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古代军医制度

冷兵器时代,一场战争往往以数月乃至数年计算,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军士最大的死亡原因并不是两军交锋时的厮杀,而是战斗之后身上的伤口无法愈合,以及深入敌军腹地后水土不服导致的疫病。

而在古代战争中,士兵就是战争的主体,一支由精壮健康的士兵组成的军队往往能所向披靡,士兵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败。

古代的统治者们但凡能征善战、武德充沛之君,都十分注重对伤病、战死士兵的救护、抚恤,为鼓舞士气、赢得军心、维持军队战斗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君临天下。

“军医”的起源

历史上最早的军医雏形大约可以一直追溯到西周时期甚至更早,《周礼·天官》将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科,食医是管理饮食的专职医生,算是有据可考的最早的营养师;

疾医相当于内科医生,“掌养万人之疾病”;疡医又通“伤医”,相当于外科医生,专管治疗各种脓疡、溃疡、金创、骨折等;兽医则古今同义,是专管畜类、兽类疾病的医生。(笔者在文章的最后附有文献的原文抄录,可供参考)

西周时期的医生虽然是稀缺职业,以服侍王公贵族为主,但依旧出现了明确的分工,其中“疡医”主治的“溃疡、金疡、折疡”等往往只会在战场上出现在士兵的身上,因此“疡医”的治疗对象也以士兵为主,服侍王公贵族虽说是主业,但反倒成了事实上的兼职。

而到了秦汉时期,“军医”的职业进一步细化,不但内部也出现了分工,并且摆脱了服侍王公贵族的“主业”,成为真正配给军队、随军而动的专职医生。

在年居延附近出土的汉代竹简就有相关记载。在这些木简中,记载担任戍役的士卒中有几人“在养”,几人“在病”,如后附文献《部分居延汉简原文》第一、二条;又记载部队中第几队戍卒某某、患什么病、以及对他的治疗效果等,如后附文献《部分居延汉简原文》第三条。

笔者所抄录的《部分居延汉简原文》后半部分简文(第四到十条)中提到了府医、医吏、医卒等当时军事医疗机构的成员,通过对比其他简文进行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府医负责专业诊疗,医吏从事医疗管理,而医卒则主要负责制药、配药、护理、助诊等杂务。

虽说历经数千年的风沙,字迹损毁颇多,但是从残留的文字中依旧可以看出,汉代的戍边军队中不但存在专职医生,甚至开始逐渐形成军医组织,出现了非常成熟甚至堪称现代的伤兵管理方案,医院的雏形,同时军医的工作还出现了非常明确的职业分工,大大提高了行医的效率。

明确的分工与组织方案进一步提高了军医这一职业的特殊性与独立性,是古代军医制度上自西周对“医生”这一职业进行分工后的又一大进步。

“军医”的正式诞生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以及之后的十六国、南北混战,这长达数百年的战乱极大地促进了古代军医制度的发展,自西晋开始,在对应朝代的典章制度中出现了“太医校尉”、“太医司马”等官职。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典章原文为:“殿中太医校尉、都尉,银印,青绶,四时朝服,武冠……太医校尉、都尉,银印,青绶,朝服,武冠,……殿中太医司马,铜印,墨绶,给四时朝服,武冠……太医司马,铜印,朝服,武冠……”

无论是“殿中太医校尉、都尉、司马”,还是“太医校尉、都尉、司马”均佩戴“武冠”,也就是说从制度上,“太医校尉”、“太医司马”等官职是专属于军队的官职,不再需要兼职医治其他人的伤病。从此军医已经被正式纳入军队的编制中,从制度上正式确认了军医的诞生。

但此时的军医还不叫军医。在冷兵器时代,骨折和刀剑创伤是战争中最主要的受伤类型,因此,此时军队中的军医除却“太医校尉”、“太医司马”这样的医官外,一般救治伤兵的随军医生往往就叫“折伤医”和“金疮医”。

如《晋书》记载:十六国时期前赵昭文帝刘曜在战斗中伤重为后赵的石勒所擒,石勒“幽曜于河南丞廨,使金疮医李永疗之,归于襄国……”。

又有记载:北魏延昌元年(公元年)夏四月,世宗下赈灾诏书:“肆州地震陷裂,死伤甚多。言念毁没,有酸怀抱。亡者不可复追,生病之徒宜加疗救。可遣太医、折伤医,并给所须之药,就治之。”

可见,至迟在公元四世纪时,中国随军而行、专职治疗战伤的医生——金疮医、折伤医(即事实上的军医)已经出现并成熟,“军医”这一概念已经实质出现,距离真正诞生,只差“军医”这个名字,也只需要等一个名字而已。

而这一等,又是四百多年。

隋朝一统天下后不足百年便土崩瓦解,而后盛世大唐将整个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推向了最巅峰,但此时的军医依旧未以“军医”二字冠名。

《旧唐书》记载:“武德四年(年)太宗平洛阳之后,又置天策上将府官员……功曹、参军事二人,掌……医药、选举、考课、禄恤……等事。”

地方上也设有此类官员,如京兆、河南、太原牧及都督、刺史下属有“功曹、司功掌……祭祀、祯祥……医药、陈设之事”。乃至唐代李靖的《卫公兵法》中提到各营设有“检校病儿官”。

这些文献记载都向我们证明:军医制度体系随着盛唐的登顶而走向完善,出现了大量明细的分工与官职。

但是一直到唐朝中后期,各地藩镇割据、天下大乱,盛唐以来推行的各项制度难以得到落实,有序的社会结构开始瓦解,这些负责医药的功曹、参军等军医官职位或虚悬或裁撤,逐渐不复存在,“军医”一词依旧未曾出现在史料记载中。

直到唐朝灭亡后的29年,五代十国中的后唐末帝清泰三年(公元年),一本奏折将在中国古代军医制度史上名垂千古。

《资治通鉴》记载:“(清泰三年)和凝上奏:“天下诸屯驻兵士,望令太医署合伤寒、时气、痢疾等药,量给付本军主掌,以给患病士卒之家……”

啥意思呢?大意就是说:有个叫和凝的大臣上了个奏折,说现在到处都打仗,请求中央朝廷派太医署的医生来帮忙,配点药给士卒,医院里的药物储备。

唐末帝批语如下:

“所奏医博士,诸道合有军医,许得诸道补署,不在奏闻,余依所请。”

大意是说:你说要中央医官来就算了,各地军队里就有军医,这事你去找地方的军医就够用了,我准你去地方军队里弄点补给,别来吵我,其他的事就按你说的办。

地方大臣上奏说出了啥事建议怎么怎么做,皇帝批复如何处理然后发回去,这就是一封极其普通、及其标准的常规奏折流程。

但是这封奏折的批复中,出现了“军医”一词,而这也是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首次出现“军医”这个词。从此,“军医”这一概念便可以确认正式诞生了。

“航海军医”——古代军医制度的新创举

到了明清时期,陆上领土逐渐稳固定型,而海边倭人入侵、流民匪患日益严重,给军队提出了新的要求,明清军队逐渐将军事重心分了一部分到海防上,用以抵御倭人与流民,而新的战场局势也推动了中国古代军医的进一步发展,航海军医作为军医职业的新分支应运而生,医术上专攻船员的伤病医治。

明清时期的航海军医最早可以追溯到郑和下西洋的随船医官,在《星槎胜览校注》中记载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及官兵数:“宝船63只,大者长44丈4尺,阔13丈,中者长37丈,阔15丈。”并且还有专门储藏粮食和淡水的粮船及水船。

第一次下西洋的人员通计名,其中医官、医士名,平均约人就有医官或医士1名,也就是说每只船平均有医官、医士3人。这是有关中国航海军医最早的记载,其名额之多,在中国史无前例。

笔者认为,如此大规模且成熟的航海军医必然不可能是短时间内诞生的,航海军医的出现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宋元时期,但是史料中确实缺乏相应记载,因此只做一假说。

这些随行的海船医生,除负责医治伤病员及沿途收集药物外,还要了解所经各地物产、气候、民情、风俗,以及有无瘴气等情况,以利于船队医疗保障的措施。

而更重要的是,文献中出现了由官方规定的军医与士兵的比例,且依据兵种的不同,这一比例有所变化,虽然数据上不甚科学还需调整,但这标志着中国古代军医在制度上彻底趋于完善,已经十分接近现代的军医制度了。

医院——中国古代军医制度的最后一块拼图

实际上医院的雏形几乎是与军医雏形同时出现的,二者就像相互依附的阴阳。最早在《墨子·号令》中就有记载:“伤甚者令归治病,家善养,予医给药,赐酒日二升,肉二斤,令吏数行闾视病。有瘳,辄造事上。诈为残伤以辟事者,族之。”

大概意思是说:交战时征用当地富人的房屋,让重伤的士兵安置在里面进行疗养,给予医疗救助,每天还给伤员送两升酒、两斤肉来补养,还要派官员不定期巡视伤员的疗养情况。伤员伤好了就要上报。如果伤员自残来逃避兵役就要株连家属。

虽然先秦时期的医学发展十分落后、医术也不甚高明,几乎就是让人吃点好的加速自愈,但是“战争过程中,将伤员集中起来统一疗养”的做法,完全可以看做是最早的临时医院的雏形,有效提高了本就稀缺的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乃至前文中提到的居延汉简中所记载的非常系统、规整而格式化的疾病统计、医护人员考勤情况,以及专门记录军队负伤人员情况的“折伤簿”等木简,都可以证明“医院”这一概念在秦汉之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呈现出常态化与制度化的趋势。

之后的千年中,医院制度就仿佛军医制度中的额外规定,伴随着军医制度的发展而发展,所有人都默认“伤员和军医聚集的地方就是医院”,但是从未有人明确提出类似的概念见诸于文献中。

直到靖康元年(年),金人大举进攻北宋。宋军在战争中伤亡较多。磁州知州赵将之首先创立医药院收容溃散的伤病员。

《宋书》如此记载:“……钦宗靖康元年六月十四日,知磁州赵将之言:‘种师中兵溃,有被伤之人……臣已随宜措置……招收。权置一医药院,收管医治。如臣一州医已二百余人……”。

赵将之的建议大概意思是说:打了败仗一路上很多伤兵,我已经采取了措施把他们聚集到一起设了个医药院专门医治。我这一州就治了两百多个伤员……

医药院的设立标志着制度上的医院正式诞生,从此不再是默认执行、无统一标准制度的“影子制度”。

虽然赵将之将医药院推行开的建议因为北宋末年国家政权与社会结构的一片混乱而未曾得到落实,但之后辽金元乃至明清时期的军医制度将赵将之的医药院沿袭传承了下来并发展成熟,医院制度正式被补入了军医制度中,成为了中国古代军医制度的最后一块拼图。

参考文献

《礼记》、《墨子》、《战国策》、《汉书》、《旧唐书》、《宋书》、《资治通鉴》、《星槎胜览校注》

文献原文抄录——《周礼·天官》部分原文:

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凡会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梁,雁宜麦,鱼宜蓏。凡君子之食恒放焉。

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

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凡有疡者,受其药焉。

兽医掌疗兽病,疗兽疡。凡疗兽病,灌而行之,以节之,以动其气,观其所发而养之……凡兽之有病者,有疡者,使疗之。死,则计其数以讲退之。

文献原文抄录——部分居延汉简原文:

其一()长;一人木工;廿六休不作

一人守();三人养;一人()();一人病

第卅一隧卒尚武四月八日病头恿寒炅饮药五齐未愈

久背()()二所()()后数日,府医来到饮药一剂置

()为故第卅六隊长司马章所伤,医宋昌治饮药

临木候长官医张卿,卿前许为问事,至今未蒙教

医卒夏同,予药二剂,少俞

()官皆财置员、医吏()

()官遣医诊治()()

今言府请令就医

笔者注:()为损毁、无法辨认或难以辨认的字迹,一()代表一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