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言入文,言文相融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堂观察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人教版九下的课文,而这次授课对象是七下的学生,这有很大的跨度,因而王中意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写道:“初一的学生对文言文还不是太熟悉,特别是在字对字、句对句的落实中还不能达到要求,要完全读懂课文有一点难度。”这里的“字对字、句对句”即是指“言”。
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归为言、文、道三个层面,即古汉语知识,文章学知识,文章主旨。学习“言”是学好“文”和“道”的基础,学习“言”是为了学好“文”“道”,但“言”的学习,不应只是教师直接讲授,而应在讲“文”中自然带出来更好,而串讲对“言”的学习效果十分有限。因此,需从“字字落实,句句翻译”这种枯燥的语言学习方式中摆脱出来,走近感受、体验、想象、鉴赏、发现的学习世界中,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得到提高。
以这个课例,试图从读文探义、曲问生成、语感触发、想象还原等途径回归言语,发现言语形式之外的秘密。
一、读文探义
师:大家一起来把题目读一遍。
(生读标题)
再读一遍(语气沉缓)。
生:邹忌讽齐王纳谏
师:“讽”是什么意思?同学们看书下注释,注释怎么讲的?
生: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师:也就是说邹忌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齐王,“谏”是什么意思?(生沉默)书下注释有吗?(生摇头)没有。书下没有,那我们来看看“纳”是什么意思啊?
生:接受。
师:接受什么呢?
生:建议、意见。
师:所以这个“谏”是名词,当我们知道“纳”的意思,从而知道“谏”的意思,谏是批评、意见,那题目意思我们就明白了,邹忌委婉地规劝齐王,而齐王接受这个批评意见。我们再把题目读一遍——
(生读标题)
师:刚才阅读题目,我们找到两个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第一个,一定要看注释,第二个,我们可以结合语境来猜想,把这个意思搞懂。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会学到许多学习文言的方法,学会自己来归纳。我们继续来学习文章的第一小节,分小段慢慢的来读,先读第一小段。
教师总结了两个方法,一是看注释,看似不经意的提醒,可对仍在打基础的七年级学生而言,引导学生立足于文本,“手不离书,言必有据”,这是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语文思维和语言训练的要求。然而,“讽”在现代汉语和古汉语字典中是指用含蓄的话指责或劝告,从学生现有的学习基础来看,劝告之义几乎是陌生的,正因如此,课下注释标示出来——“讽,讽谏,用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学生仅靠生硬地识记,游离于文本,没有走进文本的“场”,离开之后这个知识点依然是生疏的。二是结合语境来猜想,可猜读是双面刃,它是依据文章内在的语法、语义、结构等关系作出合乎本意的逻辑判断,建立在学生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对现代汉语融会贯通之上,一旦当成文言学习的准则,可能有失偏颇。学生仅知道了“纳”是指接受,若是把“谏”猜成“批评、看法、指责”等都是有可能的,这与“谏”的字典义“规劝他人,使改正过失,多用于君主、尊长或朋友”相去甚远。
文言和现代汉语是两个词语系统,学生是从现代汉语的语素——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来理解文言字词,那就带领学生感知文本,思考文本,让学生在“感知——概括——应用”的规律中掌握知识,更确切地理解古义。《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与邹忌是君臣关系,即上下位的关系,古代君臣等级分明,臣子向君主进言,必先考虑说话方式,这也是当时的文化背景,邹忌“讽”齐王,期望君主兴利除弊,即是邹忌委婉地规劝,齐王既然“纳谏”,接受的必定是下位臣子对他的建议、规劝。“讽”与“谏”字言简意赅,古人的说话艺术可见一斑。如此,学生的理解就不会偏颇,从文章语境出发,学生就能真正理解“讽”与“谏”是何意,也就顺理成章地引到下文中邹忌为何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齐王又采纳并推行了什么政策,实现“言”和“文”的统一。
二、曲问生成
师:读得很好,课前我让大家尝试翻译,这一段大家遇到哪些阅读的障碍?
生1:“君美甚”的“君”字?
师:你觉得这个“君”应该是什么?
生1:“你”的意思。
师:“你”的意思,那为何不说“你美甚”,而说“君美甚”。
生1:因为她是对夫君的尊称。
师:尊称,你说得很好,就是这个意思。还有吗?
生2:“君美甚”的“美”。
师:你觉得这个“美”应该是什么意思?
生2:现代话应该是帅气。
师:美丽、帅气,那“君美甚”怎么说?
生2:你帅多了。(生笑)
师:哪个字你翻译成“多了”
生2:甚。
师:“甚”,你怎么理解?
生2:很多,非常。
师:“君美甚”就成了你非常美丽,非常帅气,“甚”本应是放在“美”的前面,这里放在了后面,是什么句?
生:倒装句。
“文似看山不喜平”,曲径通幽,才有豁然开朗,别有洞天之感,读文如此,提问亦如此。与单刀直入的直问相比,学生更易接受迂回委婉、另辟蹊径的曲问,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创设的开放情境,以暗示和趣味激发学生思维活力,深入探索,步步追问,步步引导,不觉间学生到达了终端的生成。
片段中,教师采取“学生提问,教师释疑”的模式。首先,学生提出疑惑之后,教师并未直接解惑,而是故设疑问“你觉得应该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个开放性的问题,不仅拉近了师生距离,更是在了解学情,切近地去了解学生最真实的学情,一旦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师便能立即分辨出学生盲点在何处。即便诊断出了问题,教师依然没有直接下结论,而是抓住矛盾,促进学生感悟“‘你’的意思,那为何不说‘你美甚’,而说‘君美甚’”,把学生置入矛盾的情境中,挖掘文本,进入较深层次的认识和思考,学生思维火花产生碰撞,结果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她是对夫君的尊称”。当然,曲问并不是越多越好,越深越好,最根本的是把学生引到径上,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当学生陷入困惑跳不出来,教师需充分把握好学情,在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上随机调整问题方向和深度,“‘甚’本应是放在‘美’的前面,这里放在了后面,是什么句?”这就由最初的开放性问题调整到思考容量小、思考难度不大的封闭性问题,学生能够回答出“倒装句”。
字词解惑看似简单,但教师不着痕迹的一再拐弯“曲问”,学生的思维也“拐个弯”,这样有步骤的引导,循循善诱,学生水到渠成地走到了终点,疑惑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语感触发
(1)生2:“问之客曰”和“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的“之”。
师:他能把这两个字进行比较,“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的“之”,这个你会的,徐公不如君之美,“之”是什么意思?
生:的。
师:“问之客曰”是问谁?(生:问客),这个“之”有没有翻译它,(生:没有)我们初一的孩子只要知道它是个助词,无意义就行了。
(2)生1:我的问题是“客之美我者”的“客之美”是什么意思?
师:“客”知道吧?
生:客人。
师:“美”你知道吗?(生未答)“美我”呢?
生:认为我美丽。
师:我们在学过《伤仲永》这一课,“父利其然也”的“利”怎么翻译的?
生:认为……有利可图。
师:而“客之美我者”是否也可以理解成客人认为我美丽,所以这个“之”我们有没有去翻译它,没有。没有翻译,就是把它当成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我们初一的孩子暂时不一定要知道,只要明白它是个助词,不翻译就行了。
相较于文言实词有明确的落点,文言虚词实际是学生疑惑满怀之处,可虚词必然会篇篇遇见,段段出现,一个虚词本就有多种意义和用法,回到具体的语境才能获得解答,列举每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再生搬硬套的做法使得学生“望言生畏”,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被忽视,成为被灌输的对象,文言文的魅力消失殆尽,语文课被分解得像自然科学课程,也让文言教学陷入枯燥无味的环境里。
文言文并不是语法知识的容器,不能把文章看作是理性的语法知识教学的语言材料,而应把它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整体。这堂课里,学生一再被虚词“之”难住,教师的解答是“这个‘之’没有翻译它,只要知道它是个助词,无意义就行了”,实际上学生依然不明白,它就卡在文言实词中,无法避开。
张志公先生曾说,忽视了语感,容易把文章上得“偏枯”。语感是指对语言感觉的灵敏度,诵读是对书面语言的再创造,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是培养语感最主要的方式。因而,朱自清先生说,“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必经的步骤。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
把某种语言表达的习惯内化,对于文言文来说,熟练的方式即是多读。教师即可引导学生通过文言诵读,重在读出节奏,无需表演的成分,落点是感受,体会表达形式与感觉、用法意义间的关系。不妨把“问之客曰”和“客之美我者”放回到整句中,让学生一再读这整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读出节奏来,如“……之美我者,……我也”句式三次节奏一致,可感受到“之”使得本是主谓之间的独立或间断得到了延续,品味到了,学生对“之”的理解就不再单薄地停留在“助词,无意义”上了。
四、想象还原
师:读得很好,我们再稍微背背就能把它背下来了。这一段是写邹忌与徐公比美,并没有因为妻妾客的赞美而沾沾自喜,而思,他思出了什么道理呢?我给大家一段话,你就会了,来,一起读——
生:暮寝而思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唉……
师:唉……,他在想什么呢?前后同学可以讨论一下,自己再叹叹气
生1:这宫里面哪个妻子偏爱我,哪一个妾不畏惧我,客人中哪一个人不有求于我?
师:为什么呢?他觉得怎么样?
生:他觉得自己总是被人骗。
师:自己总是被人骗,也有一点哦。
生2:自己好像被蒙蔽了。
师:你是看到下面有个词“蔽”,是不是呀?哎,她能从下面找词来回答问题,非常好啊,回到课本里去了。
生3:他们说好话夸奖我,不是因为他们爱我,而是想从我这得到什么。
师:他要想在家干什么都不容易,被什么呀?
生:被蒙蔽。
生4:我觉得他是被这些事物蒙蔽了而不明真相。
师:要想得到一句真话,不容易啊,同学们刚才说的都是对的,在书上的一个词“蔽”,一个人在家里都如此,一个国家的君主在国家是不是也是如此啊,“王之蔽甚矣”,正因为如此,邹忌用这样是事情去劝齐王,这就是“讽”,委婉的规劝。那么我们下次课再来学习他是如何劝齐王的。
言语的分量在于每一处文字背后的丰富意义,文言之“言”含蓄隽永,能让读者凭借自己的想象构筑言语之外的广阔空间,这是文言文的魅力。教学时要释放每个文言词语的光芒,引导学生想象还原言语承载的无尽世界。
文本呈现的是邹忌与妻、妾、客三问三答之后,思考到他们三人各自缘于“私我”“畏我”“欲有求于我”,随即向齐王现身说法进行讽谏,这中间实际是有跨度的,省略了一段思想活动。邹忌将家国二者进行了非常自然又意味深长的对应:与血缘至亲处于同一地位的妻子偏爱“我”,对应齐王身旁的宫妇;地位较低,言行事谨慎的妾畏惧“我”,对应朝中大臣;周遭前来拜访的客有求于“我”,对应四海之宾。家中所比较的是个人的形貌之美,置于国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