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鱼说史谁没有背井离乡过?谁没有踏上过离家修炼的征程?谁没有躲在黑暗中想家想到哭的心酸历程?我们都一样,都只是平凡的人,家再远也是家,离家再远,只要亲人还在,那也是最温暖的避风港。犹记得当年,一个人带着不甘平凡的心在大城市里想要寻求实现自我价值,但经过摸爬滚打,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家,不是外面不好,只是觉得那不是家。在外面漂泊的日子,真是受够了用手机传递思乡之情的无奈,不过随着科技的发达,隔着电子产品视频,也成为了不少背井离乡之人一解相思之苦的最佳途径,可是这样的途径多少还是无奈的。尤其是对于在家跟着爷爷奶奶的孩子来说,他们要的或许仅仅只是和爸爸妈妈坐在一起好好吃顿饭那么简单,但这也只是奢望,一面是生活,一面是陪伴,有些人必须要做出二选一的抉择。思乡之情,人之常情,现人如此,古人也会如此。不过相比较现在的科技,古人自然不能依靠电子产品来解相思之苦,那么他们通常是用什么办法呢,说到这,不少人会立即说出答案——写信。确实,只不过写给家人的信,有个更为温暖的名字,我们称之为家书。在电子产品出现和普及之前,信的地位一直很“崇高”,相信不少90后在学生时代,依然写过信,只不过那时候的信,大多不是给家人写的,而是给异姓写的情书。抛开情书我们暂且不论,单说家书,那么您知道,世界上最早的家书是什么时候的吗?是秦代的木牍家书,短短字,却诉尽了人间疾苦,一封历经年沧桑的家书,至今读起来依然让人泪流满面,这就是最早的纸短情长了吧。黑夫木牍——世界上最早的实物家书年,在湖北云梦县发现一座窄小而寒酸的古墓,相比较其它的大墓而言,这座墓显得特别格格不入,经过发掘和开棺之后,这座墓中只有一具尸骨,而与众不同的是,这具尸骨的手里还握着两块写满字的木牍。只是谁也没想到这两块木牍会带我们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回到秦代,经过研究发现,这座小墓的主人只是战国晚期一个秦国的普通人名字叫“衷”,而他手中的木牍,是他的兄弟“黑夫”和“惊”写给他的家书,所以又称为黑夫木牍。黑夫木牍上记载的文字一共有字,是“黑夫”和“惊”共同所写,两人在木牍上刻出了让人泪流满面的深情。说到这不少人就说了,“黑夫”和“惊”为何要给自己的长兄写信呢,他们难道没有在一起吗,写信仅仅是为了向家里问好,或者传递思乡之情吗?当然,没有那么简单,我们接着来看,这家书写作的背景和具体内容。黑夫木牍——诉尽战争无常和人间疾苦战国末期的秦国,已经一家独大,想要攻灭六国的野心也已经昭告天下,而山东六国只有伸着脖子挨刀的份,毕竟秦国的综合国力已经具备了可以吊打一切诸侯的实力。秦灭六国的大战中,无疑攻灭楚国是最难的,因为楚国地广人众,所以秦将李信由于轻敌才导致了大败而归,秦王嬴政最终只能请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的王翦出山。想要王翦出山也可以,秦王嬴政必须得给他准备60万的大军,最终王翦如愿带领60万秦军伐楚,这一年是公元前年,而“黑夫”和“惊”,就是这60万大军中极其不显然的两个最为底层的秦国士兵。当“黑夫”和“惊”的部队出征走到现在的河南地界时,这两人的军旅生活出现了危机,他们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向在现今湖北地界的哥哥“衷”,写下了这封家书。这封家书的原文,这里就不再贴出来,我们只把大概内容说下。“黑夫”先是问候了自己的母亲,然后向兄长传递了安好的消息,而最终道出了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希望家里能给他们寄点钱,再让他的母亲为他们做些夏天的衣服一起寄来。而“黑夫”也很关心家里的情况,几乎把家里能够问候的人都问候了一遍,让“黑夫”最为关心的是官府给他们家授予爵位的文书送到没有,又告诉了长兄,接下来他们要打一场恶战,不知道会持续多久,让家里寄去的钱别太少了。相比较“黑夫”的委婉,“惊”写的内容则更加直接,也是先问候了老母亲,然后希望家里能给他们寄过去五六百钱,布要买好的,甚至把布的尺寸都给写了出来,还把他们垣柏的钱并且已经花光的消息也说了出来,再次强调了家里如果再不寄钱,就要出人命了。最后也问候了家里的亲戚,还特别交代了要大哥要照顾好家里的新媳妇,并且让家人放心自己在前线很安全,当然这只是宽慰他的家人罢了,打仗哪有安全的呢。这封家书可以说是写的情真意切,即便已经时隔多年,读起来依然让人泪流满面,身在战场,却心系家里的一切,“黑夫”和“惊”有没有收到家里寄过去的钱和衣服,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推测出来,这两人应该是战死在了沙场。而他们的哥哥“衷”把木牍带进了坟墓,也说明了直到死,他们兄弟三人都没能再见一面,更抒发了他们三人生死都在一起的真挚情感。黑夫木牍——底层民众为了爵位征战沙场的明证黑夫木牍是一封家书,而又不仅仅只是一封家书,它的背后更是凝聚着一段历史,从黑夫木牍身上,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三个方面的讯息:其一,秦国打仗时士兵衣服等战争物资需要自备。黑夫写这封家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家人给他们寄过去钱和衣服,这也就说明了秦国进行统一天下的战争中,士兵需要自己准备衣服等物品,而不是由国家提供基本的物资,这也就是说当时气吞六国的秦国,对待士兵也不是我们印象中过的那么好。其二,底层民众为了爵位可以不要性命。我们在看秦国历史的时候,总会把目光聚焦在统治阶层,而这份家书只是以一个平民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多年前的秦国,这些底层的民众,在商鞅改革军制之后,为了爵位不仅可以在战场上自费,还可以不要性命,为的就是用战功来换取爵位,用爵位来改变家庭的经济和地位。而作为社会底层出身的黑夫家庭,其长兄在死后还能拥有独立的墓葬,这或许也正是“黑夫”和“惊”用生命换来的家族荣耀。其三,秦国很重视信邮的发展。黑夫木牍是在他哥哥的坟墓中发现的,这也就说,“黑夫”和“惊”写的信,被准确地送回到了遥远的家中,能在战乱时代,把信件平安送达,没有发达的信邮系统显然无法做到。此外,有不少人曾说,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只是给秦国民众两条路可走,要么当兵,要么种地,想要成为知识分子是没可能的,但是这黑夫木牍的出土则向我们展示了,底层民众依然有受教育的权力,不然“黑夫”和“惊”又怎么会写出这么情真意切的家书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而这封只有短短字,历经年沧桑的家书,至今读起来依然让人泪流满面,其中真挚的感情,又怎么会是一封能说清的呢?参考文献:《史记》、《战国策》、《云梦秦简》等。(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