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诸葛亮隐居地之一古隆中周末,我独自前往湖北襄阳古隆中探寻诸葛亮的隐居地。古隆中,这是传说中的诸葛亮隐居地之一,另一处隐居地传说在河南南阳卧龙岗。诸葛亮隐居时的躬耕地隐居环境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这样描述诸葛亮隐居地:“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古隆中月英花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走进古隆中才发现这里湖光山色、远离尘嚣、简直世外桃源一般。卧龙娶亲墙体画诸葛亮娶妻《三国志》记载:“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容貌甚伟,时人异焉!”有才又有颜值担当的诸葛亮,二十多岁时被荆襄名士黄承彦招为乘龙快婿,娶妻黄阿丑。黄月英的娘家黄家湾黄阿丑的大名叫黄月英,才女一枚,与诸葛亮才堪相配。时人重女貌不重女才,笑曰:“莫学孔明择妇,止得阿承丑女。“诸葛亮的羽毛扇影视形象羽毛扇由来当地人传说,黄月英新婚第一事就是为诸葛亮特制一把鹅毛扇。因为她发现诸葛亮不善于掩饰喜怒哀乐,需要一把鹅毛扇来掩饰表情,同时扇出的凉风提醒诸葛亮要保持头脑清醒。但更深层的意义是通过鹅毛扇树立诸葛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下第一高士”的形象。这把扇子随身携带,冬夏不换,春秋不丢,可见它对诸葛亮来说很有妙用。草庐剧场演出“卧龙”称号由来在东汉流行的旦月评的盛会上,庞德公当着荆襄各界名流的面称“诸葛亮为卧龙,司马徽为水镜先生,侄子庞统为凤雏”。此言一出,惊呆荆襄地界所有人。自此,诸葛亮“卧龙”的名号在当地便逐渐传播开来。诸葛草庐隐居时诸葛亮所受教育据说诸葛亮隐居达十年之久(17—26岁),师从隐居在南漳的洛阳籍高士司马徽,同时受到襄阳名士庞德公的指点和影响。虽然诸葛亮的二姐嫁给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但诸葛亮对庞德公万分尊重,每见必伏拜。席地而坐式书桌诸葛亮隐居时的起居布置很简单:一张床、一张书桌、一盏煤油灯。宽大的床一边可以用来睡觉,另一边可以用来放书。书桌就是古代那种跪式或席地而坐用书桌。展台上展示了诸葛亮度过的书,如《淮南子》、《诗》、《书》、《礼记》、《春秋》、《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史记》、《左传》、《战国策》等古籍。传说司马徽曾带着诸葛亮去看古战场,亲临现场教学军事、地理、天文、奇门遁甲、周易八卦等。隆中对及三分天下地图后来,诸葛亮自己入川为刘备绘制了三分天下之地图,足见其行万里路之能。作者语我禁不住想到当下的教育方式。现在教育主张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不应该是盲从的。“读万卷书,从阅而入;行万里路,从历而出。”也就是所谓阅历。只有阅历丰富,既有理论方法,又有实践体会,才能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成为栋梁之才。曾有书籍记载,诸葛亮“每晨夕,从容抱膝长啸”、“26岁的诸葛亮在荆州,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的“观其大略”读书法,既不是精读,也不是泛读,而是一种略读。诸葛亮的读书法并非是对书籍的泛泛浏览、走马观花,而是分清主次轻重、求其精意、得其要义;读书时不纠缠在细枝末节,不纠缠在文词风格,而是跳出书本,带着思考把握书中的精义。这也启发我们思考学习与读书的关系。当地读书会作诗一首,以示感怀。咏卧龙卧龙冈上卧龙忙,浩瀚卷书任俯仰。砥砺玄机风云会,不问鬼神问苍茫。八卦三分天下势,淡泊明志草庐堂。隐觉龙气应犹在,值岁冈上沐清凉。#三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