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礼有技巧下属巧言,领导宽容

在职场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境,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呢?接下来,我们将从《战国策》中的历史事件和和著名人物的智慧人生中寻找答案。

有人向齐威王报告说,淳于髡暗地里收受了魏国敬献的宝璧和宝马,所以他偏向魏国,阻止齐威王讨伐魏国。

淳于髡是如何回应的呢?齐威王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齐国与魏国结盟共同攻打楚国,楚国与齐国在徐州展开激战,而魏国则采取了壁上观的态度。齐国由于兵败,因此大为愤怒,准备对没有援救自己的魏国进行讨伐。

魏国闻讯后感到惊慌,于是派人对齐国的重要官员、善于言辞的淳于髡说:“齐国即将攻打魏国,能够解救魏国患难的只有先生您了。我国有一双宝璧和八匹文采鲜亮的良马,一并献给先生。”

淳于髡博学多才、能言善辩,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看似魏国给出了丰厚的贿赂,但实际上魏王深知自己无法与齐国抗衡,为了避免遭受重大损失,只得通过这种方式寻求疏通。

淳于髡答复道:“好的。”他的回答十分痛快,显然对这种请求并不意外。

他入宫对齐威王说:“楚国一直以来都是我们齐国的仇敌;而魏国则是我们的盟友。讨伐盟友的后果会导致楚国乘虚而入,对我们来说既不具备充分的理由,也非常危险。所以我建议大王还是重新考虑此次的打算。”

淳于髡凭借丰富的外交辞令巧妙地提醒齐威王明辨利害关系,齐威王也认同了他的观点,放弃了讨伐魏国的计划。

齐威王以善于纳谏闻名,“徐州相王”事件表明齐威王时期齐国国力强盛。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有人向齐威王报告说:“淳于髡之所以阻止您讨伐魏国,是因为他私下里接受了魏国献上的宝璧和宝马。”

齐威王询问淳于髡:“听说先生收受了魏国的宝璧和宝马,是真的吗?”

淳于髡承认了这一说法。他明白,否认只会加重齐威王的疑虑。

齐威王接着问:“那么先生究竟是如何为我出谋划策的呢?”

齐威王的言辞中已经带有些许责备之意。你淳于髡作为我齐国的重臣,在关键时刻却似乎倒向了魏国一边,这是否意味着你出卖了齐国的利益?

伐魏之事不便,魏虽刺髡,于王何益?若诚不便,魏虽封髡,于王何损?且夫王无伐与国之诽,魏无见亡之危,百姓无被兵之患,髡有璧、马之宝,于王何伤乎?(《战国策·魏三》)

面对齐威王的质疑,淳于髡直言不讳地回答:“如果讨伐魏国对齐国有利,即使我没有阻止讨伐或是被魏国刺杀,对大王有什么益处呢?如果讨伐魏国对齐国有害,即使魏国封赏我,对大王有什么害处呢?况且大王并没有因为讨伐盟友而遭受非议,魏国也并未因此面临亡国的危机,更没有平民百姓因战争而遭受苦难。至于我个人的得失,对大王又有什么影响呢?”

淳于髡明确表示自己并没有出卖齐国的利益,他的回答直截了当,没有回避问题也没有推卸责任。

淳于髡坚信,他的决策和建议不仅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且考虑到了齐国攻打魏国可能带来的后果和风险,完全符合整个齐国的利益。

所以淳于髡底气十足,抛出一连串反问句。我给大王的建议利国利民,您就别计较其它了!

淳于髡让齐王认识到攻打魏国的不利之处,估计齐王会谅解他,因为他的建议是为齐国着想,他的收礼行为是顺水人情而非刻意为之。

同样的劝谏又见于《战国策?齐三?齐欲伐魏》,其中可没有提及淳于髡收礼,只有他为说服齐王而讲起的生动的寓言故事。

如果下属收礼,领导应该如何处理才合适呢?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28%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