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的这句名言广为人知,当然孔子本人也是这样做的。
孔子有许多老师,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图:孔子不过在孔子众多的老师中,还有一位特别的存在,在《战国策·秦策》中记载: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
翻译过来就是项橐(tuó)7岁的时候,就当了孔子的老师。
这听起来就很厉害了,一个七岁小儿,怎么就成了孔子的老师呢?他到底有什么本事呢?
孔子的发问话说孔子在鲁国讲学的时候,听说莒国这个地方,民风淳朴,百姓勤奋好学,很多做学文的人都在这里。于是孔子便挑了一日,带着众弟子到莒国考察学习。孔子的车正在大路上行驶,孔子与弟子们在车里谈笑风生,突然就听见发车夫大声嚷嚷:“让开,快让开,孔夫子的车来了!”
但是马车还是慢慢减速停了下来,孔子探出头来一看,只见一个小儿叉着腰站在路中间,丝毫没有避让的意思,而路旁还站着两个孩子,显然是听到车夫的声音,赶紧让开了。
这一对比,孔子觉得只能在路中间的孩子也忒不懂事了,自己必须得好好教育教育他。
“看见马车来了,怎么不知道避让呢?这样是不对的!”孔子对小孩耐心地说道。谁知这孩子很有气势地回到:“城池在此,马车安能通过?”
这下轮到孔子纳闷了,于是问道:“城池在哪呢?我怎么没看见呢?”
“城在脚下”顺着小孩的手指看过去,果然在马车的正前方,有一个小小的城堡。
原来是这几个小孩用路边的石子和泥土,堆了一座小小的城池,孔子看到后哭笑不得,对那孩子说道:那我的马车也得过去啊。
没想到这孩子仍然理直气壮的回到:自古以来,都是车子躲避城池,哪有城池躲避车子的道理,听说夫子通晓古今,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知道呢?
孔子一下子被问住了,竟无言以对,又觉得这孩子还挺聪明,就不打搅他们的兴致了,于是便让车夫绕行。孔子他们往前没走多远,看见一片田地,就和弟子们下车走走,正好有一位农夫在锄地,一行人就围了过去。
孔子与这个农夫攀谈,孔子突然问道:你每天都在这里锄地,从事着同一种劳动,想必应该知道手里的锄头每天抬几下吧?
农夫听到这个问题挺无语的,谁干活的时候,还去数着锄头抬了多少下啊。
农夫看见对方都是文化人,应该是没干过农活,在想着怎么跟他们解释呢。这时只见一个小孩跑了过来,站在农夫的前面说到:我父亲每天都下地,当然知道每天锄多少下了,父子每天都乘马车出行,想必也知道那马蹄一天能抬多少下吧?
巧了这不是,这孩子正是刚刚在路边盖城堡的项橐,被孔子为难的农夫,正是项橐的父亲。
孔子再一次被项橐为难住了,这孩子思路清晰,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呐。孔子与项橐Battle孔子两次都被项橐给问住了,心有不甘,于是决定好好考考他,于是跟项橐说带:我见你聪慧过人,不如这样吧,我考考你,如果答不上来,谁答不上来,我们就拜对方为师,怎么样?
项橐想了想就答应了:“你可不能反悔!”孔子答:“童叟无欺。”
于是孔子问道:“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里没有鱼儿?什么门没有门闩?什么牛不生犊儿......”
孔子问完,微笑地看向项橐,只见项橐脱口而出:“土山、井水、空门、泥牛......”听完项橐的回答,孔子大为吃惊,没想到这孩子全对上了,但是孔子还没有死心,又接着问到:“人生于世皆托日月星辰之光,地生五谷方养众多生灵,那你知道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地上产多少五谷吗?”
只见项橐稍作思考,随后便不卑不亢地回答到:“天高不可以丈量,地广不可以尺度,但是天上每天都有一夜的星星,一年收一茬粮食。”
孔子前前后后问了40几个问题,都没有难住项橐,于是项橐主动说道:“夫子,我来考考你吧,二眉生于目上,天天可见,那你知道人一共有多少根眉毛吗?”孔子左思右想,实在回答不上来,于是双手抱拳认输,并准备给项橐行拜师礼。
结果项橐拦住了孔子的动作,转身脱下衣服跳进旁边的河里,孔子纳闷,这孩子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项橐天真的回答:“既然夫子要拜我为师,那一定得先沐浴更衣啊,夫子快来吧。”
孔子没想到项橐如此认真,于是跟他解释:“我不会游泳,害怕沉下去浮不起来了。”
项橐却反问:“鸭子也没学过游泳啊,怎么就能浮起来呢?”
“鸭子那是因为身上有毛,所以才能浮起来。”孔子耐心地解释道。
“那葫芦身上可没毛呀,怎么也能浮起来?”项橐又问道。孔子继续把道理讲下去:“因为葫芦是圆的,而且它中间是空的,所以能浮起来,孩子,你懂了么?”
“不对!那钟也是圆的,里面同样是空的,为何浮不起来呢?”项橐在水里大声地喊道。
孔子哑口无言,再也解释不出来来,关键是每解答一个问题,项橐就会提出新的问题。
再说是孔子自己说出来要拜其为师的,现在总不能反悔吧,于是耐着性子陪项橐沐浴更衣,设案行礼,正式拜项橐为师。
这就是《项橐三难孔子》的典故,而正是因为孔子拜项橐为师,后世称孔子为“圣人”,称项橐为“圣公”。这则典故既体现了孔子放下身段,拜一个小儿为师的豁达心胸,和言出必行的表率。
同时也体现了项橐聪慧过人,小小年纪对答如流,俨然是一个“神童”的角色。那么这位神童最终的结局如何呢?“神童”的最终归宿再说孔子的莒国之行,碰上项橐后就打道回府了,而项橐“三难仲尼”的事情渐渐地就传开了,大家都知道了孔子拜了一个7岁小儿为师,那这孩子是一个天才了,长大后必定会有所作为。
尤其是各国诸侯,得知项橐的存在后,争先恐后地邀请项橐到自己的诸侯国,做自己的座上宾。尤其是齐国和吴国,两国的国君也派人来邀请项橐,想让项橐辅佐自己。
但是项橐是莒国人啊,莒国虽然是小国,但是项橐无论答应哪一方,都是背叛自己的国家。
项橐虽然年纪小,但是他深知官场上的明争暗斗,而自己只是个孩子,如果没有达到君主的期望,那自己一定没有什么好下场。
所以对于两国的邀请,项橐都一一拒绝了,但是他们仍然派使者三番五次地来邀请项橐。无奈之下,项橐的父母只能带着他四处搬家,最后甚至躲到了深山老林里。
但是普通的老百姓,哪里能逃得过国家的追捕呢,最终,项橐还是被发现了,齐国和吴国的武士为了争夺项橐,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最后吴国本着得不到就毁掉的原则,一剑刺死了项橐,项橐死的时候年仅10岁。
还有另外的一种说法,就是项橐在躲藏的路上,被齐国的士兵发现,把他绑到了一个树林里。
项橐抵死不从,最后被齐国的武士大卸八块,随意地抛在了森林里,
项橐父母看到儿子惨死,悲痛欲绝,哭着把项橐的尸体拼凑起来,准备埋葬。
这时候项橐的灵魂突然出现,告诉父母不要伤心,自己已经得道成仙了。这个结局显然是后世给项橐安排的一个美好结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项橐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死于非命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代神童终究没能长大成人,发挥他的聪明才智。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神童,在他的家乡修建了一座圣公庙,历代以来求雨、求子、祈福无不灵验,圣公的名气越传越广,引来无数的善男信女。
项橐的结局,后人给添上了一层迷信色彩,但也说明了对这位小神童的惋惜和尊敬,他和孔子的故事,永远地流传了下来。