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秦始皇13岁即位,22岁亲政,39岁灭六国吞天下,50岁病死沙丘。从22岁到50岁的28年间,是秦始皇人生的辉煌顶峰,伴随而来的也有他遭遇的四次刺杀:一是公元前年荆轲刺秦,二是公元前年高渐离袭秦,三是公元前年张良雇凶博浪沙锤秦,四是公元前年咸阳城外遭刺客伏击。其结果是秦始皇每每化险为夷。而四次刺秦的刺客,除张良以外均难逃被处死的命运。近日,笔者来到定兴县东高里村、赵县宋城村的宋子古城,和当地老乡一起寻访两千多年前别样琴师高渐离遗迹,触摸和感受其留给历史的悲歌情怀。赵县宋子城老城墙局部一定兴有个高家坡据《定兴县志》记载,高里村为战国时期燕国乐士高渐离故里。根据所处方位,又具体分为东高里、西高里和高里店三个村。出定兴县城往西约15公里就是东高里村,在那儿我见到了村委会主任张轶巍,他说起自己村子和古代名人高渐离如数家珍。张主任说,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祖辈人传说,高里村的村名就是因高渐离而得。高里共三个村,因世世代代只有东高里村有高姓人家,所以,高渐离故里在东高里村是比较客观的。张轶巍主任和笔者一起来到村东一处名叫高家坡的土台子面前,这个土台子面积约平方米,比周边高出近两米,土层间不时露出白色贝壳、灰色瓦片,向世人展现着其历史沧桑;在这处名为高家坡的土台子南北两侧,有两处长满荒草的大水坑。张主任说,这两处大水坑历史久远。战国时期,高里村是从东边通往燕国都城的必经之路,当年高渐离就是在这里经营狗肉馆、客栈等。村里老人们讲,高家坡两边的水坑里长满了芦苇,高渐离在此经营的酒肆,有一座高大寨门,气派得很。司马迁《史记》中记载荆轲与狗屠、高渐离在燕国喝酒、击筑、自由豪放地唱歌等情节,皆因荆轲与高渐离在此地成为好友。后来,高渐离因荆轲刺秦而闻名天下。从《史记》到《战国策》所记载的易水悲歌都是高渐离击筑在前,荆轲唱词在后,我认为这是不符合逻辑的。因为送别仪式没有事先安排,送别现场易水滔滔,寒风凛冽,面对荆轲的悲壮与从容,高渐离触景生情,“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脱口而出,这样的表达出自他心中并通过击筑表现出来更符合事实。再者,如果是荆轲有感而发,那么,高渐离在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的前提下,击筑的曲调怎么定?高渐离的音乐天赋对当地文化传承影响较大。张主任说,听村里一些八九十岁的老人介绍,高里村祖祖辈辈就有学习音乐的传统,很多年前,村里就有关于“宫商角徵羽”的小读本;距离东高里村只有几里地的究室村,是我国元代著名戏剧家王实甫祖籍,其编著的元曲《西厢记》家喻户晓。这些,都与高渐离乐师数千年音乐文化积淀有着密切关系。定兴县东高里村高家坡二宋子城内展绝技距离石家庄市赵县县城东北方向约18公里处,有一个村子叫宋城村,村南是战国时期赵国重镇宋城遗址。我眼前的宋城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约米,南北宽约米,平坦开阔,一段段高出地面五六米的残破城墙分外醒目。而城墙顶部那一片片足有一米多高的荒草,在夕阳中随风摇曳,把人们的思绪又带回多年前的战国时代。赵县县志办公室贾国锁老先生对我说,众多记载发生在宋城的历史故事中,有赵燕之战,有宋子古币等,可最有影响的要数与公元前年荆轲刺秦有关的乐手高渐离了。燕太子丹策划的荆轲刺秦失败后,据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记载,“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元代《河朔访古记》里也有:“赵州城东北三十里……宋子故城……即秦高渐离匿作宋子而歌之所也。”至于高渐离隐匿宋子城做酒保后名字叫什么,史书没有记载。其实叫什么名字没关系,最关键的是“安全第一”,别让追查此事件的官府人员认出来。这一点,高渐离开始做得比较好。大概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府抓不到人,风声渐松,高渐离自我保护的意识也开始淡漠;再加之以前总是以击筑唱歌为生,而在酒店打工跑堂,从随性放荡到服侍于人,其职业的落差也难以长期适应。于是,他击筑而歌的才华就像春天里的野花,一遇到灿烂的阳光便盛开怒放。一次,酒店老板请高渐离演奏,众人皆赞,老板也对他另眼相待,他再也不用做地位低下的佣人了。因为高渐离超高的击筑水平,他所在的酒馆人气渐渐旺盛,也给老板带来了丰厚的收入。重新走上职业击筑道路的高渐离,在人们的欢呼声中,似乎早已把自己是全国通缉的刺秦逃犯这事忘得一干二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宋城址标牌三筑砸始皇谱悲歌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高渐离在宋子城成为职业琴师以后,不仅每天在酒馆里为宾客们击筑而歌,而且还把自己从燕国逃亡时藏在箱子里的演出服装穿上,甩掉在宋子城用的筑器,改用从燕国带来的筑在酒馆演出。高渐离即使不化妆都使广大宾客听得如痴如醉,这次他换上演出服、用上得心应手的乐器,再加之彩妆出场,每次演出都令宾客们激动得流泪。终于有一天,已经改换名姓的高渐离在赵国宋城击筑技艺高超的美名传到了秦都咸阳,偏偏秦始皇也喜欢听音乐。就这样,高渐离被官府人员接到了咸阳宫殿。我国大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编著的五幕历史话剧《高渐离》第一场就是从这一情节开始的。郭沫若所著话剧《高渐离》被接到秦都咸阳后,技艺高超的高渐离成为秦始皇的御用琴师。其生活本应锦衣玉食,但是福兮祸所伏,他高渐离不但享不了这个福,而且其厄运接踵而至。先是有人举报了其系荆轲密友;接着,秦始皇命人将高渐离的双眼熏瞎。至此,高渐离的命运又一次迎来了大的转折。他由正常人一下子跌入暗无天日的生活,心理落差该是多么大!更要命的是,在这样的情状下,每次击筑表演还必须强装笑颜,因为是为皇帝演出!对于秦始皇安排给自己的羞辱性工作,高渐离一开始沉默着、忍受着,但这样的状态不可能长久。联想到好友荆轲为刺秦血染秦宫的旧恨,高渐离决定再次刺秦。经过精心准备,他在筑内灌铅以加重筑的重量。终于有一天,在为秦始皇演奏时,感到秦始皇就在眼前,于是,他凭感觉举起灌了铅的筑,突然重重地砸向秦始皇——结果没有砸中,高渐离被处死。司马迁笔下的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每个刺客都是为了一个权贵才行刺,只有高渐离,在荆轲死后,仍执着地再次行刺秦始皇。好一个别样琴师!五幕剧《高渐离》内页四琴师墓地何处寻为了完成好友荆轲的未竟大业而以筑袭秦的高渐离,生前最后一次为秦始皇演奏的是什么内容的曲子呢?找不到相关记载。郭沫若先生话剧《高渐离》中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高渐离击筑高唱:“百姓啊,百姓是无牵无挂的家猪;将相啊,将相是心宽体胖的种猪;帝王啊,帝王是须毛倒竖的豪猪”,秦始皇听后拍案而起。就在秦始皇拍案的一刹那,高渐离高举其筑向他砸去……别样琴师高渐离死了,死在咸阳皇宫里。几千年过去了,刺秦事件被各种文娱形式演绎。人们大多只记得荆轲,只知道荆轲墓、荆轲衣冠冢遍布陕西、江苏、河北、山东等多个省份。而高渐离的墓地在哪里呢?东高里村村委会主任张轶巍向笔者介绍,高渐离被杀时,秦始皇已经统一天下。当时的形势,作为高渐离的后人也好,朋友也罢,没有人敢去京都咸阳要回高渐离尸骨。就是在高渐离老家做衣冠冢,大概也要被官府问罪。所以,长期以来,从官方到民间各种资料或口口相传中,都没有关于高渐离墓地的任何信息,也许这会成为永久的遗憾。不过,从东高里往北一直到石柱村有三华里长的一片坟地,原来都是高家坟,高渐离的根在这里,高渐离的魂也在这里。(李季平文/供图刊于燕赵都市报年12月9日第14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