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历史上桓齮和樊於期是同一个人吗真实

北京医治荨麻疹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_9204186.html

在大秦赋的第64集剧情中,秦王政不理智的派桓齮攻赵,准备一举灭赵,桓齮也是颇有信心,自认为大抵有七成胜算,但结果遇见了李牧,遭到惨败,于是桓齮自刎以谢秦王。这段剧情虽然不完全符合历史,但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槽点,但是我看网上有一种说法,那就是说桓齮没有死于此战,甚至出逃到了燕国,还说他跟樊於期其实是一个人,印象中王立群教授在百家讲坛也是这么讲的,那么这种说法当真符合历史吗?本文就来考辩一下。

桓齮

桓齮等于樊於期的出处

首先,我们说桓齮等于樊於期的这个观点溯源自何处,是史料记载吗?虽然有些人信誓旦旦的称桓齮出奔到燕国是有史料支持的,然而并非如此,桓齮出奔燕国,并改名樊於期或者樊於期就是桓齮的通假字。然而事实上,这个说法最早出自杨宽教授的《战国史》,杨宽教授说桓齮在肥之战被李牧击败后,就不见踪影,同时史记记载李牧在肥之地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杨宽教授认为之后桓齮不见于史料,此处的走是桓齮畏罪逃走到了别国,燕国那个得罪了秦王的秦将樊於期应当就是桓齮,桓齮变为樊於期当是通假字。

樊於期

桓齮等于樊於期的可信度

杨宽教授是位学问渊博的教授,我个人对战国历史的了解,除了看基本史料外,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他的《战国史》,然而关于桓齮等于樊於期这个论点,我是不支持的。首先桓齮在肥之战被李牧击败后,就不见踪影这个说法就是不对,我们综合秦本纪、赵世家、李牧传来看。

十三年,桓齮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王之河南。正月,彗星见东方。十月,桓齮攻赵。十四年,攻赵军于平阳,取宜安,破之,杀其将军。桓齮定平阳﹑武城。

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

三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武安君。

在秦本纪中不见桓齮战败的记载,这可以理解,因为纪传体史书在传主的本纪或传记中往往会凸显其功绩,而隐去其败绩,这是纪传体史书的一大习惯。而关于李牧击败桓齮,则见诸于赵世家、李牧传以及其他诸多零星记载,李牧在肥下击败桓齮当确定无误,秦本纪则是只写桓齮拿下宜安,隐去了桓齮被随后赶到的李牧在宜安击败。但是我们说桓齮在此战后就悄无声息了吗?并非如此,首先是秦本纪中,桓齮在被李牧击败后并非直接全面溃逃,而是接下来还拿下了平阳、武城二地。

桓齮

同时在《战国策·赵策四·秦使王翦攻赵》这一篇中,明确记载了桓齮参与了四年后灭赵之战。

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李牧数破走秦军,杀秦将桓齮。

也就是说肥之战桓齮败走后,或许确实没有之前那么受重用,灭赵时就不再让他独自领军,而是跟随王翦一同攻赵,而李牧也确实厉害,纵然是王翦领军,仍然被李牧破走数次,桓齮在某次被李牧斩杀。可以说,桓齮的戎马一生,从担任将军,再到最终战死,是比较清晰的,不存在什么出逃燕国,而史料中如果是将领出逃一般更习惯用“亡”字,而非“走”字,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应当是参考了《战国策》的记载所以写的是桓齮“奔还”。电视剧《大秦赋》中安排桓齮败于肥下后自杀,虽然时间上有问题,但认为桓齮算是死于李牧之手是没问题的。

李牧

桓齮战败后有必要出逃燕国吗?

其实秦国对待战败的将军应当是还算好的,往远了说,秦穆公对待于殽山中晋军伏击而惨败的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三人“素服郊迎”,“并且把三人官复原职,愈益厚之。往近了说孟骜被魏无忌率领五国联军大败,紧闭函谷关不敢出战,也没因此就被杀,甚至把时间线往后来看,秦王政年轻气盛认为王翦灭楚要用六十万大军是人老了害怕,让大言不惭自称二十万大军可灭楚的李信率军伐楚,被楚国大败,秦王政因此大怒,亲自到频阳给告老回家的王翦道歉,说“李信果辱秦军”,这么一个既战败又让秦王政丢了面子的李信,他都没杀,反而在后来的灭燕、齐的战役中让李信担任王贲的副将。

所以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哪有战败一次就杀大将的,桓齮为秦将军攻城略地,功劳不小,而在被李牧击败的肥下之战前后,桓齮还攻占了不少城池,失败一次,但也是有功有过,怎么就值得他不顾家族和富贵荣华跑到燕国去?因此桓齮绝非樊於期,他的结局是在王翦和李牧对峙时被李牧所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