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诈骗曝光 http://www.csjkc.com/yydt/m/index.asp?page=5魏国自惠王以来屡屡被秦国欺负,战败、求和、割地,陷入了无尽的循环,不过魏国却没有沦落为弱国;齐、楚、赵、燕等国的首都均沦陷过,但魏都大梁却始终有惊无险,这离不开历代魏王对合纵连横的巧妙利用。合纵连横不仅追求获胜时利益最大化,也力争失败时损失最小化。魏安僖王(前年—前年在位)继位之初试图改变列国格局,联弱抗强,但力不如人的现实却让他面临空前严峻的考验。魏安僖王影视形象联弱抗强与启封之战魏安僖王名圉,《史记》将他的谥号写作“安釐王”,这是司马迁为避其祖父司马喜的名讳,改“僖”为“釐”。魏安僖王还有个很出名的弟弟,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公子无忌。公元前年,魏安僖王继承魏国王位。雄心勃勃的他立志要富国强兵,重拾大国地位。当时的列国局势对魏国来说颇为有利:曾经盛极一时的齐国在诸侯的联合进攻下险些亡国,后虽复国但也元气大伤。南方的老牌大国楚国也遭秦国重创,国都失守,祖先陵墓被烧,半壁河山沦陷。齐、楚的衰弱让魏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抬升,当时楚国的一位谋士分析列国形势时,把秦、赵、魏、燕视作强国,齐、鲁、韩、卫次之。在这种形势下,魏安僖王决定联弱抗强,他先后与楚、齐结盟,再加上老盟友韩国,隐隐形成了一个以魏国为中心四国联盟。当时秦在攻楚、赵在伐齐,魏安僖王的做法无异于直接向秦、赵发起挑战,这自然是两国所不能容忍的。魏安僖王元年(前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攻魏,取两城;赵惠文王派楼昌攻打魏国幾邑(今河北大名东南),但未能攻克;十二月,赵王改派大将廉颇攻打魏国幾邑,最终将之攻陷。秦、赵两国的联合进攻给了魏国很大压力,不过在南方战场,楚国却大获全胜,从秦军手中收复了长江沿线的大片土地。这让秦昭襄王和相邦魏冉十分愤怒,第二年(前年),魏冉亲率大军攻魏,准备好好教训一下这位新魏王,赵国也出兵遥相呼应。魏冉影视形象当时秦国在魏都大梁与韩都新郑间打下了一片飞地,这是秦军几十年来累积的成果,这片飞地对魏、韩具有极大的威胁和震慑作用。这次,魏冉选择进攻紧邻这片地区的启封(今河南尉氏东北)城,在大梁东南方向不足百里处。魏国也早有准备,魏军在启封与秦军进行了激烈的攻防战。魏安僖王吸取了去年的教训,魏军孤军奋战是很难打赢秦军的,所以这次他拉上了盟友韩国,并许诺破秦之后割给韩国几座富庶的城邑。年岁已高的韩僖王也想抑制秦国的扩张,齐、楚两大国衰败后,他在这位年轻魏王的身上似乎看到了一丝制衡秦国的希望。启封被围后,韩僖王立即派大将暴鸢率军驰援。暴鸢是一代名将,二十多年前,他就已经是韩国数一数二的将领。垂沙之战(前年),他与齐将田章、魏将公孙喜一同大破楚军,三人成为当时列国最耀眼的几颗将星。如今,虽然英雄老矣,但仍是韩军的支柱。韩僖王派暴鸢出征,彰显了他对这场战争的重视。《史记》和《战国策》对启封之战更是只记载了暴鸢的名字,至于魏军主将是谁只字未提,暴鸢的知名度可见一斑。不过,秦军的强大远超魏、韩联军的想象,魏冉及其幕僚的军事才能也并不比暴鸢逊色多少,本来打算里应外合的魏、韩联军在与秦军进行了一场惨烈的战斗后,彻底失败,秦军“斩首四万”(《史记·秦本纪》)。暴鸢不愧是沙场宿将,率残部成功逃走,要知道,龙贾、赵庄、公孙喜等三晋名将在与秦军苦战后,都是全军覆没,身死疆场。韩国“七年卢氏”青铜戈(现藏四川雅安市博物馆)秦军在攻克启封后,包围了大梁。与此同时,赵将廉颇也对魏国北部边境发动了进攻,一举攻占防陵(今河南安阳西南)。防陵攻城战也十分激烈,城墙遭到严重破坏。廉颇率领士卒对防陵的城防体系进行全面修缮后才班师回国。瓦解秦、赵联盟与华阳之战秦、赵的双重压力,特别是兵临城下的秦军,让年轻的魏安僖王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他不得不请出前朝老臣芒卯收拾残局。芒卯以诈术闻名于世,曾担任魏国宰相。面对困局,芒卯决定设计挑拨秦、赵关系,联赵抑秦,并做好了牺牲那个帮不上什么忙的盟友——齐国的打算。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时间,眼下,魏国要想渡过难关,只能割地求和了。秦国狮子大张口,要魏、韩割八县之地,芒卯满口答应。不过芒卯提出魏国先行割让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给秦,换取秦国立即从大梁撤兵,其余城邑则陆续交割。秦国同意了芒卯的方案。温县是当时的名城,经济发达,人口众多,魏国王室还在温县郊区兴建离宫别馆,打造出一片规模宏大、景色秀丽的河畔园林。仅这一处园林每年就能产出价值八十斤黄金的财富。温县曾被秦军占领,十二年前(前年),魏国参与合纵攻秦,秦又将温归还给了魏国。至此,魏安僖王忍痛再度割给秦国。秦、魏单独讲和惹恼了赵国,廉颇再度率赵军攻魏,攻取了安阳(今河南安阳南)。芒卯则巧妙地利用秦、赵之间的裂痕让赵国倒向了魏国。《战国策·魏策三》收录了一个芒卯拆散秦、赵联盟的事例,虽有夸大成分,但也可从中窥见芒卯的手段:芒卯先是派人向赵王许诺,将魏国重镇邺城割给赵国,交割邺城的使者到达邺城后,敦促赵国断绝了与秦的邦交关系,随后却耍赖拒不交割。而后芒卯设计进一步恶化秦、赵关系,同时做出秦、魏要联合的假象,使得赵国不得不主动与魏国合作抗秦。芒卯高超的诈术让他在处理列国邦交中游刃有余,最终,魏、赵和解。魏国则慷慨地把齐国出卖了,次年(前年),在魏国支持下,赵国大将燕周率军攻占齐国昌城(今河北冀州西北)、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高唐是齐国专门用来对付赵国的军事重镇,它的失陷对齐国来说是极大损失。有了赵国支持,魏安僖王和芒卯拒绝再向秦国交割城邑,秦、魏之间烽烟再起。话说秦相魏冉,他因启封之战的功劳而获得重赏,秦昭襄王将中原地区最富庶的商业都市之一——陶邑(今山东定陶西北)封给了他,已经年过花甲的魏冉开始以陶邑为中心扩展自己的封国,主要掠夺目标就是齐国。但没想到魏国居然毁约,魏冉大怒,向秦王举荐客卿卫胡伤带兵攻打魏国,要把魏国之前许诺割让的城邑全都打下来。从姓氏推断,这位卫胡伤可能是卫国宗室之后。很多史料包括一些学者都把他的名字弄错了,《史记·穰侯列传》将他的名字误写作“胡阳”,《战国策·赵策三》误作“卫胡易”。“胡伤”是先秦秦汉时期常见的人名用字,又作“无伤”、“何伤”,如刘邦的左司马叫曹无伤,意思是去除灾害。然而,卫胡伤对魏国来说,却是个不小的灾害,公元前年,卫胡伤率军先后攻下了魏国卷(今河南原阳圈楼村)、中阳(今河南郑州东)、长社(今河南长葛东)、蔡(今河南尉氏蔡庄镇)四城,斩首四万。启封之战、华阳之战示意图这四座城都在韩、魏边境,卫胡伤顺利攻下四城离不开韩国的支持,韩国的背叛在芒卯的意料之中,但芒卯仍想将韩国争取过来,到时候合魏、赵、韩、楚四国之力共同抗秦,胜算较大。不过这次争取韩国仅靠策士游说是不行了,还得武力胁迫。公元前年,芒卯亲率魏、赵联军十三万直扑华阳(今河南新郑华阳寨)。华阳是传说中炎帝的诞生地,周代华国的都城,地处华水之北,距韩都新郑不过四十里。华阳的城防设施颇为简单,不高的城墙外面只有一条壕沟。韩国守军在此拼死抵抗十三万赵、魏联军的进攻。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箭矢如雨,杀声震天,散落的箭簇、箭杆、甲片、木屑在地面铺了厚厚的一层,壕沟中的一些地方,残碎的箭簇、箭杆堆积了15公分,低洼处甚至被木屑填平,整个城墙毁于战火……从得知赵、魏出兵开始,韩国就向秦国派出使者求救,秦军也在边境大规模集结,魏冉亲自坐镇,但就是迟迟不出兵。年迈的韩僖王一病不起,韩国相邦急得团团转,无奈之下,只得请同样在病榻之上的老臣陈筮出山。陈筮德高望重、足智多谋,是韩国肱股之臣,与秦国君臣交情颇深。国难当头,陈筮不顾个人安危,扶病入秦。但与之前那些韩国使者急如风火的状态不同,陈筮慢悠悠地赶路。到了魏冉军中,一切都安顿妥帖之后,才不急不忙地去见魏冉。魏冉故作惊讶,张口就问:“韩国已经快撑不住了吧?都把您老人家惊动了。”陈筮风轻云淡的地回到:“相邦说笑了,救援的事不着急。”魏冉面露愠色:“您这个使者当得太不合格了吧,之前的使者都急切地想让秦国出兵,您却说不急,是何道理?”陈筮回答:“韩国要是真的着急了,就直接倒向魏国了。正是因为不急,所以才派我来。我打算见过相邦之后,去咸阳朝见秦王。”其实魏冉的原意也是想让韩国与赵、魏先拼一下,等两败俱伤之后,秦国再出兵救韩,只是魏冉没想到韩国这么快就扛不住了。听陈筮话里话外的意思,韩国恐怕马上就要倒戈。一念及此,魏冉赶忙说道:“先生不必去见秦王了,我这就出兵救韩。”白起率领秦军昼夜兼程,八天赶到华阳,打了赵、魏联军一个措手不及,十几万联军一败涂地,芒卯仓皇逃走。白起乘胜率大军北上攻占了魏国宅阳(今河南荥阳东),这是当时的人工运河鸿沟上的重要据点,秦军将此作为物资中转站,后方物资可以通过黄河进入鸿沟直达此处。在后勤有了充分保障的情况下,白起率军再度包围了大梁。赵、楚则相继派援军救魏。适时止损:秦、魏讲和魏安僖王虽然盼望援军早日到达,但连续的失败让他认识到趁赵、楚救魏之机与秦讲和才是正确选择,若未来援军战败,他将再无筹码与秦讨价还价,到时候要割的地会更多。于是,魏安僖王派大臣须贾游说魏冉。须贾对魏冉说:“现在魏国群臣多数建议魏王不要讲和,因为秦国贪得无厌。前年秦军打败了暴老将军,割取了八县之地,地还没有完全接收,秦军就又来侵略。秦军此次打败芒卯,占领宅阳,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多索取土地。况且赵、楚已经出兵救魏,如果魏国背着两国与秦讲和,两国恐怕会对魏国不利。所以群臣认为,要么不讲和,要讲和必须少割地并得到秦国公子做人质,否则魏国一定会被欺骗。我个人认为,现在讲和对您也有利。《周书》说‘惟命不于常’,天命变幻无常,上天不会一直眷顾秦军。魏国虽然战败,但各县仍可征发三十万士卒戍守大梁,大梁城高池深,顿兵坚城之下,秦军一旦师老兵疲,难免挫败,到时候您可能连陶邑都保不住了。如果您现在答应魏国割让少量土地讲和,赵、楚必然痛恨魏国,到时候您就可以在魏、赵、楚之间自由选择盟友,扩大陶邑封国的疆土。”虽然魏冉觉得须贾让他撤兵的多数理由都很牵强,但秦军短时间内打不下大梁是真的。不过魏冉还是想多索要土地。就在魏冉犹豫的时候,赵国援军到达了黄河北岸。魏冉立刻令白起解大梁之围,集中兵力去对付赵军。白起充分施展了他的军事才能和秦军强悍的战斗力,在黄河水战中重创赵军。《史记·白起列传》载,白起“与赵将贾偃战,沈(通“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战国早期嵌错水陆攻战纹铜鉴有关水战的部分就在秦军上下欢欣鼓舞的时候,魏冉却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不禁想起了须贾引用的那句“惟命不于常”。纵然秦军现在取得更多的胜利,但未来一旦失败,就会前功尽弃。战争充满变数,胜负难料,况且楚国援军还在路上。于是,魏冉决定许魏求和,魏安僖王终于松了一口气,派段干崇全权处理和谈事宜。结果段干崇被魏国的主战派骂惨了,主战派还高喊“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的口号反对议和。口号谁都会喊,但他们却拿不出切合实际的行动方案。最终,在段干崇极力争取下,魏国只是割了南阳(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的一片地区)的一块土地给秦,双方罢兵。赵、楚也相继与秦讲和,魏安僖王联弱抗强的策略以失败告终。魏安僖王联弱抗强的策略说到底还是过于自信,对秦、魏军事实力的对比缺乏正确的认识。以一国之力改变整个战国政治格局并非是魏国这样的国家能做到的,勉强为之只会招致祸端。新君即位想有所作为的想法可以理解,但用在内政改革上更合适,外交方面理当以持重为主。好在魏安僖王能及时调整策略,适时止损。当然,最重要的收获是在列国博弈过程中积累的政治斗争经验,这也使得在数年后的秦、赵阏与之战中,他能从秦国扳回一局。到魏安僖王晚年,魏国已经能“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韩非子·有度》),算是有志者事竟成。参考文献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上海人民出版社,年版。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凤凰出版社,年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郑市旅游文物局:《河南新郑市华阳城遗址东周遗存的调查与发掘》,《考古》第9期。索全星:《寻找中华文明的“华源”圣地——河南新郑华阳城遗址》,《大众考古》,年第12期。(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