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战国的故事时,总会看到两个词,“合纵”和“连横”。看地图就会知道,在战国七雄里,秦国在西边,其他剩下的六雄可称为东方六国。东方六国的土地南北相连,它们联合起来抗秦称为“合纵”;与之相对的,就是秦国自西向东横向与东方诸侯国交好,对抗其他几国,就是“连横”。
这些联盟都不是牢不可破的,所以有的国家今天合纵,明天连横都是常事,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发。比如后来楚国的众叛亲离、韩国的日益削弱,都是经历了这种阵营间的反复横跳。今天讲的事情,就与合纵阵营有关系。
《战国策·东周策》里有个故事叫“三国隘秦”,讲的是说周赧王五十八年的时候(公元前年),东方的韩、赵、魏三国和秦国发生对峙,阻挡秦国东进的道路。其实按说这三国“隘秦”这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了,毕竟地理位置就在这里。秦军出了函谷关外,首当其冲打的不是魏国就是韩国,你不顶上谁顶上,难道还能指望大海边的齐国和大北边的燕国吗?
除此之外,在韩、魏、秦之间还夹杂着一个可怜巴巴的周室阵营,由西周国、东周国和寄居在两国范围内的周天子构成。大家名义上尊着周天子,和东、西周国面子上也说得过去,实际上,今天打秋风,明天借个道,后天再冷嘲热讽一番,东、西周国也都司空见惯了,一般来说,东周国比较亲秦,西周国相对敌秦,至于周天子,没什么话语权。“周天子?周天子他有几个师?”
按《战国策》的说法,此时亲秦的东周国有所行动,派相国前往秦国打探态度。不过秦国对东周相并不重视,把人搁那不管了,驻军不前,搞得相国也没了辄。有人对他说:
秦对你的态度不明朗。秦国最想了解的是三国的情况,你不如赶快去见秦王,表态愿为秦打探东方各国的态度,秦王肯定就会重视起你来了,连带着也就重视了周。这样秦、周关系就亲密了。至于东方的大国齐国,本来就有周最(周公子,反秦,曾为齐国重臣)这层亲密关系在,周能和秦、齐两个大国都能保持良好的邦交,就啥都不怕了。
这小算盘是打得叭叭响,你看,为了自保,让秦国重视自己,堂堂相国甘愿为秦国去打探合纵阵营的军情,当叛徒去了;仗着与齐国的交情,料想其他三国把自己恨得牙痒都不能怎么样,反手就把战斗在一线的韩、赵、魏三国给卖了。而周的亲秦态度一表明,秦国就立刻攻打了魏、赵、韩三国。
此时的东周国还看不到未来的局势,想着怎么明哲保身,不被双方认为是对方阵营的人而遭到波及,却没成想吹响了自己的挽歌。在这次三国隘秦的时候,西周国、东周国的半截身子埋在了土里。、
公元前年的这个时间节点有些特殊,因为短短一年之后,在秦军的攻势下,西周国破,周赧王身死;东周国此后又苟延残喘了七年,本想趁着秦连丧昭襄、孝文二王的时机合纵伐秦,结果被秦始皇他爹秦庄襄王以及吕不韦打了个落花流水,东周国也灭亡了。
不过,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把时间向前推了四十年。之前说此事发生在周赧王五十八年,这是根据《周本纪》的记载来的,然后刘向把它归到了东周策之中。不过我们多少都觉得东周国有些傻,都快听到吃席时的唢呐声了,还想着搞小动作呢?人家韩、赵、魏三国打生打死,你和齐国关系好就能无视合纵阵营的利益了?何况周最是西周国的公子,和你东周国有什么关系?
但如果这件事前推四十年,变成发生在西周国就也说得通。那就是周赧王十七年、西周武公十四年、东周嗣君十年(公元前年)——即孟尝君合纵伐秦三年的第一年。在前面写过,孟尝君这一仗打了三年,在函谷关打得秦国心惊胆战,打得秦昭襄王尊齐湣王为“东帝”,所谓“三国隘秦”是齐、魏、韩三国,而不是赵、魏、韩。
齐、魏、韩三国联军攻至函谷关,暂时驻军而止攻。为孟尝君使秦调停者,是《战国策·西周策》里面的西周相国韩庆(东周相国:所以关我什么事。你西周相韩庆做的事,和我东周相有什么关系)。因为东周国亲秦,西周国敌秦,伐秦的孟尝君只可能向西周国借兵借粮,并委托其与秦调停。归根结底还是利益的事情,打到这个程度,大家都人困马乏,你要说灭了秦国,也没那个余力,而且既然东方联军占了上风,那大家就要为战果分配起了争执,哪有闲心继续伐秦。
可当时秦虽大败,仅失侵地,未失本土,不愿“听东方之处”;决定“秦之轻重”的,既不是丢盔卸甲的秦国,也不是趁胜追击的齐、魏、韩,更不是被劫持了楚怀王的楚国,而是多年来置身于合纵连横之外,正在全力征伐魏属中山的赵国。反正,韩庆的调停失败了,大家继续打打停停呗。
但不管前推四十年还是后推四十年,不管是发生在东周国还是西周国,反正结果都是一样的:在滚滚的历史洪流碾压下,东、西周国的任何动作都是螳臂当车,没有韩、赵、魏等国构筑的防线,它们早就被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