛主席带来了很多的欢乐,毛主席称她为“大娃娃”,李讷称他为“小爸爸”,可见父女俩的关系是亲密无间的。

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李敏和李讷都跟随毛主席搬进了位于北京的香山别墅,他们一家享受到了难得的家庭生活。

平日在家里,毛主席就是一位和蔼可亲的普通父亲,和孩子们在一起很随意,孩子们也很喜欢围着他,什么话都跟他讲。

毛主席从不要求他的孩子要做科学家、政治家或者文学家这样听起来高大上的职业,只要求他们能够自食其力,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作为父亲的他就很心满意足。

平日里,毛主席对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搞特殊化,无论在哪里,都应该像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不能打着主席孩子的旗号获得特殊的待遇。他一再告诫女儿们:“你们不能靠我,要靠自己去奋斗,不要把我挂在嘴边去唬人。”

李讷出生在战争年代,小的时候跟着毛主席东奔西跑,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一直都是跟在李银桥夫妇身边学习一点文化知识。环境稳定下来之后,再加上适龄,也该考虑孩子上学的问题。

为了避免学校搞特殊化,在李讷入学的档案里,父母联系人一栏一直填的都是警卫员的名字。毛主席还告诉李讷,在学校不允许告诉任何一个人她是主席的女儿,上下学也不能坐中南海的车。

有一次周末,警卫出去办事,半路正好顺便到学校把李讷接回了家,这件事情被毛主席知道了,把警卫好一顿批评:“说了不能用中南海的车接送李讷,这要被其他人看到了该怎么想,还以为她是什么重要领导家的孩子,以后再也不许这样做。”

正是在毛主席这样的严格要求下,从小学到高中,李讷都从来没有在学校说过自己的父母是谁,吃饭都和大家一样吃食堂,上学回家也是坐公交车。在学校时,甚至还因为穿得比较破旧而被同学们取笑。

李敏和李讷就是在毛主席这么严格的要求下长大,她们也不负主席的期望,学习都很优秀。李敏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4年后,李讷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

毕业以后的她们都从事着非常普通的工作,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毛主席的女儿而要求国家给予特殊的待遇。

然而,在毛主席的眼里,这么优秀的女儿一路还是太过于平坦。有一次,他在和警卫李银桥散步的时候,突然问:“李敏和李讷两姐妹,你觉得哪个更好?”

李银桥不知道主席问这个话是何用意,实事求是地说:“这两个孩子都很好,一点都没有高干子弟的优越感,也都很上进,很努力,都听主席的话。”

毛主席摇摇头说:“我看她们就没有你们有出息,不像你们,从小就背井离乡,参加革命,靠着自己的努力,做了很多为人民服务的事情。她们吃的苦还是不够多,能吃苦的人才能有大出息。”

李银桥说:“这两姐妹吃的苦可是比普通孩子还要多啊!”

毛主席笑着说:“你说的吃苦思想不对,她们是我的女儿,但我也是普通人,人要和低的比,不比贡献比享受,是没有出息的。”

主席的一席话,道出了他对儿女的严格要求。

二、对高干子弟的担忧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会这么严格要求自己的儿女,首先是源于父爱,希望她们能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更重要的是,他意识到干部子弟教育问题的严重性。

为了避免在高干子弟里形成攀比的风气,防止贵族阶层的形成,防止人民政权变质,他必须从自身做起,只有严格要求自己的儿女,才能为众多干部树立典范。

毛主席曾经和湖北省秘书长梅白讨论过干部子女的教育问题。主席问他:“你记得曹操是怎么评价汉献帝的吗?”

梅白点点头说:“记得,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夫人之手。”

毛主席点点头说:“是的,看来你读的书不少啊!你看我们现在那些高干子弟,是不是就是汉献帝,从小娇生惯养,打不得,骂不得,就像温室里的花朵,吃不得苦,这些人就是阿斗啊!”

当时,在党内的高干子弟出现了很多攀比的现象,特别在中央及省级机关的托儿所,幼儿园,孩子们竟然都开始比较谁坐的汽车更高档,谁的爸爸妈妈当的官更大。

毛主席对这种攀比的现象非常不满,这不就是在培养一批贵族的少爷小姐吗?他认为,孩子就应该严格教育,要到大风大浪里去历练才能成长。

在这次谈话结束的时候,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高干子弟不管好,早晚是要出大问题的。”

此外,毛主席还向党内干部推荐阅读《战国策》中的《触龙说赵太后》,这篇文章分析了为什么这么多个诸侯国中没有一个能保持三世为王。文中说道:“此其近者祸其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毛主席说:“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我们代表的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而不是剥削阶级。如果我们不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他们就可能会编制,会搞资产阶级复辟,那我们无产阶级的财产和权力就会被资产阶级夺回去。”

毛主席居安思危,不仅在战争年代,领导着人民革命。在和平年代,也丝毫不敢放松警惕。

三、严于律己

不仅对儿女,主席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毛主席出身于普通的百姓人家,从小养成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即便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各种条件都有所改善,毛主席还是一如既往的严于律己。

在毛主席的有生之年,从来都没有因为自己的生日而兴师动众过。他走过了83个春秋,前四十年都没有过过生日。

在他五十岁的时候,当时党中央还在延安,这一次,同志们有意为主席筹备一场生日宴,可是,当宣传部的副部长向主席汇报这件事情的时候,毛主席立即否决了他们的提议,他在信里写道:“现在是内外交困的时候,做生日影响不好,还是不要做了。”五十岁的寿辰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过去。

当时,有许多民主人士听说了此事,都十分感动。以前的统治者要是碰到寿辰这样的日子,巴不得昭告天下,大肆敛财。主动拒绝办寿的领导他们还是第一次见,不禁心生敬佩。民主人士续范亭还专为赋诗一首:

半百年华不知老,先生诞日人不晓。黄龙痛饮鸣千炮,好与先生祝寿考。

建国以后,年12月26日,又到了毛主席60岁大寿。人生六十一甲子,中国人对于60岁的寿辰是很看重的。这个时候各方面条件也比在延安的时候好得多,下面的工作人员在想,这一次的生日该好好办一办了吧。

本来想悄悄筹备主席的寿辰,没想到还是被他察觉了,主席特意在8月份的全国财经会议上讲道:“七届二中全会有几套规定没有写在决议里。遵守这些规定,就是谦虚态度。”

考虑到当时毛主席正在抓廉政建设,为了避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一次六十岁的寿辰再一次放空。

时间又过了十年,到了年12月26日,这一次,工作人员说无论如何,这一次的寿辰一定要办。没想到毛主席还是摆摆手说:“这个旧习惯我看要改一改了。做一次寿就代表这个人又老了一岁,还不如让他悄悄地过去,到了八九十岁,自己还没有察觉到,这该有多好啊!”

主席的这一番话,又让工作人员不得不打消了办寿辰的念头。

年12月26日,此时的毛主席已经八十岁高龄。在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下,我国国力大大增强,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是日益提高。

在毛主席八十岁寿辰这一天,全世界有多位国家首脑、马列主义政党和领袖人物发来贺电。

但是,毛主席再一次拒绝了工作人员为他办寿的建议,而且不允许任何报刊、电视台、电台报道关于他寿辰的任何消息。后来,人们还是从《参考消息》知晓了一点点情况。

不得不说,毛主席无论是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还是对于自己的严格要求都堪称我党的典范。对我党现阶段的廉政建设,也具有非常重要现实意义及启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