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秦攻齐则不然,倍韩、魏之地,至闱阳晋之道,径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马不得并行,百人守险,千人不能过也。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也。是古恫疑虚猲,高跃而不敢进,则秦不能害齐,亦已明矣。以上引用自《战国策·齐策·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苏秦游说齐宣王合纵抗秦《战国策》苏秦奉赵王命,建立合纵联盟战国时期,苏秦是一个很厉害的纵横家,曾搅得天下风云迭起。苏秦作为一个策士,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缺点,但更善于鼓动别人。当然,“鼓动”一般是策士们重要的工作内容。苏秦从鬼谷子校长兼教授的大学毕业后,在秦国求职不成,回家在家人的嘲讽下,点灯熬油锥刺股一年,研习磨砺,再次出道,成功应聘到赵王手下,居高官之位,很受赵王重用。领谁的工资,为谁办事。苏秦领了赵王的命令,奔走于列国之间,游说建立合纵联盟。苏秦游说到了齐国,当时的齐国,国君是齐宣王。苏秦苏秦入齐,游说齐宣王,分析齐国优势苏秦见到齐宣王之后,一切礼节完毕,谈话正式开始。苏秦说:“大王,齐国拥有绝佳的地势,南靠泰山,东则倚仗着琅琊山,西边有清河为屏障,北边则邻渤海。齐国山水环抱、四面有天险阻拦,这样的地理优势,其它诸侯国无不眼红啊。从国力上说,齐国土地广阔、兵多粮足、士兵勇猛。而且齐国还有优越的人口基数。臣私下估计,单就齐国国都临淄这个大城市,就能征集到21万的生力军。即使发生战争,齐国也不用着急,不必为了兵源而发愁,就地征兵都来得急。更何况临淄气宇轩昂,百姓日子过得富足,在生产生活之余,人们还有众多如弹琴、斗鸡、赛狗、踢球等娱乐活动。城中街道,人们接踵摩肩,一派欣欣向荣之景象。大王,以您的贤德能干与齐国的富强国力,本来可以傲视于天下,可您却忍气吞声,甘心臣服于秦国,臣私下里为大王您感到可惜和羞愧啊!大王,这难道就是您想要的吗?”苏秦深知人都爱面子,而君王更是如此。所以,苏秦先分析齐国的实力、地理优势、人口优势。但如此实力还要臣服他人,让人不齿。这就好比你捧一个金饭碗却还在要饭,你饿死了是没有会可怜你的。也许齐宣王在想:韩国和魏国不是也臣服于秦国了吗?大家都在臣服,我还有什么好羞愧的?又不是我一家臣服。苏秦早都料到齐宣王的这种从众心理,相关的说词都已经准备好了。苏秦苏秦分析天下形势苏秦继续说道:“大王,也许你想到了韩国、魏国也都臣服于秦国了,那我们得要分析一下这两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他们之所以要臣服于强国,是因为他们躺在虎狼秦国之侧啊!韩国、魏国离秦国太近了,危险啊!一旦出兵作战,估计坚持不了十天,韩国、魏国便要败于秦国。即便韩国、魏国侥幸获胜,但这种胜利又能保持多久呢?想要彻底战胜一国,那靠的是实力,况且,打赢的代价太高了,到时候兵马损伤过半,国力大衰,更加无力守护边疆,赢了也是败了。然而一旦战败了,那面临的就是亡国啊!因为,韩国、魏国根本不敢轻言战事,而只能屈辱臣服。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而并不是韩国、魏国想要臣服。”苏秦的话很合理,很符合现实情况,因为韩国、魏国就紧挨着秦国。当然苏秦说用不了十天就会战败,确实是有夸张的成分。当然,策士们为了达到效果,游说时有时候会夸张一些。那苏秦刚才分析了秦国打韩国、魏国的情况,那秦国要是打齐国的话,会怎么样呢?苏秦料到了齐闵王在想这个问题。苏秦苏秦分析秦攻齐之难度,齐宣王放弃臣服秦国,同意合纵苏秦继续说道:“如果秦国出兵攻打齐国,那情况可就与韩、魏大不一样了。为什么呢?因为秦国要攻打齐国的话,就必须要借道韩国、赵国、魏国。而且还要过卫地的阳晋(今山东菏泽县以北)和齐地的亢父(今山东济宁市南约五十里之地),那里地势险要,兵马不能畅通,百人把守便可阻挡千军。秦国要深入齐地的话,还要担心韩国、魏国断他的后路,背后下黑手,所以作战就有了顾虑。他们只能虚张声势,而不敢大举进兵,所以秦国根本就奈何不了齐国。而这么明显的事情,齐国却还要向秦国屈辱臣服,不知道大王您是如何想的!大王是想蒙受臣服的屈辱,还是想谋求齐国壮大的实际利益?臣恳切希望大王多加考虑,这两者之间的取舍,是彰显您的智慧啊!”苏秦的一番话,句句在理,说得齐宣王都无法反驳。齐宣王对苏秦说:“寡人愚钝啊,幸亏你奉赵王之命,前来赐教寡人,寡人愿意与贵国合纵。”苏秦游说各国苏秦游说的谈话技巧苏秦分析了韩、魏迫不得已屈辱臣服的原因,分析了秦国攻齐的众多不利之处,又分析了齐国的强大与地理优势。苏秦的意思很明显:韩、魏臣服那是没办法,只能苟且求活;而齐国有地理优势、兵力优势、国力优势,你就和秦国对着干,秦国也不能把你怎么地,你怎么能臣服于秦国呢?怎么就这么没骨气呢?齐国本来臣服秦国,苏秦成功拆散了齐、秦关系,说服了齐宣王合纵抗秦。苏秦的谈话技巧,适合应用于今日职场上的洽谈交流,值得我们学习。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