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年,战火弥漫了整个长平,硝烟滚滚中一位少年将军俨然陨落。
赵括乃战国名将赵奢之子,将门氏族,身世显赫,自幼习读兵法,司马迁《史记》中载: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然而这位言兵事天下莫能当的狂傲少年却在长平战场中失败,四十万赵军遭秦军坑杀,赵国自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失去了与秦国争雄天下的资本。很多人谈论起赵括都会不约而同的说他只是“纸上谈兵”,仿佛长平之战的失败都只是他一人之过。长平战败真的只是赵括一人之错吗?这个自古被世人诟病的少年将军,真的如世人所说般,只是纸上谈兵吗?显然并不是。
长平之战源起于秦国攻打韩国,韩国战败欲献上党郡给秦国求和,上党郡守冯亭转手将上党郡献与赵国,赵国接受了上党郡,秦昭襄王震怒,下令攻打赵国。
长平之战是一场持续的消耗战,周赧王五十三年开始至赵括接替廉颇做长平主将,此次战争已持续近两三年之久。长期备战是无比耗费财力与物力的,而赵国农业基础薄弱,长期作战在消耗秦国粮草辎重的同时也在消耗赵国,赵国国内已无粮可用。《战国策·齐策二》记载:“秦攻赵长平,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长时间的战争内需消耗,赵国经济上已支撑不起军中战士的粮草补给。此前一直在邯郸城的赵括想必也更了解赵国的经济问题,故在接任主将后,一改廉颇往日的作风,转守为攻,这样或许能够尽快结束战争,缓解赵国国内的经济压力。
之前长平对峙的几次战争中,赵国皆处于下风,廉颇不得已才依据地势坚守不攻,展开拉锯战。廉颇长时间只守不攻大量消耗赵国内需,赵王已然震怒。范雎使用离间计,使赵王疑心廉颇,临阵换将。从臣对君的内心揣度来说,赵括已深知赵王心中顾虑,若自己仍违背君意,只守不攻,势必也会遭君王疑心。况且只守不攻的情况下,赵军粮草能坚持到何时?
赵括虽自幼熟读兵书,对军事颇有见地,但毕竟无实战经验,若初战对抗将领为一般才干或许能险胜,偏偏此时秦国暗中换武安君白起任秦军主将。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用兵如神,一生从无败绩。赵括与之对抗犹如牛犊对虎狼,实力悬殊。
秦国经商鞅变法改革军功后,不断地蚕食周边小国,军事实力日益强盛,而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后任国君并无其他建树,甚至连胡服骑射也在赵武灵王薨逝后半途而废。此时的赵国军事实力也敌不过勇猛的秦军。秦军前方战场假意败走,暗中则由白起带兵绕至赵军后方突袭,使长平战场上的赵军与后方军需分离,切断赵军粮道。赵括连连斩杀八名校尉稳定军心,仍带领剩余赵军拼死奋战。
秦昭襄王在得知赵军被围困,粮道被切断后,亲赴河内督战,以进爵一级悬赏征调全国十五岁以上男子赴长平应战,援应白起。反观赵国,赵孝成王在战争前期曾派使者入秦议和,秦国在议和一事上大做文章,使得临近的其他诸侯国在得知秦赵议和之后也不愿再发兵救赵,赵军被围困,无粮草,无援军,陷入绝境。
周赧王五十五年,长平的赵军被围困断粮一月有余,相传兵士们互杀为食。此时的赵括并未如想象中那般惊慌失措,而是仍坚守阵地,想方设法组织残存的赵军轮番突围。可是长期缺乏粮草而疲惫绵软、军心不齐的赵军如何能抵得过虎狼之师的秦军铁骑?轮番突围失败,赵括也被秦军乱箭射死。已无主将带领的赵军宛如无头的蝼蚁,最终臣服在秦军的铁骑之下,持续了三年之久的长平之战告一终落,而赵括,也永远无法洗脱纸上谈兵的骂名……
与其说长平战败是赵括纸上谈兵,领兵不力,倒不如说更大的原因在于赵孝成王识人不明,执政不力:赵国接受上党就必定会与秦国开战,赵王却未做好决战准备,开战后又不顾谏臣反对执意派使者入秦求和,邻近国家不敢再派兵增援,使赵国无援兵,在外交上阻断了赵国的后路;一心想要速战速决,不考虑实际战局情况,相信他国挑拨离间,君臣离心,在战争僵持胶着时期临阵换将;无择将之能,不听群臣劝阻,不考虑赵括的实战能力,执意任赵括为主将。
世人多不敢言君王之错,错只能全部归咎于赵括。或许,赵括日后在历经战场的洗礼与打磨之后也能成为一颗璀璨的将星。然而,一战身死,再无能洗脱罪名的可能,所有的屈辱与不甘都淹没在长平的那场腥风血雨里。
时不利兮,战不利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