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是形声字,从刀,朿(cì)声。本义:用有尖的东西插入。引申义:讽刺、揭发等。
《说文》:“君杀大夫曰刺。刺,直伤也。”
“朿”是“刺”的本字,甲骨文字形为“带刺树木的象形”,意思是树木的尖刺;金文沿用甲骨文字形;小篆字形把甲骨文简化为“朿”+“刀”,强调用刀刺杀之义;隶书字形把甲骨文字形简化为“夾”+“刂”或者“夹”+“刂”;楷书沿用小篆字形或隶书字形;现代简化字形由小篆字形演变而来。
《春秋·僖二十八年》:“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刺之。”“刺”是杀死之义。
《战国策·魏策》:“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刺”是刺杀之义。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刺”是讽谏之义。
《战国策·齐策》:“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刺”是指出、揭发之义。
《史记·封禅书》:“刺六经中作王制。”“刺”是采用之义。
《汉书·丙吉传》:"驭吏因随驿骑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遽归府见吉白状。"“刺”是刺探、侦探之义。
宗臣《报刘一丈书》:“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刺”是名帖之义。
《周礼·考工记·庐人》:“凡兵,句兵欲无弹,刺兵欲无蜎,是故句兵椑,刺兵摶。”“刺”是兵器的锋刃。
《三国演义》第五回:“刘玄德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刺”是旁边之义。
《史記·豫讓傳》:“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宮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刺”是暗杀之义。
勤奋好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有许多发奋苦读的事例。“头悬梁,锥刺股”就是这一传统美德的生动写照。其中,“头悬梁”说的是孙敬,而“锥刺骨”的主人公就是苏秦。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出身农家,少有大志,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说客、谋士,纵横家中合纵派的领军人物,他成功说服了齐、楚、燕、赵、魏、韩六国联合共抗秦国,佩六国相印。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都想一统天下。年轻的苏秦想凭学识和口才游说当时最强大的秦国,希望得到重用来实现借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由于商鞅嫉妒他的才能,从中作梗,而未能如愿。他曾经十次上书秦王,陈述他的治国方略,都没有被采纳。最后决定离开秦国,转而游说六国联合抗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变卖家产,辛苦奔波好几年,结果六国都没有接受他的政治主张。钱财用尽,走投无路,卖了车马,自己担着行李徒步回家。苏秦的父母原以为他散尽家产能换来仕途的发达,谋得一官半职。谁知落魄如此,都骂他是个没有出息的败家子,连结发妻子也不拿正眼看他。苏秦向她的嫂子要点饭吃,嫂子也不给他做饭,更不给他好脸色。苏秦饱尝了人间冷暖,不觉感叹:一身贫寒,妻子不认丈夫,嫂子不认小叔,连父母都不认儿子,这全都是自己造成的,还是自己没有真本领啊!于是,他躲进入书房发奋读书学习。他偶然从书堆中发现一本《阴符》,这本书是西周的姜尚(姜太公)所著,为先秦时期著名的典籍《太公》之谋略部分。他开始深入领会书中的道理,他足不出户,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发奋读书。夜晚困倦的时候,为了使自己的头脑清醒,就用锥子刺一下自己的大腿,血经常流到脚面上,疼痛让他睡意全消,继续全神贯注地读书。《阴符》这本书,让他茅塞顿开,又结合自己周游六国所得到的信息知识,仔细揣摩,不到一年,他对天下形式成竹在胸了如指掌。再次告别父母去各国游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先得到燕文公赏识,他出使赵国,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致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兵出函谷关一步。最后,他兼佩六国的相印,执金牌宝剑,总辖六国臣民,达到了人生巅峰。
常用词语:刺绣、刺骨、刺猬、刺配、讽刺、名刺、刺字、刺柏、刺探、刺眼、毒刺、刺针、毛刺、刺杀、芒刺在背、寒风刺骨、刺刺不休、钻心刺骨、陈古刺今、话中带刺、刺心裂肝等等。
请欣赏书法作品:
作品释文:
好傍青山与碧溪,
刺桐毛竹待双栖。
花时迁客伤离别,
莫向相思树上啼。
唐罗邺绝句放鹧鸪一首善华书(印)
曹善华感谢各位读者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