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的对手是谁吗

全国白癜风医学高峰论坛 http://m.39.net/pf/a_5333207.html

大家都知道,战国时期是纵横家的舞台,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段合纵、连横的传奇故事。最为人们熟悉的就是张仪、苏秦这两个传奇人物,根据《史记》和《战国策》的记载,人们拼合起来的说法是,张仪和苏秦师出同门,都是鬼谷子徒弟。张仪主张连横,苏秦主张合纵,这对师兄弟政见不同,在政治舞台上斗了一辈子。

鬼谷子

但是根据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三号墓的帛书文物,整理而出的《战国纵横家书》,张仪的对手并不是苏秦。那张仪活跃在历史舞台的时候,谁是他的对手呢?

《孟子滕文公》中提到:“公孙衍、张仪,岂不成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公孙衍和张仪,怎么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啊?他们一发怒,天下的诸侯都感到害怕,他们要是安静生活了,天下也就安熄了。注意这个用字,“熄”而不是“歇”。熄火的熄,言下之意,战火得以熄灭。可想而知,这两个人在当时政治舞台上可是左右战争的重要人物。

影视剧中的公孙衍形象

那么很有可能公孙衍才是张仪的政治对手。何以见得呢?

影视剧中的张仪形象

根据史料,可以看出:

1、公元前年,商鞅被秦惠文王车裂以后,秦国任用公孙衍为大良造,也就是相当于宰相;

2、张仪是公元年到秦国,到了秦国张仪提出的一整套实用主义的扩张策略必定是得到了秦惠文王嬴驷的赏识,所以当年被拜为客卿。次年,张仪被拜为国相。

秦国原来的国相是公孙衍啊,张仪做了国相,这个中间必定有张仪与公孙衍的政治角逐,秦王的权衡取舍。公孙衍做了10年左右的国相,为何在公元前年离秦,去了魏国呢?只有一个解释,就是他的政治方略,秦王不认可,并且受到了张仪的排挤。他是作为一个政治失败者离开秦国的。

3、公元前年,魏韩两国互相尊王。这个时候,从秦国离开,到了魏国的公孙衍已经是魏国的国相。很显然,在秦国的时候,张仪提出的“连横”的思想,公孙衍是知道的。他到了魏国,搞出的魏韩两国互相尊王,结成联盟,明显就是一种“合纵”思想,先两国结盟,再谋求更多的国家加入,结成共同抗秦的同盟。虽然史书没法写出公孙衍的心里怎么想的,我们根据历史事件可以看出一二。也是在公元前年,秦王命张仪讨伐魏国,魏国被打败了。其实,有点教训魏国的意思,我让你拉帮结派图谋对抗我,揍你一顿,让你长长记性。

4、公元前年,张仪在啮桑跟齐、楚两国的宰相,搞了一个啮桑会盟;这明显是“连横”取得的成果。

5、公元前年的时候,张仪离开秦国,去到魏国。因为他确实有才华,到了魏国被魏王拜为国相,代替了公孙衍。张仪其实是为了秦国去魏国卧底,想劝说魏王进行连横。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公孙衍的才华,证明公孙衍在魏相的位置上,“合纵”策略一直搞得很好,秦国东出受到约束,无法达到期望的效果。所以,张仪才会去到魏国,谋求打破这种局面。一直到魏惠王去世,魏襄王即位。张仪也没有能够成功说服魏王,与秦交好。张仪就暗中通知秦王进攻魏国,结果魏国大败。魏国被打到了谈判桌上,只能与秦结盟。

6、公元前年,张仪差点暴露了,被迫离开魏国,他离开之后公孙衍又做了魏国的国相。

7、公元前年,在公孙衍的撮合下,燕、楚、赵、魏、韩五国,合纵攻秦,还拉拢了匈奴、义渠参与。但是,合纵的联军,各自只顾自身利益,没有形成合力,进攻失败了。联军的失败,给各国诸侯造成了恐慌。公孙衍很没面子,引咎辞职,离开了魏国,到韩国去了。韩国的国君拜他为相。

8、从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公孙衍就完全不是张仪的对手了,张仪在这六年时间里,把连横的政治手段施展得淋漓尽致。

公元前年,张仪成功劝说魏襄王退出合纵联盟,与秦结盟;

公元前年,“张仪戏楚”,骗得楚怀王与齐交恶,最后被秦、齐两面夹攻,造成楚国失地、割城;

公元前年,张仪游说楚、韩、齐、赵、燕均获得成功,但是回咸阳复命的路上,秦惠文王去世了。

公元前年,张仪因为即位的秦武王并不喜欢自己,找借口离秦去魏。到了魏国被拜为国相。次年寿终,去世。

由以上史实可以看出,张仪的对手是公孙衍,并且在最后的几年里,他占有绝对优势,公孙衍已经从历史舞台退出,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那为什么说苏秦不是张仪的政敌呢?

越剧中苏秦的形象

因为根据出土的帛书整理出的《战国纵横家书》,张仪大约生于公元前年,死于公元前年;苏秦大约生于公元前年,死于公元前年。也就是张仪应该比苏秦大了大约有四十多岁。张仪在政治舞台上风云叱咤的时候,苏秦还是个孩子。这两个人不具备同台对弈的时间条件。

另外呢,我们可以从诸侯的心理演变也能佐证。最早的合纵,齐国并不在内,是指中间的这些国家联合起来,东边抗齐,西边抗秦。并且呢,早期的合纵思想基础较差,各国只顾自己利益,互相矛盾重重。到了后来,战国末期,诸侯国之间的神经崩紧了,因为秦国一家独大,其他国家有被吞灭的危险。与秦国不接壤的齐国也有时参与到合纵的联盟。这也为后来时代的苏秦提供了“合纵”思想推销的需求环境,要不然苏秦能够挂六国相印呢,这在早期根本不可能的,那时诸侯们并不觉得秦国可以吞灭他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4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