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中,一谈到嫪毐这个历史人物,,都是作妖魔化的丑化和谩骂,电影电视更是将他处理为隐藏在宫中的阴类恶物,不仅见不得天日,而且从形象到行为都遭人厌恶。但这种处理并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是经过后人臆想的添加和歪曲的。
《史记.吕不韦列传》中记载:嫪毐常从,赏赐甚厚,事皆决于嫪毐。嫪毐家僮数千人,诸客求宦为嫪毐舍人千余人。大致可以看出嫪毐他并不是躲在深宫之中,而是住在豪宅之中,并且像战国四公子一样开门招揽各国名士。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得更为正确而且具体:嫪毐封为长信侯,予之山阳地,令毐居之。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猎恣毐。事无大小皆决于毐。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毐国。作为赵姬的宠臣,他随便用秦国的宫殿,随便打猎,这都可以理解,但是,封长信侯,建立封国,这可就不是说轻轻松松就能有的东西了,这可是加载典籍史册,关系国法的大事了。
赵姬我们都秦国是一个绝对重视爵位的国家。商鞅变法明文规定,不管任何人,包括王室成员,没有军功就不得授予爵位。秦国的爵位一共二十级,最高一级是侯。嫪毐受封长信侯,就是最高的一级,建立封国,相当于一个小国的国王。秦国封侯有多难?秦始皇统一天下,最大的功臣是老将王翦。他东征西讨,战功累累,却一直都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在攻灭楚国的战争中,王翦统领六十万秦军出动,秦王嬴政亲自来送行,王翦临行前曾经对于列侯难封表示不满,对嬴政抱怨说:臣下为大王领军作战,多有功劳也不曾得到列侯的封赏。王翦的侯爵,是在攻灭楚国以后才被授予的。由此可见列侯爵位的授予,在秦国是何等重大,又是何等不易。
吕不韦嫪毐作为赵姬的宠臣,归属于赵氏外戚一派,在政治上就成了吕不韦的对头。关于两个人的争斗,在《战国策.魏策》有明确的记载。当时,秦国进攻魏国,有人劝告魏王说:秦自四境之内,执法以下,至于长挽者,故毕曰:与嫪氏乎?与吕氏乎?思就是说,当今秦国国内,从政府到民间,从官员到百姓,大体分成两派,或者站在嫪毐一方,或者站在吕不韦一方。
从以上可以看出来,嫪毐绝对不是我们所想的阴险恶毒之人,他可以说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我们对他的刻板映像,是后世不断歪曲臆想后形成的。当然,我不是在为他洗白,他有才华,至于做人方面,就得另当别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